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题游人间天堂苏州园林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0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7-25 13: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载 (34.41 KB)
10 分钟前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夜泊枫桥》是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作。它的艺术价值,在于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画,抒发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怀。从视觉、听觉、触觉三方面描绘了秋江夜的环境和诗人的感觉。诗中的姑苏城就是我国江南名城苏州的雅名,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可见姑苏城可谓是“人间天堂”。

  中国四大园林——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其中拙政园与苏州留园均出自苏州园林,由此可见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非同寻常。

艺术价值

  如果把华夏民族看做是后花园,那么北京颐和园就是一位坐在中央凉亭里尽览院内湖光山色的达官贵人,悠哉、悠哉;承德避暑山庄则是几位风度翩翩的江南才子或站或坐于湖边凉亭中吟诗作对,快哉、快哉;苏州园林犹如一位江南佳丽,坐于桥边楼阁之上抚琴作画,美哉、美哉。楼阁之上轻纱若揭若闭、随风飘逸,里面的佳丽若隐若现、扣人心弦,只能隐隐约约感受到她肌肤雪白细嫩、身着林罗绸缎、精通琴棋书画,从那醉人销魂的琴声中透露出大家闺秀渴望和好奇园外的红尘姻缘。

  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狮子林、环秀山庄、沧浪亭等凝聚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所在。

拙政园

        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主要建筑有远香堂、雪香云蔚亭、待霜亭、留听阁、十八曼陀罗花馆、三十六鸳鸯馆等。拙政园建筑布局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

留园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处,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园内中部以山水为主,是全园的精华所在。 

网师园

    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园内主要建筑有丛桂轩、濯缨水阁、看松读画轩、殿春簃等。网师园的亭台楼榭无不临水,全园处处有水可依,各种建筑配合得当,布局紧凑,以精巧见长,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

狮子林

    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    

环秀山庄

  今苏州刺绣博物馆内。园景以山为主,池水辅之,建筑不多。园虽小,却极有气势。

沧浪亭

    位于苏州城南,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此外还有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

    

  意游苏州园林,不能不了解她的园林特色。在我的意识中苏州园林就像一位肌肤雪白细嫩、身着林罗绸缎、精通琴棋书画,却又只能坐在亭台楼阁之中的大家闺秀,可望而不可及,望穿秋水。正如苏州园林的四大特色——借景的造园手法、写意的山水手法、近乎完美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前三点充分体现了其精美绝伦的艺术价值。

借景的造园手法

    这是区别与西方园林的最主要特征。中国园林试图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再现外部世界的空间和结构。园内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畅、流通、流动。透过格子窗,广阔的自然风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借景或把园外的美景,通过精心选择和剪裁,收纳到园林中来,这称为远借;或用一处景致映衬另一处景致,这称为互借,虚实交错,把观赏者从可触摸的真实世界带入无限的梦幻空间。  

写意的山水手法

  私家园林是以苏州园林为代表,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更注重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每一眼望去都是一幅独立的山水花鸟水墨画,让我不禁想起唐诗宋词中的那些写意山水、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浑圆一体的别致美景。 

近乎完美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是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由于明清时期,江南等别是苏州的贾商富甲一方,物质文明满足以后,不断的打造和完善精神文明,把太湖边上的自然美景移植到自家宅院之中,再把儒、道、佛三家所长融入其中,可谓是喧嚣城市中的一块净土。

  由此可见,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真是园中有意,意出园中。“城市山林”里亭台楼阁中扣人心弦,醉人销魂的琴声;轻纱若揭若闭,随风飘移,若隐若现、望穿秋水,可望而不可及的大家闺秀。


历史价值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 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作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沉淀了二千五百余年吴文化底韵。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当地部族自号“勾吴”,苏州称“吴”。公元前514 年吴王阖闾建都于此,其规模位置迄今未变,为世界少有。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的。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神游至此,不仅发现,从古至今,历朝历代,苏州都出现过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文人墨客,或权贵学士。他们留给后人的不只是肥沃的土地,响亮的名气和古老的建筑,更重要的是丰厚的文化和精神。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这些园林各具特色,别有风味。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此番神游,足不出户亦能意会到“人间天堂”、“城市山林”的苏州园林,可谓是“不虚此行”。若是将有闲暇之时,必去之。亲临此仙境,看望这位望穿秋水,若隐若现的“大家闺秀”弹起那曲黯然销魂的琴音。    



注释:苏州古典园林 1997.12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被人们誉为“园林之城”,其盛名享誉海内外。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下载 (66.47 KB)
10 分钟前




下载 (517.8 KB)
10 分钟前




下载 (200.83 KB)
10 分钟前




下载 (239.48 KB)
10 分钟前




下载 (22.88 KB)
10 分钟前




下载 (284.04 KB)
10 分钟前




下载 (74.37 KB)
10 分钟前




下载 (113.56 KB)
9 分钟前




下载 (280.83 KB)
9 分钟前




下载 (308.89 KB)
9 分钟前




下载 (358.4 KB)
9 分钟前




下载 (62.81 KB)
9 分钟前




下载 (262.9 KB)
9 分钟前




下载 (60.23 KB)
9 分钟前




下载 (37.27 KB)
9 分钟前




下载 (167.37 KB)
9 分钟前




下载 (70.62 KB)
9 分钟前




下载 (74.35 KB)
9 分钟前




下载 (85.46 KB)
9 分钟前




下载 (320.67 KB)
9 分钟前




下载 (318.3 KB)
9 分钟前




下载 (927.02 KB)
8 分钟前




下载 (910.8 KB)
8 分钟前




下载 (208.77 KB)
8 分钟前




下载 (60.42 KB)
8 分钟前




下载 (65 KB)
8 分钟前




下载 (79 KB)
4 分钟前




下载 (135.81 KB)
4 分钟前




下载 (32.11 KB)
4 分钟前




下载 (103 KB)
4 分钟前




下载 (86.08 KB)
4 分钟前




下载 (161.99 KB)
4 分钟前




下载 (48.66 KB)
4 分钟前




下载 (41.57 KB)
4 分钟前




下载 (65.87 KB)
4 分钟前




下载 (102.4 KB)
4 分钟前




下载 (188.59 KB)
4 分钟前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