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其它] 【山东移民文化】小柳树底的故事-----结拜兄弟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3-8-24 07: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正德 于 2014-1-13 22:34 编辑

                                                                   小柳树底的故事-----结拜兄弟
                                                                                正德

       旧时,常有结拜之风,一方面是怕受外人欺负,显得结交广、势力大,再者也好在生活拮据时相互有个照应。这在当时的移民中犹为盛行。结拜的兄弟就叫一拜的,有的也交叉结拜。那些结拜的兄弟成日介在一起吃吃喝喝、聚赌闹事,也是常有的事。
         赵四和他娘逃难来罗顶,住在小柳树底。赵四日常不与他人交往,只是一心开荒种地。正所谓天道酬勤,这年秋上,赵四收了十八担禄粟头子(玉米)。在现在来说不算个啥,但在那个时候,可就是老不起的收成了。赵四的收成惹了那帮小混混老乡的眼了,他们寻思着咋能吃上赵四的禄粟,才好挨过这个饥荒的冬天,他们一合计,说:咱跟赵四结拜去!
        这帮混混凑了几个钱,买了一包红糖一包京果子就来到赵四家,说都是老家里的老亲戚,来看看赵四的老娘。赵四娘赶紧叫赵四拣了一口袋禄粟去张山换些酒菜招待。席间越唠越亲切,这帮混混就提出要和赵四结拜,非得认赵四娘为干娘。这豪言壮语是义薄云天,什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兄弟一家,你赵四的事就是咱兄弟们的事,拍胸脯竖拇指,大话连篇。这赵四娘已经给捧到天上云里雾里了,还是赵四清醒。赵四把酒杯一顿,说道:“咱一拜归一拜,俺十八但禄粟得弃在外。谁要是打俺禄粟的主意,俺操他亲娘祖奶奶!”。众人听后,目瞪口呆,草草离席,怏怏而去。。。。
         第二天,赵四忙不迭地请人把禄粟担到竹镇变卖,就此离开柳树底去了。
       赵四卖禄粟的时候,俺爷爷去帮忙了。那天去帮忙的,每人分得二十个大禄粟头子。



本帖评分记录元宝 活跃度 收起 理由
不雅斋先生 + 6 + 10 赞一个!
轻风 + 10 + 10 期待更多的故事
天空夕阳 + 8 + 15 故事很生动!
总评分: 元宝 + 24  活跃度 + 35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56 天

连续签到: 15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8-24 07: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来安话描写,生动。{:soso_e179:}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07: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云轩主人 发表于 2013-8-24 07:36
用来安话描写,生动。

把玉米叫成大禄粟是有一定道理的,以前官员的俸禄,是用粮食来兑换的。也就是说发的俸禄是粮食,这这粮食就叫禄粟。大禄粟,可能是这个地方主要的“禄粟”。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34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3-8-24 07: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典上能查到的是芦秫。合肥人叫包谷,南京人叫禄谷。来安人教禄粟。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07: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狂 发表于 2013-8-24 07:48
字典上能查到的是芦秫。合肥人叫包谷,南京人叫禄谷。来安人教禄粟。

清官话极似山东话,南京话里头至今还有明清官话的影子。。。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0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空夕阳 发表于 2013-8-24 08:06
很有意思,听正德大师说罗定的移民故事很有味

罗顶哎、、、、、、、、、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22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3-8-24 08: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赵四后人如何,期待续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08: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棠无香 发表于 2013-8-24 08:16
不知赵四后人如何,期待续集。

赵四娘俩走后,就再也没回来过。。。。。。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08: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棠无香 发表于 2013-8-24 08:16
不知赵四后人如何,期待续集。

没去西潭去啊。。。。。。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8-24 08: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移民故事,真实而客观。一家饱暖千家怨,是贫穷社会的小市民心态,叫花子气不愤捧瓢的,持这种心理的人现在依然存在。这说明当今社会的精神物质生活,还远未达到文明发达的水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