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本地资讯] 知名作家看来安‖散文专辑(6)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分享到:
发表于 2021-1-5 19:33:23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安县文联    来安文艺
front2_0_FrXUykL9BbEIK5bVUPL2VOz8PS46.1609846400.png
front2_0_FjKz_YiOtA_OzuRUqzmM18W9YqyW.1609846400.jpg
王张应,安徽潜山人,现居合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校客座教授。曾在《诗刊》《清明》《莽原》《飞天》《散文选刊》等报刊发表诗歌、小说、散文二百余万字。出版《祖母的村庄》《一个人的乡愁》《我对世界另眼相看》《河街人家》《渐行渐远的背影》等诗歌、小说、散文作品十余部。小说曾获中国金融文学奖。           

   

拜访一株古木



我是怀着崇敬之心去拜访那株古木的。在我心目中,古木如老者,古木若先贤。对于古木,心多敬意。
那天去的时候天色已晚。大巴车好似一叶孤舟,在淡墨色海洋里漂泊良久,才抵达半山腰一处人造平台。一群人走出明亮的车厢,淹没于茫茫暮**中。
摸黑登山看树,当然是反常行为,无奈此行日程不可改。经过一天颠簸,到晚上想必同伴们都很疲惫了,最想做的事是赶快吃晚饭,回房歇息。延迟了晚餐,耽误了休息,下车时却未闻微言,没人留车不去景点。
在车里看车外一片黑暗,真正走进黑暗,并不觉得眼前十分黑暗。暮色苍茫,脚下路径犹可辨识。目标物与半山腰还有一段距离,它距山顶很近。向导说,从半山腰的停车场走到那棵古树下,大约需要十分钟。成色半新的登山步道是一列左右两边立有栏杆的台阶。并非让人一气登阶到顶,隔一段有一个小平台,步道宽阔平缓,走起来不很吃劲。踏上登山台阶,还没看清那棵古树尊容,我就意识到这棵古树非同凡响。当地人专为它在半山腰拓出一个能停多辆大车的停车场,还砌了那列常见于寺庙殿堂前的宽阔台阶。
登至台阶尽头,站在那棵大树下,那种不同凡响的感觉似乎得以验证。昏暗的暮色里,一大群人站在树冠下,仰面朝上,看那些从树枝上披挂下来的榕树气根一般的东西。人们纷纷打开手机照明功能,一束束雪亮的光射向树枝上的披挂。原来,披挂的不是气根,是一些系在树枝上长长短短的红绸条。见到这些挂在树上的红绸条,之前的意识更加确定,面前这株树不是一株普通的树,它是当地人们心目中的神树。我下意识低头查看树底地面上有无香火痕迹,无奈天黑看不太清,隐约闻到一股香火气。视觉嗅觉同时告诉我,许多人曾来这里祭拜古木,祈福消灾。
果然不是一株平凡的树。上上下下前后左右目光一番巡游,便发现这株树的独特之处。它特别高大,粗可几人合抱,高达数十米,树梢可能高过山巅,树冠几乎罩住半面山坡。在大树周围环伺几株比它小很多的同种树,若众星拱月,像诸臣拜王,也像子孙绕膝。这种境界,应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人来这里看了欢喜,自觉沾了福气。
它的不平凡,主要不是看出来的,是听出来的。若没人说,我肯定猜不出这株树高寿几何。能想到的是它是百年古木,到底贵庚几百年,我却说不准。听向导介绍,它的树龄已有1750年。一时间我对这株古木的敬意又添三分。想起明人张岱《陶庵梦忆》写到一株古木,孔庙里“先师手植桧”,那是一株神树。“先师”早仙逝,但他仍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骨子里。2500多年过去了,那株桧树几经荣枯至今仍存。在后世人心目中,那株古桧是“先师”不死的精神化身。

