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赏楹联 周元桂 楹联,是由两行简练文字组成,能独立表达完整文句的对仗话语。是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瑰宝。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利用楹联教育干部,祝福民众,有力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我国从古至今都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其中以楹联表达“尊”与“重”的方式最为简练感人,有些还妙趣横生地动人。 1941年,周恩来曾于我国著名教育家马寅初先生60寿辰时手写一幅对联:“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作伴支床有龟”。此联十分工整精当,表达了周恩来对马寅初教育成果的赞誉、对其健康长寿的良好祝福。教育界老前辈杨昌济(杨开慧之父)曾撰写抒怀一联:“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由联语可知,曾在北京大学任教,学识渊博的杨老先生重视人才、甘为人梯的精神,深受后人敬重。郭沫若曾为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题联:“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此联把事业、品德、理想、追求,都重笔浓缩于纯朴的其中,至今仍为校园的箴言训语。 改革开放之后,有一位中年老师,以久旱逢甘雨的激奋心情,撰一幅“炭”联以自况:“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作者把“文革”时和尊师重教之后两个时期的迥异心情,刻化得肝胆一呈泾渭、从教烛泪淋漓。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因积劳成疾51岁时便不幸逝世,当时许德珩(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为他撰写了一副挽联:“教书三十年,一面教,一面学,向时代学,向青年学,生能如斯,君诚健者;生存五十一载,愈艰苦,愈奋斗,与丑恶斗,与暴力斗,死而后已,我哭斯人。”联语简括了朱自清先生的生平和性格,诚挚感人。 有一年教师节时,有人创作了一副“十字联”:“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此联妙在,上联从一到十,下联逆序从十到一,实属不易。它生动地表达了人民教师的博学多才及为育人而竭诚奉献的崇高精神境界。“恩比长天,广施甘露千珠翠;节犹黄菊,报得春风一寸丹”。此联乃学生家长,对粉笔生涯的人民教师寓意深刻的高度评价。 随着时光推移,对联由昔日的古雅庄重,逐渐走向风趣、淡平仄、重情调、讲机巧的宽松形式。有学生为数学老师撰写了一联:“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联中巧嵌数学名词,不拘平仄,贴切自然,敬师情笃。有一位几何教师和一位物理教师结为连理。结婚时,学校赠送了一幅各嵌入专业名词的对联:“大圆、小圆、同心圆,心心相印;阴电、阳电、异性电,电电发光”。该联别致机巧,妙趣横生,强烈了贺喜情趣。某校一位音乐教师与一位英语教师喜结良缘,同事们送上一联贺喜:“1234567;ABCDEFG。横批“OK”。此联与上一联异曲同工,更妙者横批“OK”表示赞美,且“O”又是乐谱符号。某校长为外语教研组撰写的对联是“会说两国话;培育一代人。”横批:“里通外国”。谐意极为幽默。还有人为理化教研组撰联:“量杯量筒怎能量老师情意;卷尺直尺何可测先生胸怀。”对教师寓情称颂得形象机巧。 此外,还有一些尊师重教的对联,用贴切的比喻彰显教师的奉献精神。如:“似园丁,汗水浇开桃李蕊;如慈母,心血育出栋梁材。”以及“如春蚕无怨无悔,毕生献给教育事业;像红烛发光发热,精心培塑圆梦人才。”等等,都乃“尊”言滚烫,“重”语诚珍之恭恭然表达。读后令人对教师由生敬意。 作者地址:安徽来安县三中 电 话:13093321368 邮 编:239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