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焦点话题] 听老兵讲述南京保卫战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12-11 10: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孙猴子 于 2011-12-11 11:01 编辑

http://news.longhoo.net/2011-12/11/content_7869639.htm

龙虎网讯 74年前的12月10日,以城墙腹郭为主战场的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数万中国将士舍身成仁,撤退下来的很多也与平民一样遭遇日军的大屠杀。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万同胞,昨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了一场“我亲身经历的南京保卫战”特别报告会,两位参加南京保卫战的老战士讲述了亲历南京保卫战、又从日军屠刀下逃生的经历,而南京保卫战军官郭学礼之子郭永柱,则讲述了其父所在的88师262旅少将旅长朱赤在雨花台殉国的细节,当场把朱赤将军的三件遗物捐给纪念馆,随后又带记者前往雨花台东岗山顶,在密林中指认了朱赤将军遗体安葬的地点。
关键词
南京保卫战
通常所说的南京保卫战,是指1937年12月,中国军队淞沪会战中后展开的一次保卫首都的战役。由唐生智任南京卫戍司令,指挥10余万中国军队与日军作战。由于组织指挥出现重大错误,战前未作周密部署,最后突围时又未拟定周密计划,致使守军在突围中损失惨重。12月13日南京沦陷,南京大屠杀由此开始。
朱赤将军
史料记载,1937年12月10日,日军主力攻至雨花台前。88师262旅少将旅长朱赤以两个团扼守雨花台周围的平堰,以一个团固守雨花台,旅指挥部设在山上。日军用飞机、大炮向雨花台阵地猛烈轰炸,工事大部被毁,朱赤率部顽强抗击,直到12日中午,日军未能前进一步。12月12日,朱赤将军拼完最后一滴血,以身殉国。
父亲用手榴弹炸出覆土掩埋朱赤将军
讲述人:郭永柱
今年66岁,父亲郭学礼曾任88师262旅特务连少校连长,参加南京保卫战,1996年在南京浦口家中去世。
报告会上,郭永柱根据父亲生前的回忆讲述了262旅守卫雨花台的那段让人热血沸腾的历史。
经过两天血战,到1937年12月12日拂晓,雨花台前沿阵地非常危急。朱赤率领的262旅面对的是臭名昭著的谷寿夫师团。日军出动20多辆坦克和大编队的飞机狂轰滥炸,阵地硝烟弥漫。眼见日军发动冲锋,朱赤知道,只有与日军搅在一起,他们的重武器才无从发挥威力,便令郭学礼组织敢死队,拿着10挺捷克式轻机枪、每人挂5颗手榴弹,带一支德式步枪杀入敌群。出征前,朱赤把军旗升上去再降到一半,提前志哀表示誓死杀敌的决心。
战斗非常惨烈,1个多小时后,100名“敢死队”员最后仅4名生还,其中就有郭学礼。最后时刻,朱赤身中数弹,殉国前将一块美国怀表、一个墨盒及两块银元交与郭学礼,让他设法送到江西修水的老家,“给家人留一个最后的念想。”郭学礼带着遗物历尽磨难,逃出日军包围圈,步行至六合乡下。遗憾的是,他没找到朱赤后人,只好将遗物保管起来。
昨日,郭永柱将朱赤将军的三件遗物捐献给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朱赤是南京保卫战的重要参与者之一,这些遗物见证了中国将士的英勇顽强,很有价值。
报告会结束后,郭永柱带记者来到雨花台烈士陵园,指认朱赤将军当年遗体安葬的地点,并还原了朱赤殉国前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一到雨花台烈士陵园,郭永柱直奔雨花台东岗,指着前面郁郁葱葱的山头说,朱赤当年就战死在山顶。“解放后,每年清明节父亲都带我来烧纸钱、磕头,到七十多岁行动不便时才我单独来。”
记者注意到,这是一处平时人迹罕至的密林,由于山路被封,郭永柱带记者绕了几圈,最后在雨花台工作人员帮助下才进去。只见草木枝叶错综复杂地生长着,地上覆盖着一层层的落叶,不时寒风袭来,气氛凝重。“埋葬朱赤将军的地方有一棵小树苗,你们看,现在都长成大树了。”郭永柱来到一棵大树旁,指着旁边杂草和树叶覆盖的地面,眼睛红红地说:“就是这儿,12月12日上午11点左右,朱赤躺在父亲怀里,说完几句遗言就牺牲了。”
郭永柱告诉记者,当年雨花台山顶是战壕,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战壕,深1.5米,宽度1.2米。刚解放时山上光秃秃的,还能看到战壕的痕迹,子弹壳俯拾即是,可见当年战斗的惨烈。
不过,中国军队付出惨重代价。“12日上午10点左右,朱赤被日军的大炮所伤,肠子都出来了。”郭永柱说,这些细节是父亲亲眼目睹讲给他的:朱赤把肠子又塞了回去,用子弹带绑紧继续战斗。他头戴钢盔,手持两把德国驳壳枪,身上捆着10个弹夹,直到最后一滴血,体力不支倒地。
“父亲搂着朱赤将军的脖子,一直喊他。”郭永柱说,好一会儿,他才睁开眼睛,交代父亲两件事,一是把他公文包里的作战地图和文件全部销毁,把里面的怀表、墨盒和银元交给家人。二是不能让他的遗体落入日军的手里。说完,朱赤将军头一歪,以身殉国,年仅33岁
“我父亲拿来军用的草绿色毛毯,包裹好朱赤将军的遗体,然后放入壕沟,又在壕沟两侧埋了两颗手榴弹,引爆后炸出的覆土正好把将军遗体掩埋。”说完这些,郭永柱情绪激动,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了几个头,哭着说,父亲没能把将军的遗物送回老家,现已捐给纪念馆,让他安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10: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孙猴子 于 2011-12-11 10:56 编辑

