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儿时的麻雀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611 天

连续签到: 12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3-31 10: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儿时的麻雀

      “小麻雀,光光的头,肚里文章似水流……”
      这是儿时听奶奶常念叨的一句话。奶奶嘴里念叨着,眼总是眯缝着,抬头看着树枝间欢快蹦跳着的小麻雀,这也是我对麻雀映像深的第一个原因。
      我出生在一个等同于农村的白湖农场,农场自然以种植农作物为主,主要是水稻和小麦,兼带豆类作物。记忆中儿时的麻雀似乎特别多,尤其是水稻和小麦收获的季节,飞起来一大阵,遮天蔽日;落下去一大片,栖满枝头。无论房前屋后,渠边田头,尤其是脱粒、储存粮食的场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能看到许多麻雀,(其实无人的地方也有麻雀)且数量不知要比人类多多少倍。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初建时的白湖农场,原是个退水还田的湖泊地,人们形容时况为:水多、鱼虾多、蚊子多。要我说还得加上一多,那就是麻雀多。据说水稻成熟的季节,曾用人工不间断地十二小时轰赶麻雀,方式是用锣,用洗脸盆,用竹杆绑着红绿布条,喊声震天地在田间来回奔跑轰赶麻雀,也只是轰走了东边,落下了西边,赶了南边,又来了北边,那场面不亚于农村唱大戏。当年还有一句挺带时代精神的话叫做:鸟口夺粮!
      我对麻雀有一个从怜悯,到憎恶,再到喜欢的感觉过程,这种感觉过程掺杂在一起,挺别扭的,也是加深对小麻雀映象的第二个因素吧。
      之所以怜悯,在我看来麻雀属鸟类中的弱势群体,其形体个小,歌不悦耳不说吧,还着一身土不拉机的灰褐色羽毛。当鸽子、喜鹊、斑鸠、布谷鸟们在枝头大肆显摆的时候,它虽然不甘示弱,也只是远远地跟着,在低矮的树岙间来回蹦窜,叽叽喳喳,似乎是在展示自己,但多数场面又象是在示好。当那些大块头们不高兴时,略微抖动一下翅膀,它们便被吓的魂不附体四散狼狈落荒而逃,给我感觉它们是那样的无助而又胆小。这种弱小怕事的性格,是否同其“在人屋檐下不敢不低头”的寄居生活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呢!我想应该是吧,我家的屋檐下就有它们的窝。
      之所以憎恶,那是因为这些小麻雀们从不考虑别人的情感,整天喋喋不休,象个永远也吵不完架的小悍妇,尤其是在我们上小学做作业或背书的时候,它们总是在你的窗前飞来飞去,绕得你双眼生火,吵得人心烦意乱。在大跃进除四害的年代,麻雀是归类于老鼠一路被定为应消灭的对象,原因也是因为它家族人丁过旺,不劳而获,且与人争粮。不仅如此,麻雀还有一个不为人称道的天性陋习,那就是只管吃饭,从不储备粮食,即使是秋野枯萎,冬雪封门,它也得为它那小嗉囊而整日四处奔波,而且总是不请自到地光顾母亲晾晒的少得可怜的谷物、豆类等。要知道在那个属于计划经济的年代,粮食可是紧缺的专控商品,那是母亲平时节省下来以备不时之需的。如被它们啄食或小有泼撒,自然免不了要遭到母亲的一顿训斥,弄不好还得挨上两巴掌呢。这是我迁怒于它的地方,每每碰到这些事时,我对其憎恨的程度不亚于鼠,有过之而不及。
      之所以喜欢,也得追朔到孩提时代的往事。印象中,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建的白湖农场没有楼房,连象样点的砖瓦平房也极少见。我们家当年住在抽干水的湖心某处,住宿区内全是一排排低矮的平房,土墙稻草顶,墙面上皲裂着大小不一的裂纹,一些爬墙虎之类的小爬型动物,会经常敏捷地从墙面上滑过,并快速地躲到那些缝隙中去。据说还有蛇,大人们说是圩区的水蛇,水蛇属无毒蛇,但被其咬一口,我想也会疼上半天的。不过,我没有遇到过。
