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周元桂专栏] 枫叶醉深秋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11-7 09: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枫叶醉深秋
                                                                                                            周元桂

   日前,家住江苏盱眙的老同学,邀我去其境内的铁山寺聚游。该景点我曾去过两次,但时在春、夏,因未能一睹“霜叶红于二月花”之美而留下一憾。这次,老同学之邀乃正中下怀之惬。铁山寺的自然景观是树木唱主角,状其貌乃树林与山丘、小河、竹园联袂参差之态。穿行其间别有情趣。老同学随我所愿,重点陪我观游不太连片的枫树。他是学文科的,很有些彬彬然雅兴,虽然他已观赏多次,但仍与我兴致同高。我俩边欣赏边议论,涉古诗,醉眼前,披轻寒,感秋深。枫红秋韵之美盎然于脑际。归来后难于忘怀,于是忆酿成此篇。


   秋,大度沉稳地接受生命的转折,零星的落叶传神着树木衰老的信息。进入深秋,叶落逐渐认真起来,颇似疲倦了的蝴蝶,与缱绻了大半年的柔枝潇洒告别,留下翩翩然惜别之美。落叶之所以心甘情愿的纷纷然,是节令要枝头让出位置,把人们的感思纷纷挂上去。古人的观感大多为萧索感,而今人面对此情景却是临秋之抒怀。即便是万木萧疏的深秋,也有诱人的枫林美,让你值得一抒。在众树凋零的背景里,唯丹枫独媚。枫叶,经历季候的打磨,风霜的着意调教,改掉了昔日的稚浪、轻浮,平添了厚重的质感,焕发着成熟的气韵,让鲜艳的猩红美淋漓尽致地显现。人们爱用“红似火”来形容枫林醉态,乍听似乎比喻得平淡俗气,其实却非常灵感妙肖。火,有线条流畅、闪惚机灵之动感美唯此,方显出枫林之烂漫秋容。枫林这一特质美,令周围以“枯”为底色的参差乔灌,都黯然失色。

   枫叶像善解人意的红娘,在它的介绍下,深秋与初冬婉约地牵手,深情相拥。给枫叶的面颊上,留下几缕风霜的吻痕,仿佛蕴含的绿色诗句。杜牧《山行》中的“坐爱枫林晚”,是暗示枫红似晚霞也!枫林美,即饱经风霜的枫叶之历练美——蕴含春的生机,夏的热情、秋的沉稳、冬的庄肃。似乎山林所聚积的日月精华,毕供予枫林。
枫叶霜重色愈浓,叶落多在深寒中。此乃枫叶的生理周期使然,也乃枫枝必须举行的告别仪式。其生理律变之内因是:入秋,树木开始为越冬储存养分,叶中的叶绿素之叶绿体开始分解。气温愈低,叶绿体中的蛋白质分解愈剧,转化为可溶性养分,沿着叶脉、叶柄转移到枝干中储存,以供来年萌发使用。由于叶绿素的大量分解转移,其它颜色便相对突显出来。枫树叶主要含叶红素,便因失“绿”而突显出夺目的猩红色。此后,气温进一步下降,枫叶中的养分随之进一步转移到枝干里,致使叶柄与枝条的衔接部位,出现营养不良的“分离层”。由于分离层中的细胞连接不紧密,遇到风吹雨打等外因作用,枫叶便离枝纷纷飘落。古语云:“秋风萧瑟,霜打红叶醉”。即指枫叶这一有趣的生理变化过程。故而每当初霜轻降,枫叶便红得艳丽剔透。此谓“枫红醉深秋”也!

                                                              作者住址:安徽来安县三中
                                                               电    话:13093321368   
                                                                邮    编:23920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3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4-11-7 21:54:37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立冬,也是深秋最美的时候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