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669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6-12-6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
发表于 2017-12-5 15: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犯错在先,老师教育在后。我不知道孩子犯了什么错,但是从字面上看,估计错误不小。我也不知道老师说求求他什么意思,部分人理解为送礼或行贿,也许只是其中一种猜测,也许还有其他一层意思呢。我不想评论孩子的错,曾经有人说:孩子犯错,上帝都会原谅的,因为他毕竟是孩子。但是屡教不改的错就不可饶恕了。
教育之道,本身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人格和有一定的学识,培养高尚道德与身体健康的人。老师也应该为此不遗余力的奉献。教师被赋予了神圣的教育权,有权教育那些不守规矩,调皮捣蛋的孩子,但是如何教育这些孩子是一门科学,教师都学过心理学和教育学,但是真正实用的很少很少,都是背诵应付入编考试的,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孩子,大多选择的是简单粗暴的方式,因为工作任务多,时间有限,不太可能春风化雨般地像陶行知《三个糖果》故事里那样教育学生。这是制度使然,高考的制度存在,就必然传导给高中教育压力,这种压力不仅要地方政府承担被评价的压力,学校和校长自身也有评估的压力,这些压力无形中也会传导给教师,教师为了自己是荣誉或奖励,又不得不把这压力进一步传导给学生,学生是这些压力的最底层,除了承受,没有其他办法。在这种模式下,很多孩子本来是可以健康发展或向着某一方面发展的,可是在教学为中心的评价机制下,过早的就可能离开了学校,即使在学校,也无法引起兴趣的时候就难免心思不在学习上,这主要不是孩子的过错。
教师之所以为人师的核心就是师德和师能两方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之所以可以教学生知识,因为闻道在先;教师之所以够资格教育学生,是因为品德高尚,二者缺一不可。而目前评价教师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师德,因为师德比较空泛,不好用称称,也不好用斗量,一般情况下,只要没有违法犯罪记录,通常都可以认定为师德很好了。其实这样的道德底线对于教师的评价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这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都应该有的道德水准。我不赞成将教师神话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也不支持道德绑架教师必须要高尚到无私奉献的程度,但是教师的道德水准绝对要比老百姓更高才对。不仅不违法犯罪,而且在细节上,如说话有条理,注意语气,注意外表形象,注意场合,注意表情等,都是应该的吧。只要不违法犯罪,不代表教师什么话都可以说的,什么事都可以做的。毕竟你是教师!
最后想跟家长交流一下:古语云:有其父必有其子。此话并不完全正确,但是一方面也反映了家长对于孩子的品行至关重要。孩子的错误中大多有家长的影子。自己回想一下,孩子如此,家长是不是做的还不够好呢?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应该是一对亲密的合作者,应该是珠联璧合才好,绝对不能有分歧,即使有分歧,也是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事,绝对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家长和老师应该好好沟通,尽可能求得观点一致性才有意义。否则孩子将无所适从,人生的方向甚至可能迷茫。有些个别家长因为护短而和教师或学校冲突的言行应该绝对禁止,其结果受伤害最大的是孩子。
现在的教育和传统教育相比,我认为最大的缺失是没有了惩诫教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育以正面说服为主,不等于只能用正面说服教育,如果没有惩戒教育,那这种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缺憾,是不健全的教育。鲁迅的老师是一个极方正的老先生,在他的三味书屋里仍然有一把戒尺,因为敬畏那把戒尺,才有了很多的规矩。现在教育缺失了这把“戒尺”,教师就少了一种手段,孩子便多了一个纵容错误的保护伞。家长们,你们希望学校教育不好了,长大后走上社会让法律、警察或监狱去教育孩子吗?我呼吁全社会给老师一把“戒尺”,而不是给教师只能说服的“紧箍咒”!那样会少很多问题孩子,会多一些孩子成人成才的。
(时间有限,言不尽意,敬请包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