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的韵律美 周 元 桂 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无数变迁,一些事物消失了,一些事物更新了,惟有二十四节气,像一株没有年轮的树,历久弥新。它携带着悠灿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从数千年文明的源头一路走来,至今依然不知疲倦地奔跑在岁月的大道上,我行我素,淡定自若。永远不会流行的是它,永远不会过时的是它。在它的血液里,流淌的是中正和平的儒家文化理念;在它的灵魂里,注入的是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基因。 翻开农历,那古老而厚重的历史经卷中,二十四节气如时光的纬编,岁月的链扣,生动灵妙,璀璨厚重。它是农业文明的活化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振的协奏曲,是大地的课程表,是万物行径的路线图。节气或如窈窕淑女,端立柔行,或如洒脱儒生,经纶满腹,刚柔并济地谚述天道与地脉人气的关联,佐导万物生长,迂回年轮运行。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时光碑刻。他左右着农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让农人在它的韵律美中诚度光阴。 二十四节气是科学的也是诗性的。它从天演地织而来,它从太阳普照万物的暖意中提炼出秘笈,为地气所用,为万物和时令贴上人与自然的人文标签。由此,天道酬勤,物华冉冉,节气生威,使大地井然有序:它扶持着畴芳谷实,引导着蛙鸣蝉唱,妩媚着姹紫嫣红,演示着叶落花黄,淀酿着蜜甜酒香。农人则随着节气的韵律缱绻适生,劳作有序,各类习俗节日依附着它而文明昭展,于是,节气灵气十足的成华夏文明之一灿。 节气的表情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纯净清澈。写在书里的节气,沁墨留香,潇洒风情;种在地里的节气,形姿绰约,竞相萌勃:“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是它的声音,“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是它的暖意,“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它的多情。节气刚柔有则,一丝不苟:刚正时,该挑破的挑破,该割杀的割杀;温婉时,如慈母育幼儿,百千呵护,语重心长,仔细叮咛,从而惠暖稼禾,盈收实果。农人向来诚敬感恩节气,敬若神灵地促成节气像珍珠般被风串起,被时光串起,璨照着忙碌的心声。日常农人们如数家珍地呼唤着二十四节气,年年面对,热切地感受着并享受之:他们说“小雪”时,内心飘洒着冰晶的诗行;他们说“小满”时,嗅觉里都是麦子灌浆的清香;他们提到“白露”,内心澄明,眸中清澈,心生谧凉。他们念叨“清明”时,拂堤杨柳已经婀娜生烟而为之抒情排怅。 节气尽显着魅力,农人虔诚信任它并随之而起伏跌宕,从而明晓大自然的律动机密而读懂乾坤,善于利用节气以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君不闻,是节气的韵律使谚语形象灵光,经验科妙。无论是仄起平收,还是仄收平起,都朗朗上口的在语传中卓显见识。节气似戒尺,严格地约束着农事和人的生活起居,它既是时间坐标,又指挥着生命进程之序常。在光阴的三百六十五里路上,节气如同水墨流馨的的24幅田园牧歌图,每一幅都昭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多彩。 站在时间的檐下,瞭望节气变换的表情,你会发现它的科律之玄妙:四季交替默契、炎凉参差对接,更迭有序,年轮往复,斗转星移,循环浪进。节节都蕴含着万千气象,但又非机械重复,而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节气更有着朴素之美:它是百姓极为寻常的烟火日子,是北雁南飞、春红秋黄的守望者,农人意念里不断涌流着古老的遗梦。农谚是节气形象生动的朗诵词,是哲理在民间的通俗注释。有道是:二十四节气是祖宗藏在光阴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遗产,是华夏天人合一的岁月课程表。 作者住址:皖来安县三中 电话:18955029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