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哭之笑之话朱耷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45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3-24 22: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珍藏版。。虽然我不是很会欣赏这幅画!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86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3-25 10: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昨天提到他了,楼主就发他的画了,确实很厉害,我不是很喜欢国画,但是唯独他的我比较欣赏。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分享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21: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画家简介
  朱耷八大山人,本名朱由桵,(约16261705年)。明末清初人,为明江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江西南昌人,著名画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又用过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号。后来为了传宗接代,改为当道士。通常称他为朱耷,但这个名字用的时间很短。晚年取八大山人号并一直用到去世。其于画作上署名时,常把八大山人竖着连写。前二字又似字,又似字,而后二字则类似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这样的形象,正是朱耷自我心态的写照。画山水,多取荒寒萧疏之景,剩山残水,仰塞之情溢于纸素,可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可见朱耷寄情于画,以书画表达对旧王朝的眷恋。朱耷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朱耷擅花鸟、山水,其花鸟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其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
  其画笔墨简朴豪放、苍劲率意、淋漓酣畅,构图疏简、奇险,风格雄奇朴茂。他的山水画初师董其昌,后又上窥黄公望倪瓒,多作水墨山水,笔墨质朴雄健,意境荒凉寂寥。亦长于书法,擅行、草书,宗法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董其昌等,以秃笔作书,风格流畅秀健。
曾用字号
  朱耷一生字、号、别号极多,主要有:法名传棨,号雪个、个山、屋驴、人屋,尤以八大山人最为知名。据载,他还曾弃僧入道,改名朱道朗,字良月。
  在书画上亦有许多画押,如三月十九日相如吃拾得何园等,含义较深。另外他署款时常将八大山人连缀写成“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愤懑。作为明宗室后裔,朱耷身遭国亡家破之痛,一生不与清王朝合作。他性情孤傲倔强,行为狂怪,以诗书画发泄其悲愤抑郁之情。一生清苦,命运多舛,这形成了天才艺术家必须的人生苦难,更造就了他的艺术价值。
其人生平
  朱耷的父祖都善书画,因此他从小就受到艺术陶冶。八岁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少时能悬腕写米家小楷。弱冠为诸生。
  明亡以后,他抱着对清王朝不满的态度,在奉新县耕香庵落发为僧,时年二十三岁。后隐居进贤县介冈及永丰县睦冈等地。
  顺治末年,当他三十六岁时归南昌,回到青云谱(青云圃)道院,花了六、七年时间,才使这坐道院初具规模,并在这里过着一衲无余吾侣徙耕田凿井的劳动生活。他想把这里造成一块世外桃源,以求达到他向来欲觅一个自在场头的愿望。
  但这个自在场头毕竟是建立在清王朝统治之下,门外不必来车马是不可能的。因为常有清朝权贵来此骚扰,他常浪迹他方。
  康熙十七年他五十三岁时,临川县令胡亦堂闻其名,便延请他随其僧长饶宇朴等到临川官舍作客年余。这使他十分苦恼郁愤,遂佯为疯癫,撕裂僧服,独自走回南昌。一年多后,他又回到青云谱,并在这里度过花甲华诞。当他六十二岁时,不再做住持,便把道院交给他的道徒涂若愚主持。
  后又隐避在南昌附近的北兰寺、开元观等处。并常卖画度日。后来自筑陋室,名寤歌草堂。叶丹居章江有《过八大山人》一诗云:一室寤歌处,萧萧满席尘蓬蒿藏户暗,诗画入禅真。遗世逃名老,残山剩水身。青门旧业在,零落种瓜人。
哭之笑之--八大山人
