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和睦湖
魏来安(秋枫)
一转眼已是四十个春秋,家乡的变化早已日新月异。肥东的店埠镇是我的故乡,店埠,见诸史料已近900年。据说,东周列国时,有唐、杨两姓数十户人家,当时名叫唐杨村。其中有开店经营者,故称“店铺”,随着人口增多,商业发展,逐渐形成商埠,后又改“铺”为“埠”,演变成“店埠”而沿袭至今。
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我的家乡店埠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已走进新时代,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也吹醒了我的家乡——店埠镇。求实创新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祖国一派生机盎然。在各级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民生工程,脱贫致富奔小康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得到了实施和落实,极大的改善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神州大地莺歌燕舞,旧貌变新颜;盛世中华,让世人瞩目。
家乡的和睦湖就是时代发展的象征。我晨起倚窗遥望东方,冉冉升起的红日,在习习微风中聆听莺歌燕舞。满目景致,真叫你心旷神怡。
美丽的湖面景色,我想起了宋代诗人徐元杰的诗句:“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古人诗句里的“湖”,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里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古人之所以偏爱“湖”这个意象,其原因大概是古代道路交通不发达,水路交通由于其低成本的天然优势成为人们远途出行的首要选择,而对于古代文人权贵而言,显然不会简单满足于出行的便利,则“画舫”这类奢侈消费品应运而生。“湖”成为了古代文人权贵们游玩的好去处,而文学艺术创作往往又来自现实生活。故此,湖自然而然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意象。
和睦湖是家乡的湖,它的原貌就是一条古河道和荒芜的废地。千年来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栖,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自然生活,他们繁衍生息了千年的历史,过着没有纷扰,没有渲嚣,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农耕生活。
前些年,由于家乡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和大力发展民生工程,本是穷乡僻壤的乡村,由于县城的发展,交通道路的扩建,那些旧河道和沼泽废地已失去现代农业发展功能。政府因地制宜,通过人工改造,建成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的现代景区。展现在世人眼前的和睦湖公园,就是肥东县东部一张闪亮的名片。家乡的和睦湖也美名为“天鹅湖”。
今年的清明,我携带家人回故乡祭祖,由于时间稍余,我便约了几位老同学去游览家乡的和睦湖。一路喜悦的心情不容言表。仿佛整个人变得轻盈,掩盖不住的喜乐笑容满面。眼前的现实发展,我已经不再想以前那样的穷乡僻壤,但又因为这声色光影的画面,让我产生无限的联想。唐·白居易的名言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春光浮现在我的眼前。
今天阳光明媚,照在身上非常的温暖,亦如我此时的心情一样,充满着兴奋,快乐、喜悦。我真想大声吼出心里那种激动和兴奋的情绪。宽广的湖面,一波一波的波浪像大海的浪潮一样,真是“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这是唐代王维的诗。多想此时和身边的朋友举杯同庆,共同分享这份来自不易的喜悦。
和睦湖的美景近在咫尺。尚未驻足,映入眼帘的是湖天一色,交相辉映,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景色怡人,一道道风景衬出一幅幅秀丽的画卷。在和睦湖上连东贯西的九孔桥,横垮水面,将碧波荡漾的湖面一分为二。北大南小,北为“和美”,南为“修睦”,桥孔为九,寓意就是和和美美,长长久久。
季节是自然规律,眼下和睦湖进入了踏春季节。繁花簌簌,绿荫冉冉。幽林中,群鸟聚在一起,高谈阔论,喋喋不休。它们正在酝酿着在新的家园如何繁衍它们后代。树叶上,那滚动的露珠,折射出数不清的光芒。一阵风吹,那刺槐花上的,滴落到蔷薇花上,蔷薇花上的,又滴落到绣球花上,真是遥相呼应。还有一些,蒸发在空中,让空气清馨湿润。
和睦湖门前的泰山石,显得沉稳凝重,像一位忠于职守的门神。湖南侧的摩天大轮在缓缓滚动,想来这是儿童乐园,当下的孩子们,他们是幸福的,他们赶上了好时代。眼前的景,让我追忆起我的童年,那时我们一群孩子最好的去处就是去生产队的公稻场,在那里玩耍游戏,最开心的游戏就是老鹰捉小鸡,最有智慧的游戏就是丢手帕,十里地外就是我们最远的天地。但我又觉得,那是我童年最美好的,最单纯的、朴素的、一尘不染的天地。
和睦湖畔,林木峥嵘,茂盛的枝叶力争向蓝天攀升。白云像羊群一样在蓝天奔跑,倒映在湖水里飘扬。此刻的和睦湖仿佛正举着玉樽与蓝天白云碰杯,向蓝天白云致谢。湖面的各种水鸟和白鹭浮水跳跃。虽然它们有的只是短暂的栖息,但这里已是它们美好的栖息地。数以万计的黄红蜻蜓在湖面上飞行,给和睦湖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所谓蜻蜓点水,其实是在产卵,它们把水域当作孕育后代的产床。在动物世界,它们繁衍后代的方式真是妙不可言。柳荫临阳,小荷尖尖,温情的湖水像慈母一样养育着它们。在环湖幽静的小道上,男欢女笑,妇翁相扶,满面幸福荡漾在湖面上。
短暂的游行,只是走马观花,和睦湖的整体风景还远远不止这些。由于时间受限,和睦湖公园的另几个主题园都没有来得及光顾,还有待于涉足……
和睦湖,水天一色,林秀水绿,无处不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部交响曲,要去慢读细品。品这,大美肥东,品这,绵绣的和睦湖,品它的风采和故事。和睦湖我家乡的湖,你的灵动,你的秀美都将深深的镌刻在我的心中,待闲暇时再来拜访你。
在搁笔之前我想用宋代诗人徐俯的诗来对它的期待:“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再见,我的和睦湖!
联系地址:来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魏来安,手机:13955002128
作者:魏来安,字旭,笔名,秋枫,定远县人。滁州市散文家协会副主席,《青年文学家》理事会滁州分会主席。安徽省作家协会、诗词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安徽作家研修班结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南边文艺》签约作家,
西散南国文学社文学顾问、南国文学社散文平台副主编,《黄河文艺》副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