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周元桂专栏] 别有洞天一识“小”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10-16 10: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别有洞天一识“小”
                                                                      周元桂

       提到“小”,似乎微(小)不足道。殊不知,“小”字形神义韵都别具特色,值得玩味。其形,“小”极像身材曼妙的年轻母亲,两手各搀一个行姿不正的顽皮小孩,童趣和母爱惬意融融,跃然眼前。其声,小与大都为仄声,然而后者的读音有夸张、霸道之嫌,让人有高攀不上之感。而“小”字读起来,显得婉转袅柔,音韵悠扬、亲切。若在“小”后附加种种连缀,读音显得神气活现、声恬耳悦。诸如,小孩、小草、小溪、小桥流水、小家碧玉、小辈、小康等,都“小”得可亲可近。闻声,能使人将静泊在记忆里的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意境悄然打捞上岸,一个个都小巧玲珑、稚态跃然,触目舒心。
      冠以“小”的词中,最可爱者首推“小孩”。人们都喜欢小孩,是因童幼们“人之初,性本善”之特质——稚纯、天真、任漫,小鸟依人式可爱。幼儿呀呀学语之音,莺喉玉振、奶脆恬心,一如天籁。孩童的一颦一笑,一举一投,都纵兴夸张,娇憨稚真。父母对小孩的疼爱深透绵长,溢于言表,大多喜欢冠以“小”呼作孩子的乳名,直至孩子成年后甚至已进入中年,父母仍带“小”字昵呼,因为儿女在父母心目中永远是小孩。孩子们特有的“小”体现于纯真之天赋,此乃大人们所相形见绌。成年人目光里难免藏着睥睨、诡谲,微笑里裹着伪善、企图,举手投足中流露出作派。即便一些被崇尚的精英俊杰,也不乏有人存在着难以言表的遗憾——难称“24K”,只是合金而已!而孩童们却无此污染。
      事物之小,更有着易被忽视的惊人之处:一滴露珠,能折射日月光辉,能雨、能雾、能雪、能冰,千姿百态,气象万千。一茎萌草,能汲山水畴壤之灵气,冲破土埋冰封,乃至顽石厚岩,勃勃然苞其黄、叶其绿、发其华、丰其实,冬枯春荣,周而复始,年年如斯。苍蝇虽小,但其抗菌能力之强,绝无仅有。病毒虽小,而其对生命的危害,变幻莫测,防不胜防。蜻蜓虽小,但其翔姿和运动原理,却是人类制造各种飞机之启效。原子核乃微之又微的小,但它却是核武器的摇篮,威力无比。可见,大自然中许多千奇百幻之小,都令人讶乎其神,叹为观止。此即小而精深,小而足道矣!
      古往今来,因小事而显高洁伟德的事例不胜枚举。如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曾律己以倡节俭,多年穿着褴衲衣鞋而一再不愿更新。事虽小,却突显了他们伟伟然品德之高尚。科学家们思接千载,视通细微(小)而致成功的发现、发明、创造,是他们重“小”、洞“小”所潜心研创的结果。中国历史上,因忽视小而酿成大患的事例也不乏其举: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前秦王符坚率60万步兵和27万骑兵大举进攻东晋,而晋军仅有8万兵力拒敌,双方决战于淝水附近。符坚狂言自己兵多将广可以“投鞭断(淝河之)流”,破晋如探囊取物,小事一桩。然而晋军在足智多谋的谢石、谢安指挥下,反使秦军稍触即溃,“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大败而归。此战例与“赤壁之战”、“官渡之战”,乃毛泽东所称赞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三大战役之典型一例。盛唐时的安禄山尚未发迹时,每随节度使进京,因其庞躯憨态且善于伪装,被唐明皇、杨贵妃视为宠物式的呼为“小儿”。趁宠而得势的安禄山很快升任节度使,开始垂涎皇位与杨贵妃而欲造反强夺。其蠢动之态已昭然时,唐明皇仍认为“小儿”不可能犯上,毫无戒备措施,终于酿成几乎改朝换代的“安史之乱”。另有一例身躯小而威武可畏之轶事:汉献帝时,曹操一度为丞相,其文武兼备、雄才大略,一时威风八面。匈奴王半崇仰半好奇地要求一见曹丞相。曹操因自己身材矮小,恐不能显大汉国威,便令一高大的武士扮作自己,而他却扮成武士立于“曹丞相”身旁充卫士。匈奴王参见后,曹操令人问匈奴王有何观感?对方答曰,曹丞相果然魁梧大气,不过他身边那小个子卫士更显得威风凛凛,雄武而神采奕奕,让人肃然起敬。曹操虽身材矮小,却能以气质服人,此乃短小精干,以小胜大也!
      如今,一些人视小为劣,对社会上财薄势弱之类的小人物不屑以顾。如马路上的清洁工虽身着醒目的服装,却被许多人熟视无睹,甚至不尊重;街头巷尾的修鞋工,同样被一些人所不屑以顾。还有那城里收破烂一族,更遭受世俗的冷眼。这些小人物,没有鼠窃狗偷,没有贪赃枉法,没有伤风败俗,而是靠自己的辛苦劳动,在养活自己的同时也造福了他人,实乃难能可贵。他们身份虽“小”,但其    正能量形象却很高大,值得尊敬,连鲁迅先生面对车夫的辛劳都愧感“榨出皮袍下的小”来,何况吾辈乎!
        “小”尤其被心声高的人嫌弃的是官小、人民币小。于是不择手段一心想变这两小为大,贪枉狂蠢,大填欲壑,终于大祸临头而深陷囹圄。倒没有小人物“小”得潇洒而心安理得。可见,“小”若以负能量发生质变,十分可怕、可悲。故而,凡事不要把目光一味投给不正当的“大”,否则必然会走向其反面。而正能量之“小”,乃安身立命之本,塑品修德之宗。何弃何存?不必为难思维,理当择正而为也!



住址:安徽来安县三中
电话:13093321368   
邮编:239200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2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0-16 10: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中见大,寓意深刻。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