front2_0_Fha5Fn2GOQ9MBj9vwElJAKxLk98W.1609846400.jpg
眼前这株古木,也该是某种精神的化身吧。谁的精神化身呢?我实在想不出,也没人提及这个话题。按它树龄推算,这株树生根出苗该是在三国时期。那年代最著名人物莫过于曹操,且此处离曹操家乡不是太远,当年铁戈金马驰骋沙场的曹操极有可能到过这块土地。至少,曹操威风凛凛的杀气曾经风扫此地。只是没听谁说这株古木与曹操有关。倒是听说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前,打天下时,曾在此歇马宿营,马就拴在那株树上。约略算来,赵天子在此拴马之时,那株树已是年近700的古木。当地人之所以乐意流传这个难以考证的故事,意在强调古木通神的灵性吧,让人联想到当年赵匡胤是沾了这株古木灵气而得大宋天下。
诚如此,我便要说一句可能惹人不高兴的话了,人不如树木。哪怕他是不可一世的枭雄,哪怕他是手指麋鹿麋鹿即刻变成骏马的万岁爷。与这株树生辰相近的曹操早成一抔粪土,不知滋养了哪株树木哪片野草。从这株树上获益得天下的赵天子自是不能万岁,他只活了50岁,仅是这株古木目前年龄的零头。这株1750岁古树,曾多次遭遇火灾,纷飞的战火与突如其来的山火让它身边草木一次次成为灰烬,独它金身不坏存活至今。据说,它每年还能结出几百斤美味又有良好药效的果实呢。在那个由一群老幼树木组成的古木家族里,看那亲慈子孝长幼有序的氛围,那株健壮古木再活1750年似也没问题。
转身离开那株古木,恍若听到来自古木内心的笑声。它笑什么呢?那笑声豁达旷远,令人眼前一亮。下山时,暮色顿退,四望通透。
记住了,那株古木,在安徽来安县杨郢乡宝山上。那是一株古银杏,当地人在树底下为它立碑曰:“皖东银杏王”。
2020年12月12日写于合肥
front2_0_FrfnTIZtOypoA0qxFuwEHH8bjTqt.1609846400.jpg
凹凸,本名吴生荣,网名安源、妖瞳、独坐客等。《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特约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皖南创委会副主任,宣城市散文家协会主席。曾出版诗集《孤雁从我头顶飞过》、散文集《忘情山水》和人物纪实集《风采记录》等。有多篇(首)散文、诗歌在《散文选刊》《中华文学》《民族大家庭》《时代作家》《安徽日报》、《中国绿色时报》和台湾《青溪新文艺》等报刊杂志发表,曾获安徽省作家协会“金穗奖”二等奖、全国第四届华夏散文大奖赛二等奖和敬亭山文学奖、鳌峰文学奖等。


心安池杉湖


说句实在话,在接到去“来安”的通知之前,我真不知道有这么个地名,更不知道她在哪?正在寻找有关信息时,接到了宣城诗人田斌先生的电话,原来,此次“知名作家看来安”我们同行。嘿嘿,来安,我管你在哪?有嗅觉灵敏的诗人,还愁找不到您的萍踪侠影?



足足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由皖南来到了皖东,滁州市东北部的一个小县——来安。还没进入县城,便看见沿途的公路边一块块醒目的标语或是广告牌上,最多的是这样一句话:“来安,来者皆安!”。尽管我知道,这只是一个讨巧的顺手之作,但我还是要固执地问,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来安,为何能让所有的来者心安?可是,看到来安县文联精心安排的日程上,要去参观一个占地五千八百亩的湿地公园——池杉湖,我的疑问便开始动摇了,而第二天上午走进池杉湖,让我的疑惑几乎成了粉碎,原先想要与来安对质、叫板的心,随着晴冬里微微吹来的湖风,而渐渐淡去、淡去,直至心静、心安和心服口服……

