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收起左侧
楼主:正德 - 

[其它] 重发《来安十景新探》之玉石霞光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8-3-16 07: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然熙宝贝 发表于 2018-3-15 17:46
金钢寺是真的有,我外公家就那里的,现在那个皂荚树还在那,好大一棵,估计要几个人才抱的过来,可县政府也 ...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8-3-16 07: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然熙宝贝 发表于 2018-3-15 18:05
为什么外面好多地方古树都得以保护,而我们这古树却没有人管,都忙什么呢?可惜呀!那棵皂荚古树陪伴了我的 ...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08: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石匠 发表于 2018-3-15 15:33
唉……来安佛教圣地不多,天主耶稣伊斯兰教堂不少;亲爹不认,都在拜干爹,此怪现象,非少数人可为呀!在永 ...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0: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14: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发《来安十景新探》之玉石霞光
     长山正德/李德新
       诗曰: 岩岩白石垒高岗,片片明霞绚上方。薄霭远摇晴变色,青天高映灿生光。曽闻羽客嘘成液,倘遇仙人叱作羊。何日遂初投此境,采霞裁服石为粮。(明  尹梦碧诗)                    
         又曰:明霞如练复如绡,掩映长空逈自朝。乍起忽依丹嶂岭,何知不是赤城标。雨收片片龙纹出,日落山山凤彩交。百道晶光如可挹,朝餐暮吸伴渔樵。(明   张应辰诗)
          《志》载:县东南二十里有玉石寺,建置岁月不可考,其地顿丘城而下,止为骆家灞。寺据其中,颇为敞朗,朝夕霞光隐映,盖亦禅林一胜概云。(明天启版《来安县志》)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天祲灾至,人祸连连,民不聊生。时县令李时泰,力赈之余,乃重修金刚寺(今金刚村),以摄天人心魔。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县令顾问(顾子承)又于金刚寺南重修玉石寺,以祈佛佑。自此,信众云集,游人如织,文人贤士来此者多有题咏,这也就有了古来安十景的“玉石霞光”胜概之说,后又留志记存。
        六月一日(公元2012年),余与“古来安十景新探”诸同仁一起前往玉石寺探寻“玉石霞光”胜景。
       自来城东南而去,过顿丘山行数里而至顿丘村。见延岭岗高,四野田畴;村树连片,阡陌通衢。回望来城,高楼广厦,远街近景,一览无余。下车询顿丘故城事,言顿丘故城在顿丘山,今则早已荡然无存。顿丘山今偶可捡拾瓦砾,其犹似诉当年侨置之艰辛。顿丘村路旁遗一古井,久无人用,青苔满塞,不见井底,有娃悠然,自在观天。
        顿丘故城之下,旧为横枫村。今截冲拦坝,为红丰水库。今“红丰”者,疑为"横枫"之白话也。驻足坝上,绿波千顷,天高峰远,劲风猎猎,汹浪拍岸,毎使人有如临大海之感慨。
        横枫南转,旋至金刚,金刚古寺自康熙五十八年修葺,一直香火繁盛,奈毁于抗日战火。寺遗址今为麦田,田多砖砾。寺中础石多为村民移为家用,依稀有存。旧寺后有滁六古道,今已废弃,隐于村野田畴,几不得寻。寺遗址之东余有奇井,为“金刚井”。每于晴日,井水上涨;而每于雨时,井水则降。井水甘于村落他井,故今村人,时汲金刚井水,用以煮茶熬粥。所憾今春金刚井栏已被盗取无可寻觅。
          金刚寺北,今有一株古皂角树,茎数围,高数丈,千百有年,板根盘踞,古枝苍虬,村人视为神树。近来被几株速生新杨所欺,命悬一线。查现今来安古树名木图谱,无此树!!!