  眼高百代古无比,书法画法前人前是清四僧之一石涛大师对八大山人艺术的赞誉,评价之高,世所罕见。如果站在今天的角度,仍然用石涛的两句话来概括,同样是那样的贴切精当、恰到好处。2000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古字画专场上,有一件八大山人的《孤禽图》十分抢眼,该件拍品尺寸7841CM,估价6080万元,当拍卖师从40万元起叫后,各路买家竞投十分踊跃,其价位迅速从50万元飙升至170万元,随后现场只剩下两位买家,双方都志在必得,结果大连万达集团在400万元的价位上力挫群雄,如果加上佣金,合计达440万元,高出估价5倍多,为八大山人作品的第二高价(此前最高价为《花鸟册》60万美元,1991年纽约佳士得创造),令所有在场的观众惊喜不已。许多观者认为,这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尽管整幅作品中只画了一只鸟,但它包含了丰富内涵,充分体现了八大山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应是物超所值。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杰出的书画家、诗人,与原济(石涛)、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高僧,为四僧之冠。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生于明朝天启六年,卒于清朝康熙四十四年,享年八十岁。他姓朱,名耷,字法崛,号刀庵、个山、雪个、驴屋、灌园老人、八大山人等,一生所有名号多达55个,以八大山人的名声最著。八大山人天赋很高,自幼受祖辈的艺术教养,八岁能写诗,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少时能悬腕写米家小楷。十九岁时,清兵入关,他遭受到国亡家破之痛,忧伤悲愤无处发泄,由口吃而佯作哑子﹔后又隐姓埋名,削发为僧,过了十三年的僧侣生活,还俗后不久,在江西南昌修建青云谱道院,韬光养晦,取名朱道明,字良月,号破云者,这些名号都寓有怀念明王朝的含义。据谢稚柳先生考订,60岁以前多作驴屋60岁以后多作八大山人。由于八大山人处于国破家亡的年代,作为明皇室后裔,悲伤之情自然溢于言表。同时,造就了他沉郁、孤独、怪癫的个性,加上当时政治上高压,八大山人只能潜心于艺事,并在艺事上尽情发泄对清统治者的不满。他一生主要从事书画创作,是一位极富个性、创造性的书画家,擅长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绘画精于花鸟、山水,尤以花鸟著称于世。他的花鸟继承了明代陈淳、徐渭写意的技法,但画风比陈淳更冷峻清逸﹔比起徐渭更狂放怪诞,寓意也更深刻,并达到了笔简形具形神兼备的境界。他的山水取法黄公望,但受董其昌的影响更大,山水多取材荒山剩水,渺无人烟﹔树木歪斜,枯枝败叶,意境荒寂。八大山人的书法也是独树一帜,成就极高,只不过画名掩盖了书名,黄宾虹曾认为八大山人书法第一,画第二。他的书法早年学欧阳洵的楷书,行书师黄庭坚、米芾、董其昌,后又临钟繇、王羲之的法书,晚年善用秃笔,线条粗细均匀,布置大小参差,流畅圆润,刚劲内涵,处处表现出傲岸不驯的笔致情态。从其艺术特色看,总体可以概括为简、奇、意三个字。简:即绘画以简取胜。八大绘画主张一个字,往往以极其精简的笔墨表现复杂的事物。在他笔下,无论是小鸟、小鱼、小鸡,还是一花、一木、一石,寥寥数笔,似乎已到了不能再少一笔的境地,但能画出对象质感的立体感,非常的生动,这在花鸟画上尤为突出。当然,他的简笔花鸟画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画家通过对大自然的精细观察,把真实形象进行高度的概括,加以其艺术夸张而创造出来,做到笔不工而心恭,笔不周而意周。这一点,也是所有古代画家难以企及的。奇:即构图奇特,八大的构图多截枝式,形象往往怪异,基本不顾法度,信笔狂涂,这已形成了八大艺术的一大特色。拿其花鸟来说,八大擅画松、荷、石、鱼、鸟,他画的荷,与以往画家有著明显不同,他笔下的荷,不重花而重时,写其临风摇曳、舒转自如的风姿﹔他画的松,高古奇崛,丑中见美﹔他画的鱼、鸟形象夸张,常把鱼鸟的眼睛画成方的,眸子点在眼眶边,白眼朝天,冷光逼人。他有一幅画,画中只有一二条游鱼,别无其它,留下来的空间似乎也成了一片汪洋大海,烟泼无尽,并留给观者想象余地﹔他的山水构图也是别具一格,常绘残山剩水的景致,却能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意:即寓意深刻。八大依仗一支笔,从立意、构图和题诗、落款都充分表达对国破家亡的难言陷痛和悲愤凄凉的心境,同时宣泄著他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他曾作《牡丹孔雀图》题有一诗:孔雀名花雨作屏,竹梢强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论三耳,恰逢春坐二更。画面为二只丑陋孔雀,尾拖翎毛三条,站于不稳的石土,以讽刺清王朝。另外他的落款也是独具风格,含意深刻,题时将紧联起来,写成哭之笑之的形象,寓有哭笑不得之意,表达他愤世嫉俗,但又无可奈何的心情。郑板桥曾题过这样的诗句: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水多。笔者认为,八大的艺术格调是前无古人的,如果我们将绘画分为三个层次,即第一层次,崇﹔第二层次求﹔第三层次追,那么,八大无疑是属于最高层次,尤难可贵的是,八大的绘画以不能再少的笔墨、不同凡响的构图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这恐怕是绘画的最高境界,也是八大的作品成为经久不衰的热门收藏品的重要原因。他的书画对后人影响极大,郑板桥、赵之廉、吴昌硕、张大千、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弘一等均受其熏陶。