这是怎样的一片湿地?也许是季节所致,走近池杉湖的外围,只见这里平阔、廖静,天高、地远。路边一处处的杨树林,脱下了一半的风光,剩下的树叶仍在哗哗作响;芦荻、芒草等都是那么自然,不带一点人工修饰地在湖堤或岸边摇曳,让人看不到、也想不到秋冬的萧杀和悲凉,倒是让我感到了她们根深的力量和柔韧的内涵。“哇,红莲、好美的红莲啊……”车未稳,首先下车的女作家们惊呼起来。可不是嘛,冬天的湖面上,照样有夏季的风光:碧绿的睡莲紧贴着湖水,一个挨着一个,在它们的中间夹杂着一朵朵莲花,艳红艳红的,如火焰在湖面上猎猎燃烧。特别是那一处处的并蒂莲,勃勃的生机中仿佛透着圣洁的爱情,让人想起曾经沐浴过的那段青春甜美的时光。你再看那莲花家族的另一类——“霸王莲”,真不知道湖水给了她什么样的营养和力量,硕大的叶儿如一个个竹圆匾摊盖在水面上,让人想起皖南徽州人家门前的晒秋,唯一的区别是“霸王莲”的竹匾里没有什么多彩的五谷杂粮、或是药材、种子,而是一种碧玉般的翠绿辉映着湖光,让赏湖人的心灵顿生出通透、豁达、安怡、平静或是安详来。


front2_0_FlRRJ4MxXu-a7-4XWz8d0tuaQSdq.1609846400.jpg
踏上吱吱作响的水中竹桥,告别岸边梳理羽毛的鸬鹚,还有可以偎依合影的黑天鹅,我们向湖心走去。说句心里话,我真不知道湖心在哪?只是一个跟着一个,就像此时空中的大雁,不紧不慢地呈一字形缓缓进入湖心。走在时时需要人提醒的湖中栈道上,只见一棵棵色彩如红枫一样的水杉亭亭地立在湖中,离你是那么近,仿佛触手可及。让人称奇的是,那一棵棵水杉都有一个下坠的肥硕大肚子。它们林林立在水中,有的像红衣舞女,有的像锦衣卫士。我倒觉得他们更像是一个个无声的巨人,日日夜夜地站立着,从春夏到秋冬,守着这方天、守着这片水。据说,只有到了深秋或是初冬,这些成片成片的池杉,便如吃了酒的女子,个个红艳艳地醉了这片湖水。这时,我才明白:这片湖泊的名称是因什么而来的了。

随着水面的开阔,池杉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壮观。为了更好地接近这湖水中的精英,导游安排我们坐上了简便的小船。于是,人在池杉里游弋,舟在细浪中推进的画面便呈现在这静静的天穹下。船儿在慢行,但划桨的师傅始终把握着一个细节:一条杂草围就的长长保护线,他始终不会突破,犹如不敢越雷池半步一样,因为,那是一条湖中野生动物的国界线。船儿小心翼翼的,擦着水面轻轻地行驶,大有波澜不惊的感觉。这时,我们看见丛丛的池杉下,各种各样的鸟儿,呈现各种各样的姿势在活动。它们有的像是在眉目传情,有的像是在窃窃私语,有的像是在促膝谈心……它们有的在振翅,有的在梳洗,有的在逗趣,有的在一动不动地静心养神?他们压根儿就没在乎我们的到来,连一点点的惊动都没有。也许,这些鸟儿们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湖泊是它们的家园,我们这些坐船人都是匆匆的过客,凭什么为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而大惊小怪?


据船上的导游介绍,如今的池杉湖里,除了名、优、精、奇的荷花睡莲以外,作为主要植物的池杉多达五万多棵,是目前华东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生态最优的池杉林。导游口中最美的池杉湖是春天和夏天,蓝天、白云、绿荷、青杉、百鸟、万花……他美滋滋的介绍,让我忍不住地生出这样的念头,明年的春夏一定来。导游还说,湖内已发现各种野生鸟类一百多种,其中不乏世界濒危的珍稀物种青头潜鸭以及珍稀鸟类,池杉湖真正成了鸟儿的天堂……

鸟儿的天堂,又何尝不是我们人类的天堂?看着导游欣喜的样子,我想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我感到了“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明智。一片湿地公园,难道她带来的仅仅是观光旅游吗?为人类圈出了一方安静心灵的净土,为万物打造了一个和谐共生的家园……这些,池杉湖做到了,来安县做到了。

此时,站在美丽的池杉湖畔,我好想对所有的来人说:来安,来者皆安!


