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 鬼 镇 邪 话 石 狮
——习近平率众公祭抗日先烈由
周元桂
9月3日上午,习近平率众来到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了抗战胜利69周年纪念活动。“卢沟桥”这个华人既熟闻又有刻骨铭心之痛的地方,正是69年前日寇挑起“七七事变”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争之所在地。由于抗战纪念馆置于卢沟桥,今后将不断有人去那里举行扬眉警示活动。故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卢沟桥及其具有象征意义的特征物——石狮子。
有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宛平城西门外,跨永定河。建于金明昌三年(1192年),乃一座规模雄宏的大石桥。桥主体长约270米,宽约8米,有桥墩10座,共11孔。其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桥的东西两端,各有石制华表一对及石碑和碑亭。碑与亭上有乾隆皇帝所题“卢沟晓月”四字,是古“燕京八景”之一。两端碑刻之“重葺卢沟桥记”,也为乾隆亲笔御书。桥身西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共140根,柱头均刻有神态各异的石狮子(共501个)。民间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由于狮多位显影响大,很自然的成为卢沟桥的特征物。1961年,卢沟桥(含宛平城)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卢沟桥夺目诱人之石狮,联想起中国曾被喻为“东方醒狮”之“狮”道尊严,我们可视卢沟桥石狮为国家和民族之“形象代言者”、能驱鬼镇邪之国宝。因而,69年前的膏药旗(日旗)寇寇然飘于大桥之众石狮前,形成了侵略者的凶恶嘴脸与华夏民族之剑眉怒目,狼嚎狮吼之天摄的历史镜头。而屡拜鬼之安倍却讳而否之。故而尤有必要引出关于石狮子的话题。
在中国,民间雕塑中最为普遍的艺术形象莫过于狮子——城市、乡村、衙门、书院、祠堂、会馆等随处可见。其功用类别分为门墩狮(最多见)、拴马狮、守陵狮、驱邪祈福狮等,不一而足。石刻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重要文献形式,有着突出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向为西方列强和日本帝国主义所垂涎,他们劫、掠、占、骗之强盗行径曾经恣肆不休。单就石狮而言,早在甲午战争时,辽宁海城县三觉寺内一丈多高的一对石狮便被日军劫掠。抗战时期,日魔仍有所劫。可见日寇屡次侵华,中国珍贵文物石狮,屡为遭殃者和历史见证物。故而,将“抗战纪念馆”建于卢沟桥畔,乃遵史情、合天理、利纪念之策断
我国其实不存在野生狮子,其形象是东汉时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正是由于古人没有见过真狮子,反倒留给艺术家和工匠任意想象的创作空间。除了皇宫、王府及上层官衙之大门前的石狮各自有着严格的规制外,其他处所的石狮造型,则全由工匠想当然地构思创作。宫殿、府衙门前的石狮,选材讲究,雕刻规整,刀法细密,大都采用突胸含首而显得威严神圣之造型。而在民间,石狮则被派上镇宅避邪、驱疫除病、祈福纳祥等意愿和信仰。通常只重造型,不计较取材和工艺,许多是就坯取材,因材施技;刀工粗犷灵活,造型浑厚简练、稚拙活泼。既流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通俗的审美情趣,又带有不同时代的风格痕迹。还因地域不同,石狮造型和风格有别。北方石狮造型带有明显的图腾意韵,即便造型设计恣意夸张,也不失其宗义风格;而南方石狮之造型,大多具有玲珑嬉戏、风趣幽默的一面。门前置石狮同样寓寄着驱灾保太平的祈愿。
新安镇双塘村相邻近的余、邓两家的大门前,各有大型石狮一对。笔者去采访得知,他们分别于上世纪80年代和不久前,同从山东购回的。但二者虽产地相同,其工艺和风格却迥异。余家石狮的构设、刀工、线条和神韵都远胜过邓家的。我向老余诧问究竟,老余声称自己不懂雕刻技艺,只道出离奇而又十分可能的答案。原来,20年前的石狮一如既往是由匠人手工雕刻的,而近年来大多是由机器代劳的。难怪现今见到的石狮,千狮一面,百尊一型哩!邓家石狮无疑是由机器雕刻的,故而其刀痕肤浅模糊,造型生硬而“萎靡不振”。我又向余老板探问其购石狮之用意,老余不承认我的“以狮威示富有”之说,只强调是为了镇邪驱灾以顺昌财源。而邓家人乃做刻墓碑手艺者,是以门前石狮作为“善雕刻”之告示,以招徕顾客。殊不知,其门前之雕刻技艺次劣的一对石狮,对其招徕之意图不仅没有助益,反而适得其反。至此,我忽然意识到,卢沟桥上石狮乃800年前(正值南宋时期)古代工匠之杰作,彼时正是我国古代手工技艺(包括石刻)的高峰时期,所以那501个石狮之雕刻技艺精妙无比。我国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曾对其有过极为生动的描绘:“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似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似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像在倾听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说话……”
石狮雕塑,是民间公共艺术的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情感、理想、文化与精神。随着民俗的流变、地域的差别与时代的变迁,石狮雕刻艺术也随之而变幻,且会始终都带着浓郁的民俗意蕴。卢沟桥众石狮乃上述之集大成体现者,其与载体卢沟桥同因日寇侵略而闻名于世。如今又守候到抗日纪念馆与其联袂生辉,三位一体之纪念和警示作用,珠联璧合,无以伦比。
作者住址:安徽来安县三中 电 话:13093321368 邮 编:239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