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906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0-8-20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1 次 组织活动:0 次 该用户从未签到
|
看看开封,想想来安,哎!异曲同工啊。
再造“汴京”,一场百姓输不起的豪赌(2012-08-13 00:43:46) 七朝古都开封决定来一场豪赌,将开封市老城区改造成近20平方公里的实景人文旅游胜地,重现北宋“汴京”盛景,同时要建设一座工业化新城。实现这一宏伟工程的前提是,十几万市民将在未来4年内从老城区搬离,仅拆迁费用就要支付至少1000亿元。而这仅仅是开封这项颇具想象力的“造城计划”的第一步。(中国经营报8月11日)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发思古之幽情,在城市建设中大兴土木搞复古运动,但放眼望去,再怎么“复古”也是有节制的,无非是修个城门楼子,或建几条仿古街道。而像开封市这样,打算将整个老城区搬迁,喊出要重建一座古都,“再现大宋王朝风光”,此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气魄、大手笔,实是闻所未闻。
为保护历史建筑而将原住民迁出,择址另建新城,成功的例子不是没有,比如山西平遥,平遥古城也因此一跃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但开封的情形不一样,虽开封号称“拥有中国历史上保存最完整的宋代文化资源”,然则今日开封城内,“天波杨府”、“宋都御街”、“包公祠”等知名景点均是不折不扣的仿古建筑。历经千年劫难,昔日汴京风流早被雨打风吹去,唯留一卷清明上河图供后人凭吊,纵使再造“汴京”,也不过是一堆体积硕大的假古董,靠着这堆假古董重现宋都盛景,无异于痴人说梦。
再造“汴京”当然不是出于文化上的诉求,新闻中说得很明白,这是当地主政者的一场豪赌。开封作为一个老轻工业城市,在市场经济年代竞争力已乏善可陈,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企业,而以现有历史遗存,拼旅游又拼不过洛阳、郑州等周边城市,这一切都让当地主政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似乎只有一个“七朝古都”的虚名可以拿来做做文章了。
豪赌是要本钱的,再造“汴京”需要近乎天文数字的真金白银,单是老城区拆迁就得花掉1000亿元,而这仅仅是开始。开封显然不具有豪赌的本钱,这个在河南都算相对落后的城市,其财政年收入还不到50亿元。换句话说,开封市全体公务员不吃不喝,政府什么事情都不做,20年攒下的钱也就够拆房子。如何弥补巨大的资金缺口?当地官员称,发行地方债或向银行巨额贷款是当前开封城市大拆大建的资金来源及主要融资途径。
政府借钱也是要还的,而我们知道,所谓政府还债其实相当于市民还债,再造“汴京”工程一旦上马,相当于开封全体市民共同背负起了一个高达数千亿元的巨额债务,而且还清债务遥遥无期——以目前开封市的财政收入,恐怕连每年的贷款利息都还不上。当然,地方官员可以说重建的“汴京”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建好之后自然游人如织,到时候天下人都来开封争睹“宋都”风采,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开封作汴京,那就是不尽财源滚滚来。但这终归是一种臆想,随着国人旅游心态日趋成熟,肯花钱去看假古董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现在还不能说这场豪赌注定要失败,但前景堪忧,输的可能性相当大。当地官员称,再造“汴京”这项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依笔者所见,是否“利在千秋”不好说,“功在官员”是一定的——只要工程一上马,那就是官员的政绩,至于这个再造的“汴京”是给当地百姓带来福祉,还是带来灾难,已无关他们痛痒。日后若被证明豪赌失败,今日之决策者或早已异地升迁,或退休颐养天年,不会有人再追究他们“集体决策”的失误。换言之,这场豪赌官员输得起,百姓却输不起——不要说这个再造的“汴京”有可能让开封市民背上几十年都还不清的债务,就眼下而言,将本已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用于大规模“造城”,当地哪里还有财力去改善民生?
为官一任总想干出些政绩,情急之下有“赌”的心态可以理解,但再怎么豪赌,最多也只能押上自己的身家性命,而不能绑架全城百姓。现在的问题是,为了再造一个“汴京”,整座城市的公共财政和民生都成为孤注一掷的赌注,这就很可怕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