front2_0_Fhd80-8jK5QJ-BPSxtLP3D6oNg6S.1609846400.jpg
王利雪,2018年安徽省中青年作家研修班学员,安徽省作协会员。有诗歌、散文散见于《清明》《山东文学》《诗歌月刊》《散文选刊原创版》《阳光》《散文百家》《散文诗》《星星散文诗》等报刊,愿以文字记录生活的真相,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在来安,一秒、一日与一生




以时间的刻度来看,日常生活中的一秒钟实在太短。短到常常被人忽略不计,短到一切的事物还未来得及展开便已结束,短到意识、思索、回味等思维,根本无暇跟上一秒钟的脚步,它便像高铁窗外的一树花,恍然消失。当然,在重要场景与重大事件中,一秒钟的作用另当别论。
在来安,在凛冽的冬日气息里,一秒钟变得纯粹而清晰。这种清晰既不可思议,又合乎情理。这清晰的一秒在来安的池杉湖上发生,然后成为记忆。我在舟上,黄褐色的木舟。船身轻飏,徐徐行驶于湖面。湖面是澄澈的水,仿佛一眼可以看透时间年轮的水,还有仿佛向水无限深处扎根的树群。那是五万株池杉的树影,坐立于舟头的我,遇见了其中的百株千株的身影。
湖水仿佛被施以奇怪的丹青色,有水质的清透,又有深不见底的深邃,有池杉的土红,又有树身的青绿,仿佛一个斑斓的水底世界,在跃跃欲试地浮出水面。粗壮虬劲的树身直直地垂下去,成塔状的树冠一层层地倒立下去,在比谁的持久力更强更久。
青绿遍布了每一株池杉的树身,以一袭绿萝裙般的柔软给人季节之外的活力,竟毫无冬日的苦寒。细看之后,才知那是青苔的家族在每一棵树干上的繁衍。   
这么看着,风来了,不,它一直都在。从水面上掠过,风像鸟一般振开一双透明的大翅,又忽忽地钻进我的衣帽,又忽地窜向一丛岸边的芦苇,揉乱它们的白发。那水面上,便有波纹泛起,一圈一圈。
冷,在这仿若浩渺的湖面上,肌肤的疼痛让意识格外清晰。然后那眩晕般的一秒又一秒像电影胶片一般连接开启。脚边是水流咕咕有声,沿着船身流动,眼前是幻梦般的水上森林以我来不及适应的速度扑来。一秒,一株孤独的树,连同它深深的倒影。一秒,一群相拥而生的树,与它们相连的倒影。一秒,船身缓缓平移,穿越水中森林,仿佛与那些水中的精灵指尖相触,又快速分离。水下琉璃一般的质感,水上萧寒的疏阔,在考验着我的眼力与心力。
眼力,在此刻败下阵来,面对变幻而又重复的水景,它贪婪地想记住每一个心动的瞬间;心力在此刻叹息着,世间竟有如此奇景,我之前竟不知不觉不闻不见。
一秒钟,有多少无法计算的撞击,一秒钟,有多少无法言语的欢悦庆幸,一秒钟,又催生多少贪婪,舟行冬日的池杉湖上,竟生生成一个梦境。
某年冬日,我曾路过一个自然生态公园,那是一片正在塌陷的地域。被挖空煤而沉陷的地表下,水已经疯狂地涌了上来,淹没了曾经的村庄,还有一切的足迹。黄昏冷冷的光打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之中,白杨树,那些已经高过三层楼或是四层楼的落净叶子的白杨,足有几千棵,陷在水中无路可逃。或被水淹到腰处,或是已没过肩头,等待着他们必然的命运和永久的黑暗。有一艘破旧的船泊着,随着水浪一次又一次撞击水岸。
纪伯伦说:“树木是大地写给天空的诗。我们将树木伐下来做纸,记录下我们的空虚。”有时,我们不用它们做纸,而用燃烧的煤火让它们回归生命到来之前的黑暗。我为那些树的命运在那个仓惶的冬日痛哭了一场,为有些人走得太快而不可回头的路。
而湖水中的池杉让我明白树与水的另一种命运。水,是它们的世界,是它们的天堂,是它们生命的意义。“一个人有两个我,一个在黑暗中醒着,一个在光明中睡着”,一棵树有两个命,一个在水面向上生长,一个在水中向下舞蹈,它们肩负各自的使命。
午后,这有着五万棵红杉的湖,是来安一日的眼睛。冬水浩渺,眼波流转,情丝涌动。这穿梭于水中森林的木舟,这于湖面上栖息、飞翔的众鸬鹚、赤麻鸭等,波动在一秒又一秒之间,成为跳跃的音符。而那灼灼盛开的印度红莲是背景的欢快音,大片的枯荷、风中的芦苇、岸边的野草消尽了烟火气息一般的枯寂,像一幅写意的水墨画,有着刚刚完工的湿气淋淋。
front2_0_Fu5ns8tnT4008Anepn6SbAmR3JNo.1609846400.jpg
漫长而又短暂的一天中,每一个中午与黄昏都在隔湖相望。穿行低矮的山梁,昏暗的天色预示着黄昏随时都可能降临。车轮之上,隐隐的急切中,我带着对池杉的记忆去寻访另一棵树。
