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是所有城市品牌中创建难度最大、含金量最高的综合性荣誉称号,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但凡创建成功的城市,无一不是时时刻刻从小事做起、从点滴抓起,日积月累,积流成河。创建的常态化无疑是“创城”的关键所在,也是创建文明应有之义,方能让文明深入人心,和大家如影随形! 理念要常态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来不得半点马虎,来不得半点虚假。各地要牢固树立文明城市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思想,扎实对照测评“标尺”,时刻丈量城市文明细节,以常态化建设促创建,以常态化管理促提升,以常态化机制造福广大市民。 管理要常态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永续发展的过程,需要久久为功。唯有把创建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的轨道上来,不搞朝令夕改,不搞临时突击,把工作做在平时,把功夫下在平时,以创建工作推动日常工作的开展,以创建标准作为日常工作的标准,方能实现创建工作和日常工作的同提质、同提速、同提效。 机制要常态化。要坚持把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固化为规范和制度,特别是要建立一系列提升城市人文和公民思想道德内涵的长效常态机制,使做过的事情有规范,没做的事情有预案,取得的成效好推广。要不断提升创建亮点,坚持标本兼治,建章立制,用法律和市场的办法来破解难题,用制度和市民公约来规范行为,建立健全“有人负责、有章监管、有效推进”的长效工作机制。 活动要常态化。在创建具体活动载体设置中,要接地气,强人气。既要有创建攻坚战、环境卫生、城市交通重点整治等集中规模性行动,更要有常规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日常安排,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市民传递文明风尚。真正在日常活动中倡导文明新风,让文明成为百姓的一种行为习惯,一种精神感召,一种生活态度。 总之,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坚持在创建中将“文明”的核心价值导向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日趋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规范引导人们用文明的理念建设城市,用文明的规范管理城市,用文明的行为塑造城市,才能真正让文明融入发展、落到实处、走进生活,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让文明城市真正成为叫得响的品牌和城市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