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宁夏之旅必备的知识和礼仪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1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11-23 01: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该学习学习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77 天

连续签到: 23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9-11-23 05: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一下。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5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11-23 07: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嘻嘻,还有这么多道道,以前真是不知道。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7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分享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2 21: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宁夏除了汉族,还有回、满、藏、蒙古、朝鲜、东乡等33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占了宁夏总人口的35%。另外32个少数民族人数非常少。宁夏的众多少数回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因此,在开始宁夏之旅前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有关回族的知识和礼仪。
回族的形成
  中国回族形成于元代。早在宋代,就有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在宁夏经商定居。元代大批中亚阿拉伯的穆斯林与蒙古人一起,迁到今宁夏屯垦戍边。元末明初回族逐渐形成,宁夏回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
  回族人居宁夏,最早可追溯到唐末。到北宋、西夏时期,东来的穆斯林多从玉门、酒泉经西夏属地至中原。至元代,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亚人被征调或迁徙,以半军事、半屯牧的形式生存。明初,大批回族人被安插到灵州(今灵武市一带)及固原各州县,加之不断迁徙来宁夏开发、屯垦的回族人,形成了许多回族聚居点。到了清乾隆年间,“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系回庄”。 宁夏回族人口剧增,至同治年间(1862-1874年),西北回民反清起义遭到残酷镇压后,义军及眷属被迁赶到偏僻地区,其中部分回民移居灵州、化平(今宁夏泾源县)、隆德、海原等县。
  回族的节日
  宁夏回族穆斯林有许多宗教性节日,其中以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三大节日最为著名。
  回族建筑
  宁夏各具特色的清真寺、道堂、拱北、民居构成了回族民俗文化景观。宁夏现有清真寺4000余座,拱北10余处,道堂近10处。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它既是伊斯兰教信徒聚众礼拜的地方,某些地方又兼有文化教育中心、社会活动中心的功用。拱北是伊斯兰教某地域杰出人物的陵园。道堂是伊斯兰教某分支宗教领导人礼拜、诵经、讲学和居住的地方。宁夏伊斯兰建筑集中反应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并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个性。
  回族饮食
  在肉食方面,回族有着非常严格讲究,只能吃由阿訇宰杀的反刍、食草动物和鸡、鸭、鹅等禽类和鱼肉,禁食猪、马、狗、驴等动物及一切动物的血。回族讲究饮茶,每有客人登门,必先端上“盖碗茶”敬来客,接着是瓜果、馓子、油饼招待。边饮茶边聊天,悠哉游哉。如果有吃的东西要送给回族朋友,一定要注意食品包装上是否为当地“伊斯兰协会监制”字样和“清真”标志。否则,回族朋友是不会食用的。
宁夏清真风味小吃属中华名吃,独树一帜,如外焦里嫩的油香、回族同胞的盖碗茶,还有羊羔肉、手抓羊肉等。据当地人讲,宁夏清真美食发展至今,其清真菜肴已有2000多种,小吃近1000种。
  回族音乐
  宁夏回族音乐包括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两大类。宗教音乐是指回族穆斯林在礼拜和各种宗教活动中咏诵的《古兰经》和赞主词,是在继承伊斯兰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既有伊斯兰教音乐的特点,又有回族自己的特点。虔诚的穆斯林每天都用高亢、优美、洪亮的音调进行五次礼拜,加之主麻聚礼、三大节日会礼等重要场合的赞圣等,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经堂音乐。
  民间音乐中,花儿是回族人民喜爱的一种高腔山歌,被公认为最具代表性的回族民歌,花儿以其优美的旋律、缠绵的意绪在西北民歌中独领风骚,是祖国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宁夏花儿主要流行于六盘山区回族聚居的固原市、海原、泾源、西吉、同心县一带。
  宴席曲是宁夏回族民间音乐的重要品类,主要在婚礼喜庆时演唱,文雅健康,内容丰富,曲调多样。
  宁夏回族中还流行着许多自娱性乐器,虽然外观简陋,但奏出的乐曲都十分动听。主要有口弦、咪咪和哇呜。
  回族舞蹈与武术
  在宁夏回族舞蹈中,主要流行宴席曲、汤瓶舞和踏脚三种民间舞蹈。宴席曲是回族在婚礼宴会上表演的一种歌舞,通常由两人表演。当宴会进入高潮,宾客兴致高涨之时,便有人“漫”起花儿,载歌载舞。舞蹈动作是固定的,所唱曲目可随时更换。汤瓶舞由回族生活习俗演变而来。回族有爱清洁的传统,日常生活中的洗浴,或者“礼拜”前的洗浴,均离不开汤瓶这一特有的洗浴工具。据说汤瓶舞最早是小满拉(清真寺中的习经学生)沐浴时逐步生成的纯自娱性舞蹈。踏脚主要流行于宁夏泾源县境内的园子林,其形式很像一种展现男子阳刚之气的竞技性体育活动,武术成份浓,舞蹈要素弱,可以看作武、舞交融的结晶。
  回族武术根源悠久,中国回族穆斯林把练武尊为“ 逊尔”,意思是高尚的“圣行”。主要的武术形式有:回回十八肘、穆斯林八卦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伊斯兰汤瓶功、穆斯林拳等。
  回族的穿衣打扮与丧葬
  回族男女都喜欢戴白色的帽子。回族妇女还喜欢戴盖头、金银耳环、戒指、手镯等。回族少女所戴盖头可以为彩色,其他女性多是或黑或白的盖头。
  回族人去世后,用两丈白布裹尸,采用土葬,丧葬期间不收礼。一般情况下,不允许非穆斯林(不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探望尚未下葬的去世者,也不允许到公共坟地去送葬。
  参观清真寺时的注意事项
1、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礼拜大殿(每所清真寺都有礼拜大殿),尤其是女性。如果允许进入参观,并且当时正在礼拜,只能行进在礼拜大殿的左右两侧或后面,绝对不允许站到礼拜人群的正前方。
  2、进入阿訇的房间时,不要动桌子上的经书。回族人只有在洗干净手的情况下才能翻阅经书。如果阿訇允许,另当别论。
  3、不要向寺院中的人询问有关教派归属等问题,因为解释起来比较费事。
  就餐时的注意事项
  1、不要大声谈论你曾认识的某个户籍上民族一栏写着“回族”的人如何不信奉伊斯兰教,做了那些违规的事,或者曾经吃过猪肉等等内容。如果你那样做只会让餐桌上的回族朋友厌恶你。
  2、如果餐桌上的回族朋友不动筷子或者只喝水,请不要用自己的餐具替他夹菜,也不必力劝。因为他可能处于封斋或者认为饭菜的烹饪方法和卫生程度不符合他的要求。
  3、吃油香的时候要掰着吃,不要拿起整个油香咬着吃。这是回族吃油香时的习俗,具体的原因留给大家到宁夏去探究。
  如今的宁夏回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他正张开臂膀欢迎大家去了解。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