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963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2-3-19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1]初来乍到
|
我们在要求孩子时总会说:“这题这么简单你都不会,已经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你的房间怎么这么脏?“我们家长一定要清楚,一个孩子把房间整理清楚,能够学会规整的收拾房间,需要系统化的培训过程,而我们成年人没有对他进行系统化的训练。我们以为他一说就会,孩子做不到,然后我们就开始批评,然后就开始埋怨这个孩子。一个孩子任何一方面的能力的增长,都需要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他的数学的才能,语文的才能,作文的才能,外语的才能,每一个方面如果没有经过系统化的训练,他是不会马上自然做出来的。
而我们成年人为什么会批评孩子,我们作为家长,你有什么理由来批评孩子?你要知道,我是一个法学博士,要给人处以刑罚,处以法律上的制裁,你必须讲出法律上的理由。我们批评孩子有什么理由:我跟你说多少遍了,你为什么都不会?
人的一个行为模式的养成需要系统化的培训过程,假如说一个行为模式的养成,最低需要连续往同一个方向做工作至少21天以上(有的行为模式可能要三个月到一年),这样才有可能把这个行为模式培养出来,我们做家长的没有足够的耐心,没有等到孩子这个过程养成,没有等到他正面的习惯养成,然后我们就开始批评,我们认为这个孩子错了,这是家长的愚蠢。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你在背后推一个人,前十分钟向前推,后十分钟向后拉,再十分钟向前推,之后,再向后拉……如此反复,孩子怎么会有进步?
孩子成功的动力来源于我们家长和教师往一个方向持续努力地推动或行为,直到孩子这种行为习惯养成或固定下来.
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的学生投入到学习上的时间比较长,却没什么收效.就象你说的这种情况,孩子学习时间长,但成绩提不上去,究其原因主要是孩子没有掌握一套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也就是学不得法。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它是以学生为行为主体的。认知心理学认为,青岛至善教育学习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的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主动的运用学习策略的过程。学习效果直接取决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认知结构)以及如何高效运用这些知识来加工新的信息(学习策略)。因此就需要根据学习任务、学习环境和学生本身的情况制定有效的学习策略。一方面,需要学生本身具有很好的原有知识背景和动机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在相似或不同情景中通过变式练习使学习策略获得迁移,并灵活运用。所以在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让他们能从心理上自觉的运用相关学习策略。如果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有能力为自己设定真实的、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能够运用执行性控制过程去创建一个学习计划,挑选实施这一计划的方法并对这一过程进行监控,那么他就可以进行高效学习。实践表明,在课堂上能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学生总是更善于运用策略,那么如何才能有效使用策略进行有效学习呢?作为学生,首先需要的是广阔的知识背景,课堂上懂得怎么做笔记、浏览、使用提纲和画线等,利用启发式法学习,如利用手段——目的分析将问题分解成多个有意义的子成分,形成策略与不同情境及目标的匹配;同时,知道何时、何处运用何种策略。比如目标是获得某一段的大意时,应该先会略读文本,然后寻找主题句并搜索主要观点;如果目标是获得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就应该选择总结、做笔记或自我提问等手段。其次,对新信息进行自我推论,以一种或两种方式增强信息的意义,并形成类比,因为许多知识点之间都是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的。最后,以问题解决的形式来掌握知识,而不是仅仅去记忆知识;对得出的结论提供有力的证据,做到真正理解,而不仅仅得出结论;学习概念要结合例子并注重应用,而不仅仅下个定义。具体的实施方案还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另外,人的生物钟是有一定周期的,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率,就必须与人体生物钟协调一致,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生物心理学规律。因此,学习时间的安排需要与学生的生物节律也就是人体生物钟相适应的。这样才能合理的利用时间进行有效的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