           金刚寺南,有清太湖营副将、乾隆武举王士杰祖墓,今墓几平没,唯余一碑完整。
           昔有青石桥,又名金桥、丁桥,即古龙泉桥。桥南通玉石寺,今路湮塞,故绕道武集至陈郢。有热心村民指引来到玉寺山上的玉石寺遗址。玉寺遗址呈长方形,东西不足百米,南北约六七十米,背北向南。旧寺久毁,解放后只在旧寺西南角余一庵堂,不久亦废。周边村人,时至玉寺山挖砖以为私用,。遗址南数十米略偏右有一古井,井砖、井栏皆被村人移至陈郢另砌为井,新古两井今皆大旱不竭。古井西有池塘一方,村人称之为庵塘,当为旧寺放生池。
            当年玉石寺当临浦来大道,道路环寺而上丁桥。传当年张果老玉石寺盗取仙丹,寺僧追至丁桥,见张果老已倒骑毛驴,升天而去。
             现今玉石寺已为村民置为墓地。然,远近绿树,高低田畴,云霞明耀,清溪泗流,身临其境,犹似有清音梵唱、洪钟云鼓之应响;又感为古寺幽室、伟庙禅房之悟觉。当此时也,人生宠辱已忘,世事尘埃何存,一心清净,万恼皆无,了了然逸出红尘凡世间也。
             叶永寿诗曰:芳草凄凄绿如茵,柳烟夹径隐禅林。朝晖夕影流异彩,暮鼓晨钟出梵琳。沧桑巨变僧侣远,斗转星移稻麦新。玉石霞光成以往,徘徊遗址待行吟。
             王子俊诗曰:武集西畴古寺殊,霞昇玉石亮晨晡,背倚峻岭幽深猎,面立平原旷览图。水绕林蓁浮紫气,田围稻熟满香珠。久湮佛宇成墟墓,时过境迁道有无.                正德诗曰:玉寺去何藏,凄然没大荒。田畴寻旧迹,墓土掩残墙。时有云霞落,还如彩画强。风鸣林下树,似是佛声扬。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3 10: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过金刚井
   长山正德/李德新
昔有甘泉井,金刚古刹旁。
春秋标旱涝,冬夏济温凉。
惯识天光变,任由岁月长。
于今僧寺没,依自守凄荒。
注:己亥初冬,与省社科院刘思祥夫妇、明光诗家曹克考先生及来安八仙旧友稻香斋夫妇至来安金刚考察。
金刚井,在金刚村,传每于晴日,井水上涨;而每于雨时,井水则降,据此可测旱涝。井水冬暖夏凉,甘洌优于村落他井,故今村人,时汲金刚井水,用以煮茶熬粥,甚佳。所憾今春金刚井栏已被盗取无可寻觅。金刚村有古皂角树、古金刚井以及古金刚寺遗址,地方相关部门应予以重视,妥善保护,毕竟我们来安的古迹留存不多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21-6-2 09: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发《来安十景新探》之玉石霞光
     长山正德/李德新
       诗曰: 岩岩白石垒高岗,片片明霞绚上方。薄霭远摇晴变色,青天高映灿生光。曽闻羽客嘘成液,倘遇仙人叱作羊。何日遂初投此境,采霞裁服石为粮。(明  尹梦碧诗)                    
         又曰:明霞如练复如绡,掩映长空逈自朝。乍起忽依丹嶂岭,何知不是赤城标。雨收片片龙纹出,日落山山凤彩交。百道晶光如可挹,朝餐暮吸伴渔樵。(明   张应辰诗)
          《志》载:县东南二十里有玉石寺,建置岁月不可考,其地顿丘城而下,止为骆家灞。寺据其中,颇为敞朗,朝夕霞光隐映,盖亦禅林一胜概云。(明天启版《来安县志》)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天祲灾至,人祸连连,民不聊生。时县令李时泰,力赈之余,乃重修金刚寺(今金刚村),以摄天人心魔。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县令顾问(顾子承)又于金刚寺南重修玉石寺,以祈佛佑。自此,信众云集,游人如织,文人贤士来此者多有题咏,这也就有了古来安十景的“玉石霞光”胜概之说,后又留志记存。