由于八大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后人造假较多,其中以张大千造假最具水平,许多作品几可乱真,并骗过了不少鉴定家,有的作品至今还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珍藏。新中国成立后,各大博物馆也十分注意收购八大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一般藏家不会轻易抛出,故市场上已很少见到他的作品,偶有亮相,只要作品可靠,藏家往往不惜巨资收购。1989年纽约佳士得曾推出他的《行书白居易诗》以99万美元成交,这一价格在当时并不低。1990年纽约佳士得又推出了他的《猫石图》(水墨纸本)以18万美元被一买家竞得。1991年他的《荷花》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被拍至34万美元,同年,他的精品《花鸟册》被纽约佳士得拍至605万美元,创造了八大作品的市场最高价。1992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兴起后,他的作品偶尔也在拍卖场上亮相,如1995年他的《双鹰松寿图》和《梅石图》在朵云轩拍卖会上分别以22万元和176万元成交﹔1998年他的《书画合锦册》在朵云轩拍卖会上被拍至352万元,2000年他的《行书乐苑》在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6947万港元成交。鉴于八大山人的艺术在中国画坛上是一个高峰,他的作品市场价位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未来只要市场上出现八大山人的精品,势必会受到海内外名大博物馆和大典藏家青睐。同时八大山人作品的市场纪录还会不断被刷新,让我们拭目以待。
特点 特色
  款 识 特 点 
  八大山人的字、号、别名特别多,他原名统,又名朱耷,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个山驴、人屋、良月、道朗等。后做道士,居表云谱。入清后隐其姓名,削发为僧时取法名传綮,字刃庵,用到康熙庚甲(1680年)55岁。号雪个始于41岁,用到55岁。号个山始见于46岁,直到59岁,他还有驴、驴屋、人屋等号,驴款最早见于56岁,最晚是58岁。人屋、驴屋同时使用,60岁以前使用的字,号尚有法堀、掣颠、纯汉、綮雪衲、卧屋子、弘选等。朱耷为僧名,字的俗写,至于八大山人号,乃是他弃僧还俗后所取,始自59岁,直至80岁去世,以前的字均弃而不用。所书八大山人含意深刻,八大山人紧联起来,即类哭之、笑之作为他那隐痛的寄意,他有诗无聊笑哭漫流传之句,以表达故国沦亡,哭笑不得的心情。
  艺 术 特 色  
  八大山人善画山水和花鸟。他的画,笔情恣纵,不构成法,苍劲圆秀,逸气横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他的一花一鸟不是盘算多少、大小,而是着眼于布置上的地位与气势。及是否用得适时,用得出奇,用得巧妙。这就是他的三者取胜法,如在绘画布局上发现有不足之处,有时用款书云补其意。八大山人能诗,书法精妙,所以他的画即使画得不多,有了他的题诗,意境就充足了,他的画,使人感到小而不少,这就是艺术上的巧妙。 
  他的山水画多为水墨,宗法董其昌,兼取黄公望,倪瓒、他用董其昌的笔法来画山水,却绝无秀逸平和,明洁幽雅的格调,而是枯索冷寂,满目凄凉,于荒寂境界中透出雄健简朴之气,反映了他孤愤的心境和坚毅的个性。他的用墨不同于董其昌,董其昌淡毫而得滋润明洁,八大山人干擦而能滋润明洁。所以在画上同是奔放,八大山人与别人放得不一样,同是滋润,八大山人与别人润得不一样。一个画家,在艺术上的表现,能够既不同于前人,又于时人所不及。他的花鸟画成就特别突出,也最有个性。其画大多缘物抒情,用象征手法表达寓意,将物象人格化,寄托自己的感情。如画鱼、鸟,曾作白眼向人之状,抒发愤世嫉俗之情。其花鸟画风,可分为三个时期,50岁以前为僧时属早期,署款传綮个山人屋,多绘蔬果、花卉、松梅一类题材,以卷册为多。画面比较精细工致,劲挺有力。50岁至65岁为中期,画风逐渐变化,喜绘鱼、鸟、草虫、动物,形象有所夸张,用笔挺劲刻削,动物和鸟的嘴、眼多呈方形,面作卵形,上大下小,岌岌可危,禽鸟多栖一足,悬一足。65岁以后为晚期、艺术日趋成熟。笔势变为朴茂雄伟,造型极为夸张,鱼、鸟之眼一圈一点,眼珠顶着眼圈,一幅白眼向天的神情。他画的鸟有些显得很倔强,即使落墨不多,却表现出鸟儿振羽,使人有不可一触,触之即飞的感觉。有些禽鸟拳足缩颈,一副既受欺又不屈的情态,在构图、笔墨上也更加简略。这些形象塑造,无疑是画家自的写照,即愤慨悲歌,忧愤于世,一一寄情于笔墨。他在题黄公望山水诗中写道:郭家皴法云头小,董老麻皮树上多。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与宋山河。表现出他的民族意识。 
  八大山人的画在当时影响并不大,传其法者仅牛石慧和万个等人,但对后世绘画影响是深远的,他的艺术成就主要一点,不落常套,自有创造。他的大写意,不同于徐渭,徐渭奔放而能放,八大山人严整而能放。清代中期的杨州八怪,晚期的海派以及现代的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巨匠,莫不受其熏陶。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