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时”刍议 周 元 桂 古往今来,抱怨生不逢时的人,屡有不鲜,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提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就乃两个生不逢时的典型例子。特别是冯唐,很有些本事,但却历经汉初三代皇帝,就是官升不上去,九十多岁了,还只是个小小的郎官。别人问他何故有如此遭遇?冯无奈答曰“文帝好文,我却以武见长,景帝喜欢任用老道成熟之人,其时我正年轻,武帝爱用年轻人可我已老了。”如此说来,冯唐还真是够倒霉的,阴差阳错竟令他蹉跎了一生。连苏东坡都为他生不逢时而抱屈:“鬓微霜,又何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曹操算是生正逢时还是生不逢时?后人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换言之,曹阿满是个能左右逢源之举足轻重的人物,他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不管生在何时,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烽烟乱世,他都是个出类拔萃的大人物,都会有一番作为。可见,一个人只要有能耐,肯努力、敢拼搏,不管生在何时何世都会“发光”的,某种程度说,曹操生于三国乱世,倒促成了他成为与众不同英雄人物,属于生正逢时。 著名的戏剧家吴祖光有着坎坷蹉跎的一生:出生时,赶上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长大了,碰上日寇侵华,颠沛流离;三十岁时,正是才华横溢进入创作高峰时,被戴上右派帽子,在北大荒磨难了二十年。摘帽时已到了晚年,偏又无辜惹上了一桩官司,好几年未得安宁。应该说吴大师是生不逢时的,可他后来在为众多人题词时,总爱写“生正逢时”四个字,这与吴祖光的心胸豁达,一贯持达观的人生价值观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密切相关。 民国元老、书法大家于右任也是个极为达观的人,每有人问及他的长寿之道,他总是笑而不答,指指客厅墙上那幅对联:不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如意。他是在表达:人生不如意事常为八九,如意的事,只为一二。消极悲观的人,容易被这个“八九”击倒,而积极达观的人,却能以一当十,紧紧抓住如意的“一二”,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纵有挫折也无怨无悔。谁能做到此,则在他的词典里就不存在“生不逢时”四个字。诚然,现实生活中,确有像吴祖光的一些贤能者,因种种原因,而“生不逢时”坎坷憋屈一生,未能得到应有的任适所能,人尽其用。但这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是自认为生不逢时的人,是由于无自知之明所致。 其实,是否生逢其时,是有偶然性的。人来到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挑选的余地,生在哪里,生在何时,父母是谁,都是无法事先约定的,只能接受和适应。生命只有一回,既不能“调换”也无法“退赔”,要不要都是它,此乃上帝安排的“缘分”。因而,一个人不论是否“逢时”,都应积极进取,好好生活。你顺应了这一切,你就会心安理得。人生没有彩排,全靠内心出彩,出彩了,你就是生正逢时。 作者住址:皖来安三中 电话:18955029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