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散文随笔] 筢草(随笔)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7-7-8 16: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的家乡,花甲年岁的人对筢草都有印象。说起那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往往想到温饱解决不了,却忽略了没草烧火的艰难。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我们那里,既不能下河捕鱼,又上不了山砍柴,属于地平衍或有小土包地貌而种田为生。

生产队农田不少,人均三亩多,可就庄稼长不好,打不出粮食,收不到秸秆烧火草,所以终年不仅要为“吃”忙乎,还要为“烧”忙乎。有的庄稼秸秆,如麦秸、豆秸、山芋藤和稻草等用于牛驴饲料,高粱杆盖房子作房笆,能做烧火草的就没啥啥了,煤炭倒是有,没钱买只其一,还要凭票供应,为了烧火草,树枝砍的不能再砍,收了庄稼后,麦茬、高粱根、芝麻根和棉花根等都不放过。

为便捷高效拾到草,各家各户都穿几张大小不一的铁筢竹筢,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就拖着筢子搂草了。那时看长辈穿过筢子,取两根 长七十公分、两公分见方的硬料木方,均匀钻上孔,用粗铁丝穿过,两木方间隔二十公分,穿至间隔处,拧几道劲,筢齿长七十多 公分,在齿尖处弯上六七公分圆润的筢勾,用时,当中绑撬根小扁担,一根绳子拴在两边,扶着扁担,腰间带上绳子拖着可以搂草了。竹筢则上面用篾子编制,筢勾火烤弯制,较铁筢稍长。再置一根筢勾子就齐活了。

农忙季节,麦子收完,大中午最热时就去筢麦茬,麦茬脆易断,各家都像我们这么大的小孩搂草,大人们要干农活挣工分,拖着筢子就像一把把大刷子,在田里翻来覆去地刷,直到把麦茬刷尽为止,村子附近筢完了,就到很远的老西湾去,晚黑队里收工,大人就去把草挑回家。有一次搂好两堆草,傍晚时分,别人家大人都来接走了,我哥因事没到,眼看天色昏暗,马上就要黑了,我“哇哇”大哭起来,哭了好一会,隐约听到远处有人喊,我哥来了。哭的原因是怕“鬼”,刚记事时,隔壁的瘸腿大爷,常跟我们说鬼故事,又害怕又想听,什么吊死鬼、僵尸、水鬼毛人······后来天一黑就不敢出门。

秋粮收下,我们拿小竹筢去豆地搂豆叶,往后褪着筢,杂草和豆叶一起楼,一堆一堆蓬松的豆叶,貌似挺多,傍晚家人来接,拾掇捆巴一担就挑了。冬天,我们拖着铁筢子,搂遍距家三五里的田埂、坝坎、荒包、坟丘,只要有野草萎枯的地方,总有我们筢草的身影,楼枯草,我最喜欢搂一种叫“巴根”的藤蔓草,容易上筢,还有“噼噼啪啪”的声响,宛如点着很长一挂小鞭炮,为寒冷寂静的原野 添加些许生气。再后来十岁上一年级,放学时间仍然去筢烧火草,除了雨天雪天。听我母亲说,在她年轻时,因没草烧饭,到田埂刨“巴根”草,不太干,就铺床笆焐一夜,第二天烧饭,久而久之,落下关节炎病。

如今,那片土地依然在打着粮食 ,不同的是不再肩挑牛耕,取而代之的是农业机械化,收的粮食比早前多得多,家家户户大都用电和液化气烧饭,农作物秸秆一堆一堆像山包似的,不知如何处置。铁筢竹筢连同童年时的筢草,终将隐没于岁月的长河,不为人们知晓。筢草只是一桩很小的事,却是我那时的经历,同时也是那个年代的印记。


本帖评分记录元宝 活跃度 收起 理由
老外# + 4 + 4 很给力!
正德 + 8 + 10 很给力!
总评分: 元宝 + 12  活跃度 + 14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75 天

连续签到: 16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7-7-8 17: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儿时的记忆。随着时代的变迁,再也没有人筢草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7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7-7-8 17: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时儿时的事情,至今仍记忆犹新。。。。。。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7-7-8 17:19:02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一篇描写农村往事生活的文章。对此啊,我深有感触。当时粮食不够吃,倒也情有可原。说柴草不够烧,这就有点奇怪了。特别是我们长山山区,也是到处筢草,包括地上落下的树叶都捡了回去……现在不同咯,干柴枯木到处都是,没人去捡。那天我回老家转了一圈儿,山里林下,不能说走进去,只能说钻进去拱出来,费老劲了。现在农村生活和从前有了质的转变;虽然家里也有灶锅,却很少用,炒菜用煤气,烧饭用电饭锅……很少再看到:

春水鸭头绿,夕阳牛背红。
无风炊烟直,摇到小桥东……{:mocs_15:}{:mocs_15:}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53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7-7-8 17: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多味。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7-7-8 18: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石匠 发表于 2017-7-8 17:19
又是一篇描写农村往事生活的文章。对此啊,我深有感触。当时粮食不够吃,倒也情有可原。说柴草不够烧,这就 ...

寅吃卯粮,快活一会是一会,谁还管子孙后代咋个活法哦,都以为后代比现在好,未必啊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7-7-8 18: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云轩主人 发表于 2017-7-8 17:00
儿时的记忆。随着时代的变迁,再也没有人筢草了。

现在还记得那挑草担子的号子声.............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75 天

连续签到: 16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7-7-8 18: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德 发表于 2017-7-8 18:07
现在还记得那挑草担子的号子声.............

插队时曾经会唱栽秧号子,挑担子号子。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4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6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7-7-8 20:44:41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用平实而清淳的笔调,再现了那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我们都干过的活一笆草!
真是往事如烟啊!
大赞一个!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7-7-10 07: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云轩主人 发表于 2017-7-8 18:24
插队时曾经会唱栽秧号子,挑担子号子。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