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女家庭父母如何做到一碗水端平? 一个二胎妈妈,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前几天她买的孕妇枕到了,拆快递的时候,大宝看到里面有一个小枕头,就问她是什么,这个二宝妈妈一看是卖家赠送的婴儿定型枕,就对他说,那是二宝的枕头。没想到他听完就又哭又闹,问妈妈为什么不给他买新枕头?怎么跟他解释那是赠品,不是买的都不行。 这个妈妈的大宝今年6岁了,一直以来还是比较懂事的,在要二宝之前也问过他的想法,他也说想要弟弟妹妹,可是他这次的反应真的一下给她整懵了。这只是个赠品就能让他哭成这样,以后二宝要添置的东西还多着呢,他要是什么都跟着要可怎么办呀? 我们都知道,随着生育政策放开,多子女家庭中同胞竞争的现象也成为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那么多子女家庭父母如何做到一碗水端平呢?建议三步走。 一、安抚情绪 这一点不管是不是多子女家庭,不管多大的孩子都适用,因为当人处在情绪上来的状态下,讲什么道理都是听不进去的。所以第一步让我们把哭闹中的孩子揽进怀中,轻抚后背。孩子可能还会哭一会,没关系,保持这个姿势和孩子待一会,帮助情绪降温。 当孩子情绪逐渐稳定之后,就可以尝试和孩子对话。很多家长在哄孩子的时候,会习惯性的说,“你是哥哥/姐姐,你应该怎样怎样”,这样的回应否定了孩子的情感需要,通常会导致孩子哭得很厉害。因此,在安抚的时候首先要认同孩子的情感需要,比如“你看到这个小枕头是二宝的,以为爸爸妈妈现在只给二宝买东西,不给你买,你觉得爸爸妈妈对你的爱变少了,所以你很伤心,是吗?” 二、讲道理 当孩子的情感需要被理解,情绪就能得到极大的缓解,这个时候就可以讲道理了。大宝已经6岁了,这是一个即将步入学龄期的小社会人了,再加上幼儿园的几年生活训练,有足够的理解能力可以讲道理了。讲道理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尊重差异。即使父母能做到完全照顾到两个孩子的需要,刚出生的宝宝和6岁孩子需要的东西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并非什么东西都各来一份才叫一碗水端平。因此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做的是引导孩子去回忆,他/她从小到大,因为年龄不一样,换过哪些枕头,而这些是二宝还没有的。这样的引导是为了让孩子领悟到,不是不给他/她买,而是他/她都有过。 另外,我们也可以用孩子喜欢某种食物举例,“你最喜欢吃的xxx,二宝也想吃怎么办?”如果什么都要和二宝用一样的,那么二宝出生后要用尿不湿,哥哥姐姐是不是也要穿尿不湿呢?这样说可以让孩子领悟到,父母给自己和小宝宝买的东西不一样,是因为需求不一样,而不是偏心。 三、了解需求 大多数时候,经过上述2步,孩子的情绪基本上就已经得到安抚了。如果孩子这个时候还在继续表达的话,家长可以耐心听一听,听听孩子对这个“枕头”有什么想法,或许我们会发现,孩子并不是喜欢那个枕头,可能只是喜欢枕头上的花纹,或者这个枕头让他/她联想到别的什么。如果是在合适的范围内,能够满足孩子需求的,满足一下也无妨。如果超出了家长的预期,也可以请孩子多讲一讲,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描述自己喜欢的某样东西,可以被父母专注的聆听,这样的情感体验可以在孩子成长路上起到蓄电池的作用,是花钱也买不到的心理财富。
育儿是父母和孩子彼此成长的过程,在育儿的过程中总是难免有束手无策的时刻,我们在养育孩子的同时也在不断拓展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