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周元桂 于 2022-9-2 09:24 编辑
科学家的文学素养
周 元 桂
偶从报上看到,中国籍世界一流数学家邱成桐,有着深厚的文学素养,他能背诵《红楼梦》中的“葬花吟”词,让人惊羡不已。其实我国许多科学家,如华罗庚、钱学森、严济慈、苏步青等,都具备科尖文厚的渊博学识。华罗庚是典型一例,他诗文兼美,思维敏捷,且儒雅幽默。譬如,1953年应苏联之邀,中国科学家代表团前往苏联访问,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为团长,成员有华罗庚(杰出数学家)、熊庆来(杰出化学家)、趙九章(著名物理学家)等大科学家近10人。途中,华罗庚诗兴大发,欲以玩对联生趣,于是他以“三强韩趙魏”为上联,要大家对岀下联。一会,大同小异的下联地相继而出。华老微笑道:我上联中的“三强”是在坐的一个人名(钱三強〉,下联也应如此方可。一时间无人契对,最后还是华老自己讲出下联:“九章勾股弦。”(九章,指同去的趙九章。)上联是“魏“(仄声)收尾,下联”弦”(平声)收尾,且上下联的数字”三“(平)与“九”(仄)恰对。典故是,韩趙魏属于战国七强(秦、楚、齐、燕、韩、赵、魏)中的三強;勾股弦,指古巜九章算术》中的勾股弦定律。各出有典,天衣无缝。老科学家们都连呼妙妙妙! 再如钱学森以诗诲人的事例: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汪成为,从1985年始,就在钱学森领研下搞软件研研,汪每忆之就无比感慨地说:“钱老对我的关怀和教诲,大多是潜移黙化的“。他举例说,一次钱老对我说:“我认为你应该写一篇文章谈谈软件是什么,讲讲它对将来的影响。”之后,汪欣然遵命,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论文。次日,汪成为迫不及待地来到钱学森办公室,征求钱的看法。钱老看后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笑眯眯地说:“我送你一首诗怎么样?”随即口述诗曰:”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听诗后,汪成为红着脸说:”钱老,您把稿子还给我吧!”他听懂了,钱学森想用这首诗告诉自己,要改掉急于求成、不修边幅的毛病。 笄,古代女子绾在头上的簪子。古时女孩年满15岁,谓之及笄,即已达成熟之龄了。钱诗中的“初笄女”,指刚成年的少女,意指文章不成熟,要千虑百改才完善(成”阿婆”)。 钱学森含蓄地指出汪成为的论文写得粗浅,质量不佳。据此,我们可以想象而知,其“粗浅“不外乎这三个方面:1,推理逻辑不缜密;2,论据单薄;3,思路贫、视野窄,以偏概全,4,文字表达不精练,写得”阿婆还似初笄女”。学海深处,文理相通且相得益彰矣。料想,汪成为聆教时,一定如同“于无声处听惊雷”一样。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巜题西林壁》一诗云: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诗蕴含哲理,形象而辩证。搞科研的人最忌站得不高,视角单一,以偏概全,于至“不识庐山真面目”。从而,难出高精尖科研成果。其实,不仅搞科研如此,即便我们在日常事务中,明乎苏诗的哲辩道理,同样会事事受益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