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嫦娥五号凯旋即兴话嫦娥 周 元 桂 祝贺嫦娥五号取月土凯旋,“嫦娥”二字豪豪然举世灿耀。嫦娥乃我国神话人物中之“国粹”,“嫦娥”之灿耀,实乃“中国”二字在豪耀甜也!激奋之余,情不自禁地要穿越时空大话嫦娥。 “嫦娥奔月”的故事,出自《淮南子》里的两句话:“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后来民间据“娥”字把恒娥演绎成美貌绝伦的月宫仙女。中国的仙女大都没有名字,诸如:西王母、七仙女、织女、何仙姑等,而恒娥独能名“娥”,足以殊别于众。由“汉语词典”可知,娥,美女。如宫娥、娇娥、娥眉……可见恒娥灵艳仙美也。时至汉初,汉文帝刘恒继位时,恒娥的“恒”字与帝名同音,犯了国讳,必须易名避讳。“恒”者,“常”也,古人近义而将恒娥易名为“常娥”,进而又据其性别,改称“嫦娥”。此名,不仅通俗、形象,而且好听、好记、好写,音韵美妙,琅琅上口!于是,嫦娥的仙美形象,很快流佈民间。 古人常用嫦娥来形容或暗喻淑美高雅的女子。唐明皇七夕时与杨贵妃“游月宫”的故事,就是暗喻杨玉环美若(天仙)嫦娥;《西游记》中,仙界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而被罚至凡间变成猪八戒,则是反衬了嫦娥乃仙界顶级美女。《红楼梦》中,林黛玉与史湘云于凹晶馆即兴吟对时,黛玉用“冷月藏花魂”应对史湘云的“寒塘渡鹤影”,实际是曹雪芹用“花魂”来暗喻林黛玉美若天仙嫦娥也。 嫦娥的故事生动精彩,也是古代文人们乐写的素材,或直写,或借咏月而隐说嫦娥。唐代诗人李商隐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是说嫦娥深居月宫,高寒孤寂。于是,民间又理想化地为月宫增添了吴刚、玉兔、金蟾、桂树,使嫦娥有仆人,有宠物,有绿意、有清香。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更想象嫦娥在月宫住的是“琼楼玉宇”式仙舍。是呀,藏娇需金屋,那么,藏仙质美女嫦娥,必然是琼楼玉宇才够格。 最具浪漫色彩的是宋代诗人晏几道的诗句:“嫦娥已有殷勤约,留着蟾宫第一枝。”晏几道想象出寂寞嫦娥应有追求爱情的热愿,还说她以“蟾宫折桂”的方式,在世间才子中遴选如意郎君。面对晏几道这一浪漫之说,我们不妨也浪漫地演推一下:通常,佳人配才子,嫦娥则应配萃众之高才者。在我国古代的拔萃文人中。能去蟾宫折桂者,当是曹子建、李白、苏轼这三位超级才子中的一位,我们不妨进而再戏推一番: 曹子建虽曾七步成诗,才高八斗,但因其太迷恋大美女甄洛,甚至甄氏成为他嫂子之后,他仍梦寐以思,钟情不已,并写出千古美文《洛神赋》,把甄洛形容的美艳弥天,仙气夺人。曹植如此深陷在对甄氏的爱恋之中,应是不可能去月宫赴嫦娥之约的;大诗人李白放荡不羁,一味地留恋山水之乐,必然会嫌月宫高寒冷寂,去了,会有“低头思故乡”之困寂,何况李白在凡间也能“举杯邀明月(月实指娥),对影成三人。”呢?李白有此浪漫之乐,足矣!无需去赴嫦娥之约而去月宫守荒寂,逐冷趣。至于苏轼,他虽最爱明月,一生写关于“月”的诗文既美且多,尤其是他那首“明月几时有”的《水调歌头》,无人能及。加上他是诗词、文赋、书法全优之出类拔萃的超级文豪,应是折取月桂第一枝最适合的人选。然而,苏东坡是个“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多情豪正之士,讲孝悌,守信义,忠贞爱情。他在娇妻王弗故世十年之后,还写了一首“悼亡妻”词,描述自己与亡妻梦中相见,“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如此重修为凝高洁之鸿儒,是不会移情别恋去赴嫦娥之约的。 以上演推,属于戏说,旨在灿美嫦娥的“国粹”神韵,以灿我中华。真正把嫦娥写得栩栩有生气的,是毛泽东。“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短短两句,动感、煽情,传神、入画,极富浪漫色彩,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如今的高科技“嫦娥”,屡屡登月成功,为祖国效力,更为“嫦娥奔月”故事,赋予了崭新的意义。 讯址:皖来安县三中 电话:18955029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