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心理健康] 【阳光心语】——人为什么不能太“爱自己”?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分享到:
发表于 2023-8-19 17: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为什么不能太“爱自己”?
一位母亲说,她讨厌父母每次强迫她参加家庭聚会,她只想和自己的朋友待在一起,或者坐在房间里看书。这位母亲保证自己不会变成那样的父母,她以鼓励自己女儿独立自主的名义,表示如果女儿想做自己的事就任由她去做。
她的想法和心情可以理解,但同时我们也担心这样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当我们越来越强调关注和满足自我的需求时,是否也在逐渐丧失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
    1.太强调自我独立,可能会失去和他人的联系
不知什么时候,“自我照顾”“爱自己”“边界感”这些词成为心理学的主流。如今很多地区和文化越来越强调“高度的个人主义”,人们被教导要独立,不要依赖别人,人们凭借自己的喜好和自身利益行事。但过分地强调“独立”“自我照顾”会让一些人在个人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当然,促进独立自主性对个人的成长发展当然至关重要,然而当我们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追求自身利益上时,我们可能会忽视群体和人际间真诚交往的重要性。
因为太多的「“自我照顾”会妨碍我们发展共情、支持和与他人发生连结的能力。人际关系是一个健康社会所必需的基石,需要人们为之去努力和妥协。无数的研究表明,是否拥有强有力的社交联系是影响健康和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相比之下,有大量的研究都将孤独和抑郁、焦虑联系起来。所以,为什么要过分强调脱离人群而自我照顾呢?
网上经常会有一篇又一篇鼓励人们拥抱单身的帖子,但其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让人担忧。无数事实表面,爱和亲密关系我们可能拥有的最有意义的关系之一。越来越多的博主和自媒体教我们识别他人的“有毒”品质,鼓励我们把不健康的人从生活中剔除出去。我们担心这会让人变得越来越挑剔,最终导致“疏离”和“孤独”的发生。
2.不要失去建立关系的能力
在追求“自我照顾”的过程中,很容易陷入一种“将个人的满足置于其它一切之上”的观念模式,而培养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是我们能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之一,真正的满足感通常来自于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与他人的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妥协”,偶尔在人际关系中做出“妥协”不意味着你是在讨好、依赖对方,所以下次面临是选择独处还是出去社交时,你可以考虑自己的决定会对情感健康和人际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自我关怀与自我照顾当然重要,但如果它们最终导致了我们的逃避和孤立,就并不可取。真正的自我关爱是在我们的个人需求和发展有意义的人际关系间取得平衡。这意味着为个人成长创造空间,同时也要投入足够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健康、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
在一个日益强调个人主义的社会,我们必须挑战自己,打破分隔彼此的阻碍,拥抱相互依存的美好。对个人成长的追求,应该与努力建立人际联系齐头并进。
毕竟,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我们成为一个真正“完整”的人。
3.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尊重原则——照见你自己
克服“值得我尊重的人,我才尊重;不值得我尊重的人,我没有必要尊重他”的想法。其实,尊重不存在值不值的问题,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就像我们自己希望受到别人尊重一样。尊重别人,不但是自我成长和人格社会化的需要,也是调整自己“要么好,要么坏”的极端性格的需要。尊重他人,可以从学会倾听、学会替人着想、学会帮助他人做起。
  2)真诚守信原则——不自欺欺人
开诚布公、言而有信是交朋友的基本法则。影响人际交往成败的不是花言巧语,而是人格的力量。但是,真诚守信,不代表不能有善意的谎言,更不代表不加选择的过度坦率。
    3)开放对等原则——人际洋葱圈
开放自己,才能更有效地接近他人。人们更喜欢自我暴露较多的人,适当的自我暴露有助于加深亲密程度。自我暴露是指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应该至少需要让一个重要他人知道和了解真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暴露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做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一般朋友和其他人做中等程度的暴露。人们喜欢那些与自己有相同自我暴露水平的人,如果某人的自我暴露比我们暴露自己时更为亲密详细,我们会害怕过早地进入亲密领域,从而产生焦虑。获得对方认同时,我们的自我暴露就多,反之就少。

人际交往正是通过自我暴露,像剥洋葱圈一样——“陌生人→点头之交→熟人→朋友→知己”,由外及里,直至最后成为知己。在这个双向交往中,交流双方的开放程度往往是对等的,即你向别人开放多少,别人就会向你开放多少。当然,自我开放,不代表向别人坦露一切,个人应保留适当的隐私和难言之隐。
    4)互助互补原则——助人为己
既要感情又要功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需要。需求平衡、利益均等,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必要条件。人与人之间任何形式的影响都是以“互惠”与“互通有无”为基础的。
    5)共同语言原则——味同则缘投
与人相处,尤其是与不相识、刚相识的人相处,要努力寻找双方的共同点、相似点。找到一个架起情感与语言都能沟通的桥梁。有格言说:“爱读同样书籍的人,结交最快,友谊也最巩固。”是因为有较多的共同语言和较多的相似点。
    6)灵活宽恕原则——放过你自己
与人发生了某种矛盾,为了调整关系,对于对方的语言、方式等,在情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能做出某些让步与调整。对交往的期望值不要太高,不要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你的知心朋友。懂得别人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因而不能强求。
与朋友相处应存大同,求小异,只要不违背原则,不损害国格人格,恰当的宽容与适时的“糊涂”也是需要的。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55 天

连续签到: 14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3-8-19 21:28:55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