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楼主:龙沙快雪 - 

[诗词歌赋] 念奴娇·喜见我县屯仓出土商周古陶鬲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8-5 12: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德 发表于 2013-8-5 09:09
定名:石崮鬲

对很贵重的文物,应该送到博物馆珍藏。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8-5 13: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山来水 发表于 2013-8-5 12:51
对很贵重的文物,应该送到博物馆珍藏。

□一曼
  陶鬲,是古人烧汤煮饭的一种炊具,其貌不扬,三条乳房状空足,能够让它稳稳立定。陶鬲出现于新石器晚期,消失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初的陶鬲通体打磨,表皮光滑,到了中后期,身上才出现绳纹,像老者的皮肤,沟沟坎坎。一般来说,腿长裆深的陶鬲年代都早,可以直接支在地上,便于填柴引火。后来灶台作用显现,陶鬲的腿的功能逐渐淡化,遂成为锅釜。更有有心人,将其升格为鼎,敬之庙堂,至尊至上,成为权力的象征。

  没有专门作为冥器的陶鬲。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很多随葬品都由模型替代,只有陶鬲取之于现实生活,以实用器的面目出现。尽管它只是普通的炊具,却关乎民生,生不带来,死要带去。由此可见人们对陶鬲的重视。

  由于胎体疏松,由于年代久远,流传到今天的陶鬲少有完整者。人们漫步于博物馆,所见到的陶鬲也是体无完肤,修修补补,满脸的沧桑。

  好古之人,特别是文人雅士,鲜有不爱陶鬲者。究其原因,不外有二:一是曾经实用,与当时人们的生活关系直接,可寄怀吊古。二是体态端庄,不偏不倚,合乎传统审美习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8-5 13: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沙快雪 发表于 2013-8-5 09:12
我也在思考定名.

陶鬲 价格名称 类型 时间 价格(RMB) 详细数据
黑陶鬲 拍卖 2010-12-26 ¥ 20,000--50,000 查看
陶鼎 陶鬲 陶豆 拍卖 2013-03-21 ¥ 86,625 查看
李慧芳 陶鬲 拍卖 2011-10-22 ¥ 20,000--30,000 查看
西周 陶鬲 货号 交易 2010-10-18 ¥3,200 查看
龙山文化陶鬲 货 交易 2010-08-10 ¥2,000 查看
精美战国陶鬲 交易 2012-10-02 ¥950 查看
红陶鬲 货号:A 交易 2012-02-04 ¥1,000 查看
商代-白陶鬲 交易 2010-10-25 ¥2,600 查看
西周 陶鬲 交易 2010-08-02 ¥3,000 查看
齐家文化陶鬲 交易 2009-07-15 ¥1,200 查看
汉代陶鬲 交易 2009-07-15 ¥800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2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8-5 13: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你们没给他没收来啊?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8-5 14: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发表于 2013-8-5 13:45
这个。。。。你们没给他没收来啊?

鬲,是我国古代主要烹饪食器,很古老,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鬲形很特殊,三个牛乳房状腹和三只空心足是与其他食具的明显区别。这种型制很科学,牛乳房状腹和空心足可以最大程度地承受热能,既缩短了烹饪时间,又节省了燃料。三足则可以稳稳地将鬲身撑起。 中国农业博物馆所藏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8-5 14: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发表于 2013-8-5 13:45
这个。。。。你们没给他没收来啊?

俺哪有偶权利哦。。。。。这应该属于国家三类保护文物,,,,,,,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8-5 15: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陶鬲也是一种炊器,新石器晚期开始出现。鬲多圆口,有三足,足形如圆椎,是中空的。颜师古注《汉书·郊祀志上》引苏林语曰:“足中空不实者名曰鬲也。鬲用于煮粥,古书记载,黄帝时,先民们就“烹谷为粥”,“蒸谷为饭”了。夏商周三代,鼎和鬲已普遍使用。因为鬲与在井田里耕作的农夫有密切关系,所以古书上又把鬲作为不自由农夫的代称。那时战争中的俘虏,大部分被驱赶到井田里劳作,所以也称俘虏为鬲。著名的盂鼎铭文记载,周康王一次对一个贵族的赏赐,就有“人鬲千又五十夫”。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56 天

连续签到: 15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8-5 18: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zhdfc 发表于 2013-8-5 12:36
我始终有个疑问;文物对现代人有何用?专家又研究出个什么来?占地占资源。难怪有人提议扒了故宫盖民房!
...

你总是能想出好主意。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56 天

连续签到: 15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8-5 18: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经济价值不一定很大,但是对于研究来安的历史文化有着巨大的作用。起码说明石崮山3500年前已经有人类的文明了。
我也同意明名为石崮鬲。我们昨天已经建议他捐献给博物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4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6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3-8-6 11: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云轩主人 发表于 2013-8-5 18:45
他的经济价值不一定很大,但是对于研究来安的历史文化有着巨大的作用。起码说明石崮山3500年前已经有人类的 ...

当然,起码证明我们来安在商周时代就有人类文明的存在。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