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来安文化] 滁州来安宗教发展历史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65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10-21 12: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 教
  宋代传入本县,明、清时期最盛,有寺庙100多座,僧尼数量不详。除僧尼外,本县汉族人民一般信仰佛教,但行为不受严格的宗教戒律约束,只在遇事时(主要是病害)至寺庙烧香拜佛。县城东北角东岳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例行庙会,每次聚众多达数千。民国时期,因战争频繁,多数寺庙被毁。解放时,全县尚有庙宇35座,僧尼36人。建国后,僧尼多数还俗,有的迁往宅地,宗教活动停止。所剩庙宇部分失修自毁,余皆改为公用。
  从1978年起,本县恢复宗教活动。1983年,本县行玉和尚应邀出席省佛教界九华山会议。1985年,全县有老和尚行玉、本修及官宦等3人。恢复宗教信仰自由后,民间少数信仰者复在家庭供佛朝拜。

   基督教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本县有基督教徒47人。该教何时传入县境无考。
  宣统三年(1911年),英国牧师贝宝善来县,在来城北大街(今县医院处)兴建教堂27间,进行传教和发展教徒活动,同来参加传教的还有中国籍传教人詹步光(南京人)、胡子坦(徽州人)。之后,安庆人梵登云和吴之清替换詹、胡。
  民国16年(1927年),刘先齐受六合县教会牧师棣隶华(美国人)指派,到本县三汊河(时属六合,今独山乡境内)建堂传教。
  民国28年(1939年),六合县教会再派夏征、张明龙等先后到雷官集(时属六合),租民房5间作教堂传教。
  民国32年,六合县教会又在杜集(今施官乡境内)租民房4间,由教徒陈长富、张有江、聂思贤、傅永春、吴有明、许有庆、聂思江等7人进行传教,后由傅定臣负责执教。这一年,本县基督教进入最盛时期,全县共有教徒500余人。之后,教徒逐渐减少,至1949年,全县尚有94人。此时,宗教活动停止。
  1950年,在“自治、自养、自传”三自方针的指导下,施官傅定臣、许有庆在住地常庄自发设立家庭聚会处,恢复传教活动。1955年,施官枣林胡珍也设立了家庭聚会处。至1965年,全县信教人员增至301人。“文化大革命”期间,聚会处停止活动。
  1978年,施官南庄教徒蔡洪才复设家庭聚会处,重新恢复活动。1981年,县人民政府拨款1.15万元,先后在杨郢、施官建立了简易活动点。1983年11月23日,县召开有37人参加的基督教代表会,正式成立来安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傅定臣任主任,龙佩云(女)为副主任,委员有董爱民、耿长志、吴兰英(女)3人。会议制定并通过了《来安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章程》,县委统战部派员出席会议并讲了话。
  来安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后,1984年新建了双塘、烟陈、武集三个简易活动点。1984年6月,杨郢简易活动点改建成4间砖瓦结构教堂。1985年,又将施官活动点改建成3间砖瓦结构房。同年12月,双塘简易活动点也改建成砖瓦结构(共4间)。到1985年底,全县共建成基督教活动点5处,信教人员增至1438人。
  伊斯兰教
  明崇祯十年(1637年)前后传入本县。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建立施官清真寺,有房屋6间(其中砖瓦结构3间,草房3间),占地6亩。
  民国元年(1912年),建立相官清真寺,有房屋10间,分前后两排,占地6亩。
  建国初,全县共有伊斯兰教信徒369人,阿訇有何树登、李绍渊、齐远东、黑树芝等4人,之后又增加童武发阿訇,分别在施官、相官清真寺任教长。1951年,县人民政府拨款对两地清真寺进行维修。1963年,教徒增至421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活动停止。1978年后,除童武发早去安庆外,原有阿訇多数死亡。由于该教未另聘阿訇,故集体活动一直没有恢复。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6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10-21 12: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安教出多门!记得以前来安人都信佛教。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