        六月一日(公元2012年),余与“古来安十景新探”诸同仁一起前往玉石寺探寻“玉石霞光”胜景。
       自来城东南而去,过顿丘山行数里而至顿丘村。见延岭岗高,四野田畴;村树连片,阡陌通衢。回望来城,高楼广厦,远街近景,一览无余。下车询顿丘故城事,言顿丘故城在顿丘山,今则早已荡然无存。顿丘山今偶可捡拾瓦砾,其犹似诉当年侨置之艰辛。顿丘村路旁遗一古井,久无人用,青苔满塞,不见井底,有娃悠然,自在观天。
        顿丘故城之下,旧为横枫村。今截冲拦坝,为红丰水库。今“红丰”者,疑为"横枫"之白话也。驻足坝上,绿波千顷,天高峰远,劲风猎猎,汹浪拍岸,毎使人有如临大海之感慨。
        横枫南转,旋至金刚,金刚古寺自康熙五十八年修葺,一直香火繁盛,奈毁于抗日战火。寺遗址今为麦田,田多砖砾。寺中础石多为村民移为家用,依稀有存。旧寺后有滁六古道,今已废弃,隐于村野田畴,几不得寻。寺遗址之东余有奇井,为“金刚井”。每于晴日,井水上涨;而每于雨时,井水则降。井水甘于村落他井,故今村人,时汲金刚井水,用以煮茶熬粥。所憾今春金刚井栏已被盗取无可寻觅。
          金刚寺北,今有一株古皂角树,茎数围,高数丈,千百有年,板根盘踞,古枝苍虬,村人视为神树。近来被几株速生新杨所欺,命悬一线。查现今来安古树名木图谱,无此树!!!
           金刚寺南,有清太湖营副将、乾隆武举王士杰祖墓,今墓几平没,唯余一碑完整。
           昔有青石桥,又名金桥、丁桥,即古龙泉桥。桥南通玉石寺,今路湮塞,故绕道武集至陈郢。有热心村民指引来到玉寺山上的玉石寺遗址。玉寺遗址呈长方形,东西不足百米,南北约六七十米,背北向南。旧寺久毁,解放后只在旧寺西南角余一庵堂,不久亦废。周边村人,时至玉寺山挖砖以为私用,。遗址南数十米略偏右有一古井,井砖、井栏皆被村人移至陈郢另砌为井,新古两井今皆大旱不竭。古井西有池塘一方,村人称之为庵塘,当为旧寺放生池。
            当年玉石寺当临浦来大道,道路环寺而上丁桥。传当年张果老玉石寺盗取仙丹,寺僧追至丁桥,见张果老已倒骑毛驴,升天而去。
             现今玉石寺已为村民置为墓地。然,远近绿树,高低田畴,云霞明耀,清溪泗流,身临其境,犹似有清音梵唱、洪钟云鼓之应响;又感为古寺幽室、伟庙禅房之悟觉。当此时也,人生宠辱已忘,世事尘埃何存,一心清净,万恼皆无,了了然逸出红尘凡世间也。
             叶永寿诗曰:芳草凄凄绿如茵,柳烟夹径隐禅林。朝晖夕影流异彩,暮鼓晨钟出梵琳。沧桑巨变僧侣远,斗转星移稻麦新。玉石霞光成以往,徘徊遗址待行吟。
             王子俊诗曰:武集西畴古寺殊,霞昇玉石亮晨晡,背倚峻岭幽深猎,面立平原旷览图。水绕林蓁浮紫气,田围稻熟满香珠。久湮佛宇成墟墓,时过境迁道有无.      
         正德诗曰:玉寺去何藏,凄然没大荒。田畴寻旧迹,墓土掩残墙。时有云霞落,还如彩画强。风鸣林下树,似是佛声扬。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6-2 12:43:08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21-9-8 11: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来安古十景新探组诗十首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