那是一棵伫立在上庵岭半山腰的银杏树。一秒,一眼,似已万年。孤独、沉默,在浑然罩下来的昏暗中收拢着苍老的身体。沿着台阶上去,一层层皆踩着飘落的黄叶,一枚枚小叶扇互相叠加、依偎。
穿越过1750年风雨的银杏树,以它的高龄,以它正在生长的生命,成为来安这片大地上弥足珍贵的历史活物。它存在的意义,不是因为那些或真或假的传说,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曾在上面拴过马,女将穆桂英曾在树下练过兵,信与不信,有或没有,无关紧要。它的存在,让我们无从看见也无法参与的时间有了鲜活的呈现,有了实实在在的证据。面对它24米高的树身,面对它两人才能合拢的树干,除了叹息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卑微,除了感叹一棵银杏树的长生,我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眼前那些在半山腰涌动奔跑归家的羊群之外,它还目送过无法计数的羊群嬉戏、吃草、暮归;那曾借它的绿荫消夏的唐宋行人,那食白果、饮银杏茶保身健体的村人,那些与它并肩吹风的兄弟姐妹,那一代代涌出又相继消失的后辈……
它是幸运的,躲过无数雷电的击打,躲过了那些跃跃欲试的斧锯,躲过一代代觊觎的眼睛。来安是幸运的,它拥有一段可以说得清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这一棵树,是来安的一棵精神之树,是1750年前的古人写给来安后人的一首诗、一封信,我们在1750年后启封阅读。能读得懂吗?我们敬畏的是否仅仅是它的高龄?那密密麻麻悬挂于枝条上的红布条,除了一方习俗之外,是否还有更深的寓意?
踏着已无法分辨的台阶下山,不由想起了庄子的话:“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银杏树非无用之树,但这棵树为何躲过了雷电、野火,躲过了大炼钢铁,留存于今?是因为身处半山腰,运输不便,还是因为它置身山区,交通不便,抑或是它与槐树、枣树、桑树等相比,不是上好的家俱木材?我想银杏树以“长寿树”著名,生命力极其顽强,这当是它已1750岁,仍枝繁叶茂的重要原因。
暮色里再回眸,一秒之间它似已与夜色相融为一,只有影影绰绰的枝条伸向黑暗的高空。当杂沓的脚步消失,当涌动的人影散尽,当最后的羊群晚归,这座山便又回归了安静,这棵银杏树,它将褪掉世俗的实用功能,只做一棵自由的树,进行树的呼吸与对话。
秒针滴嗒走过,似水滴入海,似叶落尘土。
记忆是玄而奇妙的事物,它的魔力在于无法人为掌控,一秒的印象会成为一生的记忆。我知道,这一生,某一个时间的拐角,我会突然忆起这一日的某一秒、某一幅画面、某一个背影。在某个清晨醒来的瞬间,那一棵孤独的树会突然从梦的边缘涌现,让我感叹记忆力的顽固。
front2_0_Fkse-RFhUXSj6DrycCGlOZoanxf1.1609846400.jpg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7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1-1-5 21: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1-6 06:48:39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73 天

连续签到: 16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1-1-6 09: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6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1-1-6 10: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44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1-1-6 11:21:31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1-1-7 22:45:02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