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万世师表 人文中国---问学孔庙孔林孔府(一)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0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7-18 10: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载 (86.47 KB)
19 分钟前




       论语春秋化谛真,儒家学派偶言真;
  千朝万世为师表,仁德高修孔圣人.


泰山之旅,我们曾转道曲阜,游览了孔子故里。


曲阜的主要胜迹为孔庙,孔府和孔林。



我们首先来到了历代帝王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庙。






              




这是一座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具有东方特色的古代建筑群。它和北京的故宫,承德的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其规模之大,历史之久,保存之完整,被古建筑学专家誉为“世界古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






            



现今的孔庙,为仿皇宫式建筑,分为九进庭院。贯穿在南北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群,由奎文阁,御碑亭,杏坛,大成殿,圣迹殿等组成。左右两侧基本为对称式,东路有承圣殿、诗礼堂、孔子故宅、崇圣祠等,西路有启圣殿、金丝堂等,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地方。







孔庙内,最具历史文献价值的为十三碑亭,习称御碑亭。为专门保存历代皇帝御制石碑而建。亭内存碑计五十五幢,是唐、宋、金、元、明、清、民国七代所刻制。碑文记载的,多为皇帝对孔子追溢加封,拜庙亲祭,整修庙宇等。书法风格,各有千秋。







孔庙中的杏坛,一直是我心中特别向往的圣地。


杏坛是为了纪念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一株杏树下为弟子们讲学,而设立的祭坛。它的外观为十字结构,四面悬山,黄瓦朱栏,交相辉映。迎面一块上书“杏坛”的海蓝色竖匾格外醒目。







春秋末期,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有史以来,封建贵族一统天下的教育体制,使文化教育在民间大众中广泛传播开来。当时,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鲁国成了全中国的文化教育中心,以“诗书之乡,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光凭这一点,孔老夫子被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也是当之无愧的。







眼下,春意正浓,坛侧的几株杏树,虽还未见绿肥红瘦,但枝头杏花已呈怒放鼎盛之势。逝者如斯夫,令人心头不觉掠过一丝淡淡的惜春之愁绪。


孔庙的主殿是大成殿。大成之意,取孟子对孔子的赞誉——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正中“大成殿”三个金色大字,是清雍正皇帝御笔亲题。这座庄严巍峨的大殿,回廊环绕,重檐飞翘,斗拱交错,金碧辉煌,为举世闻名的东方三大殿之一。







大殿外围的盘龙石柱,是孔庙建造艺术精华之极品。尤其是前檐“双龙戏珠”的十根深浮雕,每根均为两龙对翔,盘绕升腾,中间雕有宝珠,四周衬以云焰波涛。图案又各具变化,无一相同,雕刻玲珑剔透,浮龙栩栩如生。这是曲阜所独有的石刻艺术瑰宝。据说,清乾隆皇帝来这里祭祀孔子时,殿前的龙柱均用红绫包裹起来,名为接驾仪式喜庆隆重,实则是怕皇帝见孔庙龙柱雕技超过皇宫而不悦。







殿内供奉的孔子雕像,身穿王服,头戴冠冕,手捧镇圭,一如古代天子礼制。两侧陪伴的群塑,为四配十二哲。正中悬有清康熙皇帝御赐的“万事师表”,对面是乾隆皇帝“时中立极”的匾额。整个大殿高贵华美,金玉满堂。







据说,孔子死后,弟子们将其生前“故所居堂”立为庙,“岁时奉祀”。当时只有庙房三间,内藏孔子所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物品。自汉以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扩建,形成了目前的规模。


站在高高在上,俨然如帝王般威仪的孔子塑像前,我不觉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这还是那个风餐露宿,周游列国,愤笔写下“苛政猛于虎”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的孔子吗?


这还是那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诲人不倦”虚怀若谷的伟大教育家、哲学家孔子吗?







被历代封建帝王一步步捧上至尊至圣宝座的孔老夫子,生前尽管是颠沛流离怀才不遇的一介书生,但死后,他的思想却统治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这在人类历史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尤其是他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以及“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等封建信条,更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难怪“五四”青年,愤然举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光荣旗帜。








当我们走出大成殿时,又偶遇一件趣闻。看样子,那顶多是位“业余义务导游”,他站在那里,不厌其烦地高声向过往的游人宣讲,说孔子倍受天子恩宠,特封修建大成殿高于皇宫三尺三。没想到又来了一个自称“曲阜通”的人,当时就反驳他说大成殿本是只低于皇宫三层砖。







这本是道听途说,可不知为什么,我却认上了真,总觉得他们的说法,都有一定的出处和道理。回来后翻阅了大量的文史资料,也没有为任何一方找到可靠的依据。我想,关于这一点,可能是没有什么明确的记载吧?







还有那株峥嵘挺拔的“先师手植桧”,一直蓬蓬勃勃地生长在我的心头。相传,这株桧树是孔子亲手种植的。原树早已毁于兵火天灾,现仅存有树桩。而树桩旁边这株高达十余米,粗可合抱的桧树,名叫“再生桧”,为清雍正年间复生新枝。这株树冠如帷,高耸云天的桧树,几经沧桑,历尽磨难,仍孑然独立于世,也可谓是感天应地的一个奇迹。







孔庙东路,承圣门内的诗礼堂,原是孔子故宅。这里有一口古井,名为“孔子故宅井”。据说孔子当年饮用的,就是这个井里的水。井旁的雕花护栏,听说是用响石砌成的。我们轻轻拍了拍,石栏果然就发出了“当当”的回应,这令我们兴奋不已。







位于孔庙东侧的孔府,是孔子嫡裔,历代“衍圣公”的府第。


“衍圣公”是我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这一封号,自宋代宋仁宗加封以来,在孔府整整承袭了三十二代,历时八百八十余年。孔氏作为一个封建大家族,两千年来步步升级,代代承袭,在世界历史上,也可以说是一个空前绝后的独特现象了。













注释: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 1994.12

    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下载 (121.97 KB)
24 分钟前


下载 (122.15 KB)
24 分钟前


下载 (99.55 KB)
24 分钟前


下载 (47.48 KB)
24 分钟前


下载 (100.45 KB)
24 分钟前


下载 (280.79 KB)
24 分钟前


下载 (165.19 KB)
24 分钟前


下载 (73.62 KB)
24 分钟前


下载 (98.05 KB)
24 分钟前


下载 (43.74 KB)
24 分钟前


下载 (144.84 KB)
24 分钟前


下载 (42.92 KB)
24 分钟前


下载 (26.29 KB)
24 分钟前


    下载 (51.2 KB)
23 分钟前


下载 (88.88 KB)
23 分钟前


下载 (29.93 KB)
23 分钟前


下载 (96.43 KB)
23 分钟前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3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47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0-7-18 10: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应当是后修起来滴呀!
古老滴东东都给那个时候砸烂了呀!很可惜呀!
不过修滴还是很象滴呀!
{:1_266:}{:1_266:}{:1_266:}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3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47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0-7-18 10: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文化滴博大精深呀!老祖师爷滴家还能不气派??!!
{:1_273:}{:1_273:}{:1_273:}
{:1_267:}{:1_267:}{:1_267:}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2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0-7-18 10: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文章和图片一样精彩.{:1_266:} {:1_266:}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0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21: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xyz


    祖宗 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0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21: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xyz


    教人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0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21: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热情桑吧


    国学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