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中山友好 于 2011-3-5 11:50 编辑
在我的印象中,去过衡山的朋友似乎都与衡山的雨有着不解之缘。虽然,很多次都准备去衡山一游,然而,终未能成行。近日,一位多年不见的好朋友来找我玩,便促成了这次的衡山之行。和大家一样,我也与衡山的雨有着难说的情分。
当我们刚刚踏上上山的路时,雨便肆无忌惮的倾泻而下,尽管有雨衣有雨伞,对于衡山的雨,这些都没有用。衡山的雨大且急,四面八方随风乱舞。走了几步,我们便躲进了路旁的一个小石亭里。有好几个揽客的山民冒雨骑摩托车要带我们到他家去避雨,出于一种对于陌生人的谨慎和一种礼貌,我们耐性地跟他们商量着住宿条件、价钱等方面的事情,并借此机会打探了一下这一带的情况,顺便消磨一下时光,等着雨能停下了。山路上的雨水汇成了一条小河,欢腾地往山下涌去,水是清澈的,衡山的绿化和环保由此可见一斑。然而,雨一直没有停的意思,我们便在下一个来揽客的山民的邀请下,到了他们在半山的家里。环境很好,一种农家的亲切。
虽然,雨一直没有停,天也渐渐暗下来了,考虑到明天我们将乘车下山,便决定冒雨去忠烈祠看看。祠堂不大,黑夜给阴冷的祠堂增添了几分恐惧,偶尔一阵凉风袭来,让人不寒而栗。回到农家吃过晚饭,雨还在下。真不知道明天能不能上山?友人的担忧倒使我们的行程变有些慌乱。搬来椅子,坐在阁楼上,望着黑黑的夜,听着哗哗的雨声,与农家老奶奶聊起了家常,仿佛回到了故乡,十分温暖。
尽管是夜里,雨水激起的大山里的空气,让人感觉特别清爽,这雨水似乎冲洗着我五脏六腑上沉积的污垢。老奶奶说,他儿子和媳妇住在山下,很少回来,一般就她一个人在家里。还说了一些,诸如政府让他们搬迁之类的话题。她很慈祥,很坦诚,完全没有商人的奸猾和虚伪。
晚上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忽然,想家了。小时候,不也常常听着这如泼的大雨吗?家里的亲人会不会也像这位老奶奶一样,就算儿子离自己很近,一星期也难得见上一回。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又在我的脑海里翻腾着。这真是一个很难缠的问题。雨一点一点打在我的心里,仿佛要把我的心沉下去一样。是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的路就像这衡山的路一样,弯弯曲曲是它的本性,陡峭处需要坚持和毅力,每攀上一个高峰,就能看到平坦开阔的大地,就能将众山尽收眼底。当你到达顶峰时,放眼望去,其实这并不是最高的,远处更有高峰在。雨夜里还有三五成群结伴攀登的行者,他们的毅力和品质是值得人们赞扬的。然而,我却不是他们行列里的一员,我追求的不仅仅是那个高点,还有攀登的过程。我想明天,我们要花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山顶,但这艰难的跋涉一定会给我很多的意外收获。不必太在乎得失,它就像太阳一样,落下了肯定还会升起。
雨点落在树叶上、马路上,跳跃起无数的水花,这是衡山的姿态,使人永远饱含着奋进的激情。山的俊秀之美,文化的悠久之美,宗教的神秘之美,攀登者的拼搏之美无不让我尽情享受着这衡山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