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2331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3-2-1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65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
“籍贯”、“祖籍”释义
“籍贯”一词,《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的解释是:“一个人的祖居或出生的地方。”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的解释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辞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的解释是:“祖居或出生地。籍,祖先户籍;贯,乡贯,如某省某县某乡人。
以上三部辞书对“籍贯”一词的界定, 其意思是一致的。
明朝建立伊始,朱元璋告谕天下,“许各以原报抄籍”,即以元代户籍划分为准,将全国人户主要分为军、民、匠、灶等籍,并作出规定,人户以籍为断,不得妄行变乱。后又增加“官籍”、“商籍”等。对于当时大多数人来讲,户口所在地往往同时也是祖居地、出生地,故一般意义上讲的明人的籍贯、地贯、本籍、地籍、贯址、贯(特定场合也包括乡贯),就是户籍,即户贴、黄册上登记的地址。
现在通常我们所说的籍贯是指溯上两代祖先的居住地。
祖籍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原籍。”
《辞海》的解释是:“原籍;祖先居住占籍的地方。”而对“祖”的释义是 “父母以上的尊长。如祖父;祖母;曾祖;祖先。”,对籍的释义是:“籍贯。如原籍; 寄籍。”
《辞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对“祖”的解释是“祖先,祖父。”对“原籍”的解释是:“本来的籍贯。”
以上三部辞书对“祖籍”一词的界定, 其意思也是一致的。都反映了“祖籍”的词义概念有明显的不确定性,给人一种莫衷一是的感觉。按照辞书的的解释,现在人的祖籍可以上溯至明清,也可以上溯至唐宋以至殷周。其结局只能是一个常识性的结论:不管是名人还是常人,大家都是炎黄子孙,都是华夏后裔。
但是,现实生活中又如何认定“祖籍”,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祖籍是指一个家族(或祖宗)群,共同认定的一位祖先的生长或居住地,而且最早并能考证的地方。比如:有的家族,一开始从甲地发源,然后迁到乙地,开始繁衍生息,那么甲地就是这个家族的祖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