干掉日军班长缴获一支钢笔
讲述人:程云
今年89岁,是老南京人,15岁投笔从戎,考入黄埔武汉分校教导总队十一期步兵科。南京保卫战中,17岁的程云担任见习排长,奉命防守中华门、雨花台一线。“日军武器精良,还有空军和坦克支援,我们什么都没有,只能靠挖战壕,等鬼子靠近再肉搏。”程云叹气说,“我们死守七天七夜,大冬天啊,晚上就睡在战壕里。”一次战斗中,看着战友们纷纷倒下,程云端起冲锋枪疯狂地扫射,杀死好几个日军,其中包括一名班长。程云上去缴获了他的钢笔,还有一个指南针和一块手表。可惜的是,指南针和手表后来弄丢了,但这支钢笔他收藏至今。
在后面的战斗中,程云的右腿被日军炮弹炸伤。昨天,程云捋起右裤腿给记者看,那伤疤触目惊心。12月12日下午,部队开始撤退,程云想到家人,“我担心他们,想回家看看。”穿着军装的他浑身是血,边跑边把枪拆散,扔进莫愁湖。由于是老南京人,对地形熟悉,他走小路避开日军,躲到距离江东门不远的白鹭村芦苇丛中,藏进一个防空洞,大约过了一个月,家人没找到,他从江心洲乘小船渡过长江,经过两周步行,赶到武汉回到了部队。在现场,程云老人掏出了那支他缴获的钢笔,“后来我就是用这支笔揭露日军的暴行。”如今,程云就住在江东门纪念馆附近,他向记者说:“我守着纪念馆才安心。”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10: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寸河山一寸血!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10: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英雄致敬!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11: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勇的朱赤将军葬身荒野,以后不知道还有没有人祭奠他?不知道郭学礼在1949年后是怎么过的?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3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12-11 17: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落后就要挨打。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5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12-13 12: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孙猴子


    嗯 悲惨啊 记住历史 勿忘国耻。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12-13 16: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值得敬仰的英雄!敬礼!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