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绿野仙踪 于 2013-3-25 23:22 编辑
随【足迹户外】去绩溪龙须山、七姑山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那段惊险、刺激的穿越经历始终挥之不去,于是用文字将两天经历纪录下来,虽说罗嗦了点,但却很真实……
D1 看见龙须山、七姑山重装穿越转贴后,心情一直矛盾,犹豫了几天,终于下决心参加。3月6日的行前会非常简短,只来了5个人,大家对照要求进行了分工(除了随身自带物品、路粮外,主要是对野外炉灶、正餐进行了安排),随后又是2天急切的等待,3月8日晚的聚餐也不敢饮太多的酒水,吃完饭,匆匆赶回家收拾东西,生怕遗漏了什么。睡前将闹钟调至凌晨3时,上床躺下休息,刚开始睡不着,不知什么时候迷迷糊糊睡去,醒来时,已是凌晨2点,起床将冰箱里的菜放入包中,把冷开水灌入水袋,登山杖挂上包,看看时间才2点半,关掉闹铃想再眯一会,谁知这一眯就到了凌晨3点半钟,离规定的出发时间4点只差半小时,赶紧起床换衣裳,穿上登山鞋,背上80L重装大包(约40多斤重),和“风景”会合后,一起来到约定的集中点白鹭泉,面包车已经在这里等候,一路上带上队友向滁州急切的进发! “八一巷”【足迹户外】用品店门口停放着一辆俊捷旅游车,老板娘“呜咪”正在店里忙碌着,店里面的户外用品琳琅满目,没有带齐东西的人可以在这里进行补充(呵呵,需要人民币!),上车后,才知道领队不是“呜咪”,心里不免有些担心,5:30分汽车终于出发了! 汽车在滁城街道中蜿蜒穿行,白天车水马龙的街道路灯璀璨、霓虹闪烁,灯光勾勒出立交桥、建筑物的轮廓,黑夜中显得那么伟岸,那么耀眼!远处行驶中的高速火车传来阵阵轰鸣声——醉城滁州今夜无眠! 汽车经全椒高速收费站驶入312国道,大约6:30分时经过南京三桥,这时天已经亮了,同车的大部分人开始打起盹来,只有后排的几位打起了“掼蛋”,汽车车速不是很快,不时变换道路,下三桥后驶入G4211到马鞍山、芜湖,上G50沪渝高速至宣城市,经S104到宁国市,这时山也渐渐多了起来,皖南的春天来的就是早,路旁闪过的白玉兰正在尽情绽放,庭前院后树上簇簇绽放的花朵,或白如水晶、或红如粉黛,田里的油菜花已经拨节开花了,花、叶黄绿相间,杨树枝头染上新绿,而柳树则已绿意浓浓了,远处的青山层层叠叠,一片墨绿,山峰连着山峰,像一群伸展翅膀大天空中飞翔的燕子,从山上流淌下来的泉水汇成溪流在河道中肆意流淌,阳光照射在溪水上,形成点点耀眼的光芒,顺着溪流不停地向前跳跃,村妇们在河边悠闲地洗着衣裳,身后是一边徽派民居,春天的皖南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中国画! 皖南的交通再也不是从前的路难行了,省道、高速公路、火车都有,三条交通线时而并行,时而又交织在一起,如蛟龙游走穿行于大山之间,组成皖南强大的交通网,最让人称奇的是在周湾隧道,三条长长的隧道并行穿越大山,尉为壮观!汽车在快要到达绩溪的一个叫扬溪镇的地方拐弯,途经湖村、石门村、石门里、北村、北村乡,最后到达龙川胡氏宗祠。此时已是上午11点半了,比原定计划迟了2个小时,下车取下背包,领队一边联系向导,一边要大家吃路粮,草草地吃了2块烧饼,喝下半瓶矿泉水,当地联系人给我们派来一位接近50岁的向导,却告诉领队是一位小年青的,结果接触时出现了一些误会,领队不无调侃地笑着说:还没见过这么“年青”的小青年。 12点10分,领队一声令下,20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向目标出发了,没有多远,一条宽阔的溪流——龙川河横亘在眼前,龙川河上一座40多公分宽的木板桥格外引人注目,大家依次通过,对于负重且有目眩的人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过了桥,穿过一处古色古香的小村落和一段田间小道之后,登山正式开始,山势渐渐陡峭,这时已经气喘嘘嘘,一身热汗了,汗珠不断从脑门上渗出,腿也不听使唤,脚掌机械地向前挪动,一个多小时后,队伍中有几位出现不同程度的状况,领队晓辉的肩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包,看来领队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此前对领队的担忧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终于爬上山顶,对面主峰巍峨耸立,气势非凡!