- 积分
- 25184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2-6-7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
休说法海不懂爱
周 元 桂
众所周知,《白蛇传》里的白娘子与书生许仙雨中邂逅,一见钟情结为夫妻。恩恩爱爱,甜蜜无比。然而金山寺僧人法海,法眼识蛇妖。为保护许仙不受伤害,适时惩蛇报警,欲救许仙于险境。以阻遏许白的婚姻。故而法海被人们视为恶僧。殊不知,从艺术性角度来看,故事中不能没有法海。否则,故事情节就不能演绎下去。《白蛇传》中正因为设置了“法海”一角,有了对立面才“折腾”得故事情节峰回路转、迭宕起伏、多姿多彩。使观众欢快、爱怜、同情、憎恶而重叩心弦。其剧情的艺术魅力,竟使当年毛泽东在上海观此剧时,也全神贯注,鼓掌称好,并登台和演员握手致贺。
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爱情故事中都有“法海”这一角色。“法海”既可以是顽固的父母,也可以是封建道德的戒律——家规家法、门第观念、封建礼教;还可以是文化差异、家族恩怨、陈规陋俗等。梁祝故事中的“法海”是封建礼教,牛郎织女故事中的“法海”是王母娘娘,七仙女故事中的“法海”是玉帝。有了这些无法逾越的阻障,才可能传奇出梁祝化蝶、喜鹊为牛郎织女会面而在天河上搭桥相助、七仙女撇夫舍子而而被天神抓回天宫等悲欢、浪漫的故事情节。
反之,凡顺畅并受到羡祝的婚姻,往往是平淡凡庸的,且许多是无真爱可言的。尤其是强迫性婚姻,更谈不上有真正爱情。此类以古之四大美女的遭遇为典型,仅以杨贵妃(玉环)为例:杨玉环原为唐玄宗的儿媳,被唐玄宗霸占为妃。二人婚后卿卿我我、恩恩爱爱,并曾于“七夕”晚同跪发誓:“未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后来,当他们避安史之乱出逃至马嵬坡时,在随从大将军的趁危逼迫下,唐玄宗令杨玉环自杀。一个近80岁的老头,还惜命未能遵誓言与杨玉环同死。可见李杨的恩恩爱爱并非真正的爱情。自由恋爱大多为真挚的爱情。然而古时“男女授受不亲”,不能自由恋爱。于是人们凭丰富的想象,让蛇幻化成美女,既无人管又可不拘礼教。所得到爱情当是理想的幸福爱情,却不幸遭到法海的横加干扰。然而也正因为有这种不幸,才使许白爱情因凄而美——《白蛇传》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凄美感人。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是视《白蛇传》中的法海为正面形象的。因为他是高僧,拿妖除怪保佑一方平安是他的职责,他代表的是正统、正义一方。须知,古人是没有“革命”情怀的——懂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而称颂叛逆反抗精神。古人认为蛇精是妖孽、邪恶,应该一除为快。故而,《白蛇传》中的“法海”乃功德高深之僧人的艺术形象。与该剧目大抵同时(南宋时)雏成的《济公传》,其中的济公和尚总爱机智热心地助民、佑民、除恶,同样是古人心目中的功德高僧形象。
南宋中后期,因经济上有长足地发展,文化娱乐相应丰富多彩起来。其时已有100万人口的都城杭州,街头巷口的“宋人评话”(说书)勾栏(书场)比比可见。《白蛇传》等爱情传奇故事,因评话演义渐次形成。笔者结合宋金对峙的时空背景歧思认为(非考证),《白蛇传》女主角之所以是“蛇”精(而非狐狸精等常见动物),而且是世上没有或极罕见的“白”蛇,是有特殊隐喻的。即白蛇是隐喻其时北方的金国。因为金人的发源地在东北长白山一带,“白”指“长白山”中的“白”,“ 蛇”是借“长”兼毒而来(北方人就把蛇叫做长虫)。白蛇变成贤柔的美女迷惑许仙,是隐喻南宋中后期,金国因蒙古人的背后威胁,曾主动与南宋修好。故事要旨在于提醒南宋皇帝,不能被金人假象蒙骗而不思北伐。认为金国毕竟是番邦(蛇妖),必须讨灭之,以恢复大宋一统。可见,时人以“法海”喻皇室正统也!也即,从故事的政治角度看,也不能没有法海。
有一首歌叫做《法海你不懂爱》。歌名之说有失偏颇,法海拿妖驱怪就是对芸芸众生的大爱,岂宜以“不懂”谬指他?若说法海不懂爱情,则更属荒谬可笑。因为他是和尚,谈何爱情?由歌名引出本文的题材,借而一议,彼此共享闲趣也!
地址:安徽来安县三中
电话:13093321368
邮编:2392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