      记忆中,邻家有三个孩子,老大好象比我大点,我们经常在一起玩耍。然而他们有个令我十分羡慕的好爸爸,他们的爸爸总能经常回家来,或为他的孩子们编只鸟笼;或用小树岙做只能打鸟的弹弓。我管他叫叔叔,至于姓什么,我现在早已忘记了。白天,这位叔叔会端只梯子往墙边一靠,然后爬上去,从屋檐下那参差不齐的稻草沿口中寻找到一个个不规则的小圆洞口,把手伸进去,不一会儿,当他把手拽出来时,手心中就会有四、五枚白白的,圆圆的,略带少许小暗点的,比鸡蛋不知小多少倍的蛋来。然后叔叔会将头上的帽子取下来,将每次取出的蛋都小心地放入帽窝里,每次叔叔并不多掏,也就四五窝吧,待叔叔从梯子上下来,我们便一起围上去看,这就是人们说的麻雀蛋。让我感到有点不舒服的是,叔叔头上有几处不长头发,帽沿子上结着厚厚的油垢,泛着光亮,散发着一种不太好闻的味道。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玩的兴趣。只是当邻家的孩子端着热气腾腾的麻雀蛋靠在门边上吃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叔叔那顶帽子,想起叔叔头上那几处不长头发画面,我便会快速躲开去。
      到了晚上,我还经常看见邻家的叔叔拎个防风的马灯,将屋檐下归巢的老麻雀一一从窝中擒获,我曾不止一次地听到那被捕获时麻雀发出痛苦挣扎的“叽叽”哀呜。于是,第二天不到中午,邻家的屋檐下,便会晾晒出一串串泛着暗红血色的腌麻雀肉来。后来听大人们说,在那个肉食品极度匮乏的年代,对长身体的孩子们来说,麻雀肉可算的是上乘的佳肴补品了!
      少长,我们便也学着邻家叔叔的模样,候家里大人们不在家时,有梯子时搬梯子,没梯子时就用板凳摞板凳的方式,胆大的往上爬,胆小的只能在下面昂着头,扶抱着板凳腿。回回也能掏到一些麻雀蛋,有时还能掏到小麻雀。羽毛已丰的小麻雀,带着鹅黄色的嘴丫,不知大祸临头,傻愣愣地站在我们手心里,这样的小麻雀,我们尚能盘玩一天。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掏到的都是赤身裸体,一丝不挂的小麻雀,光秃秃的脑袋,两个黑黑的,大大的,还没有睁开的眼睛,浑身颤抖,尚无力站稳,只能虾着没毛的翅膀趴在我们的掌心里,这样的小麻雀,命运就悲惨多了,用不了两个时辰,就会一命乌呼。
      再后来,我们上学了。教室的门窗似乎总是关不严,象专门为麻雀们敞开一面似的,所以每天只要我们稍稍提前一点到校,慌乱中的麻雀就会被我们堵在教室里,它们惊慌地在屋子的顶棚下飞来窜去,我们便在下面的课桌间来回奔跑,大声喊叫,的时还将书包高高抛起,来增加麻雀的恐惧和慌乱。这样要不了几个来回,便会有麻雀因慌不择路,晕头转向而一头撞在墙上或窗玻璃上,然后栽下来,成为我们掌中的俘虏。有趣的是,这些麻雀中尽管有当时侥幸逃脱的,但第二天仍然照常还会在我们放学后又飞回到教室里来,不会因头天同伴的失踪而有所警醒。据佛家说,鱼有七秒种的记忆。那么麻雀最多也不会超过十秒。或许它们对人类的这种侵犯似乎从不在乎,因而我们每天都可以捉到几只背时不走运的麻雀。当然,有时我们动作玩的过大了点,不是碎了玻璃就是折了板凳腿,被罚站是常有的事。有时还要从家里带上几毛钱来赔偿因我们捉麻雀时弄破的玻璃损失。
      最开心的是冬天,大雪封山的时候,四野一派白茫茫,那些生性懒惰的小麻雀们,既无储备粮仓,也无隔夜余粮,眼一睁就不得不外出觅食。然而此时的天地间,除了白雪,就是粘腿的黄土,饥肠辘辘的小麻雀们,为了生存,往往会铤而走险,寻找一切可以充饥的食物,这就给了我们机会,于是我们便在家门口十来步远的地方,扫出一块无雪的地盘,撒上一些瘪谷糠,然后将一只竹篾筛子翻过来扣在上面,再找一根十公分的小棍,将竹筛子的一边支起,露出筛子下面的谷物,用一根细细的长绳,一头系在小棍的下端,一头则远远地握在藏在家里门后的我们手中,随后我们便会屏住呼吸,双眼死死地盯住远处的竹篾筛,一动不动。不一会,麻雀们便三三两两地聚拢过来,先是停在周边的小树枝上或屋檐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不时地歪着它那看似机灵的小脑袋向下张望,待自认为没有危险后,便有那么一二个胆大的,率先飞落到竹筛口沿边,虽然仍怀着警惕性地在筛子口前渡着步子,但终究还是抵挡不住筛下谷物的诱惑,向竹筛里面蹦去。每每此时,你得沉住气,不能轻举忘动,不仅要让它吃到食物,还要让那些仍在枝头徘徊观望的麻雀确认到没事,放心大胆地飞下来,并放松所有戒备而相互争抢食物时,你再猛一拉绳子,竹筛便会重重的扣下来(为了增加速度,有时我们还会在筛背上放半块砖)。当一些麻雀被我们捉到手,在我们庆祝胜利的时候,我想它们都不一定会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这就应了那句古话:鸟为食亡!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们不再年轻,当我们已经为人父人母时,突然间想起了儿时玩捉麻雀的游戏来,这才发现,咦!怎么现在的孩子们都不玩这游戏了呢?