我们所处的山头只能算作主峰的侧峰或裙峰,如果是在搁船尖,到这里穿越应该就结束了,可是这里是龙须山,更艰难的穿越还在等着我们!稍作休息,补充些水份和营养,先前身体不适的队友调整了一下,感觉也好多了,从这里开始,我们才真正地行走于龙脊之上,所谓龙脊就是上下起伏、蜿蜒延伸的山脊,山脊上岩石千百年来在风吹、日晒、雨淋作用下不断风化成沙砾,旧的沙砾在雨水冲刷下淌入山脊两旁,形成陡峭沙坡,新的沙砾则又布满山脊,形成沙脊,背负40多斤的重装走在上面,着实要小心谨慎,稍不留神就会滑向沙坡,进而连同背包一起滚下峡谷,登山杖划过的地方,沙砾流淌,发出“沙沙”的响声,更增添了几分恐惧,我们就这样小心翼翼的向前挪动脚步,遇见上下斜坡,就只能屏住呼吸,手脚并用了!走过这一段,肯定有人后悔了,但此时已经再也没有回头路,只有哽着头皮继续前进!不知经过多少次上下,走过多少外弯,最后在一处高岗上面,队伍向下折到山腰,然后又向上攀越,在半山腰山林中穿越,没想到在海拨这么高的山林里生长着一些名贵的树种,这一段路走起来,还是相当舒服的,有几处窄的地方,巧妙地用树棍置于地上,靠两棵树根挡住,这样可以一脚踩着树棍,一脚踩着斜坡通过,有一处巨石斜坡,一根树棍上端别在树根上,一端戳在地上,背着包坐在光滑的石头上,左脚踩着树杆,右脚踩着石头,双手按在石头上,慢慢向下滑动,才能通过。在一块巨石门前,我们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穿过石门,眼前的路让我们傻了眼,所谓的路,只是风化沙落下堆积在峭壁松树根上形成的一条小路,宽的地方不过四十多公分,而窄的地方只有十几公分,路的下面就是深渊,我们就象蜘蛛人一样紧紧贴着崖壁行走 ,远眺对面来时的山脊,一行背包客仿佛在天边行走。忽然,一块表面布满沙砾的大石头挡住了去路,只有踏着它并爬上去,才能继续往前走,石头下面深不可测,没有任何保护,想要通过它真是太难了,但是开弓已经没有回头箭,只有硬着头皮往上爬,走一步滑半步,走二步滑一步,脚不够用就用手来帮忙,好不容易称爬过去,沙砾已经深深嵌入手掌中,人已经有恍若隔世!过了大石头,向上穿过沙砾路,峰回路转,眼前出现一处山梁,几棵不算高大的松树倒也粗壮,松树周围长着一些小灌木和杂草,放下包,坐在杂草上,点上一支香烟,斜依松树,近处山峰垂直陡峭,如刀削斧劈,擎天立地!远处群山蜿蜒,河水渺茫,在午后阳光照耀下,白茫茫一片!面对眼前美伦美奂风景,正待飘飘欲仙之时,前面向导又在催促赶路了!又是一段山脊路,前面一座山峰挡住了去路,向导爬上山峰,将绳索套在松树根上后,顺沙坡放下绳索,一边大声讲解动作要领,大家依次抓紧绳索,踩着松软的沙砾,迈着艰难的步伐,拼尽力气向上攀登,攀到绳索尽头,再拽松枝或树根继续往上攀援,终于在下午4:30分登上山峰,这个山峰和先前看见的那个高大山峰,共同组成龙须山的两个主、副峰!随后我们冒着4-5级横侧风,穿行沙脊,来到两个主峰之间垭口,这里树木繁茂,竹林掩映,溪水淙淙,人声鼎沸,先上来的驴友已经占据有利地形,沿溪流安营扎寨,100多号人搭建的帐篷充斥营地,整个营地显得拥挤不堪!【自游自在】惯了的人们那能受得了这般罪,7人加上滁州菊黄姐、湘里人共9人另辟蹊径,沿垭口向下找到一块山青水秀的好地方,天色将晚,9人分成三块,搭好帐篷后,支锅做饭,很快一顿丰盛的晚餐就准备好了,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喝边聊,一时好不惬意!接近60岁的菊姐、湘里人,已经有7、8年户外重装远征经历,菊姐去年11月还和我们一起去过歙县搁船尖,她们的乐观、豁达感染了每一个人,先前那个声称要从此告别重装远征的小胖子情绪又活跃了起来。 天渐渐黑了下来,风渐渐涌起,树枝上挂着的帐篷灯不时摇曳,灯光映衬出一张张兴奋的笑脸,大家海阔天空,无拘无束,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在这个夜晚、这个山谷,传出很远、很远!月黑风高,一杯香浓的咖啡之后,稍加收拾,我们钻进各自的安乐窝,带着快乐和满足进入梦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