      举头望天,麻雀仍然有,只是没有我们儿时那么多了,飞起来不再遮天蔽日,落下去也不再栖满树头。楼前楼后的孩子们仍然不少,但手中拿着的已是变形金钢,遥控小汽车或一只一扣板机就会发出一串五彩火花,并伴有“哒哒…哒”响声的仿真枪来。鲜有再看到捉麻雀,或捧着麻雀蛋的孩子们了。奶奶也早已过世,再也没有人去唱她那首赞美小麻雀的歌了。
      其实,这也怨不得麻雀们,当年的稻草房是懒惰的麻雀们赖以居住最理想的栖息地,现在都换成了混凝土结构的高大楼房群,钢筋水泥的坚硬强度使麻雀们无处也无法做窝了,我想它们是别处另谋居所去了吧。
      另外,你也怪不得时下的孩子们,从发展的角度看,时代不同了,时间的脚步毕竟永不停歇地又滑过了几十年。高速度的现代化信息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现在的儿童游戏都在向益智型方面开发,谁还玩那种古老的乡树把戏呢!和现在的儿童讲当年的那些故事,也许他们会认为你在讲一个杜撰的传说。
      所喜的是,家乡的变化真大呀!当年一望无边的湖泊,如今变成了万顷良田;当年低矮潮湿的茅草房,已被一幢幢高楼大厦所取代。掏麻雀蛋,逮麻雀,我们儿时的精神大餐,只能留在记忆中了!

本帖评分记录元宝 活跃度 收起 理由
水云轩主人 + 4 + 10 赞一个!
正德 + 8 + 10 点个赞!
总评分: 元宝 + 12  活跃度 + 20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5-3-31 10: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举头望天,麻雀仍然有,只是没有我们儿时那么多了,飞起来不再遮天蔽日,落下去也不再栖满树头.............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84 天

连续签到: 17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3-31 11: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麻雀少多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3-31 11: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611 天

连续签到: 12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14: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德 发表于 2015-3-31 10:45
举头望天,麻雀仍然有,只是没有我们儿时那么多了,飞起来不再遮天蔽日,落下去也不再栖满树头........... ...

谢谢!!!谢谢老师的鼓励!!!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611 天

连续签到: 12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14: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尤其是城市的水泥楼房,使它们无栖身地了!谢谢关注!!!谢谢老师的鼓励!!!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611 天

连续签到: 12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14: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关注!!!谢谢鼓励!!!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5-4-1 06: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湖布衣 发表于 2015-3-31 14:33
谢谢!!!谢谢老师的鼓励!!!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611 天

连续签到: 12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06: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老师评分鼓励!!!!!!!!!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