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其它] 【山东移民文化】湖岸移民初探(作者 衡阳雁去无留意)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3-8-16 08: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正德 于 2013-8-16 08:47 编辑

                                                       湖岸移民初探
                                                             作者  衡阳雁去无留意

        金湖县地处淮河下游,县内水域宽广,南有高邮湖, 北有白马湖,东与宝应县划宝应湖而治,运河傍着宝应湖,中部有淮河曲折流过。可谓河湖众多,水网发达,在建国前境内有3分之2的陆地都处在湖水之下,特别是三河闸没建成前,高邮湖、宝应湖、白马湖以及今天的泗湾湖、黎城湖、前锋乡、淮胜乡、宝应湖农场等都是连成一片的湖面或浅滩,当时人烟稀少,行政上虽类属宝应县湖西区,却因交通不便,一度沦为三不管地区。洪水走廊地带的恶劣自然环境让人们的生存变得异常艰难,更兼战乱人民流离失所,匪患更是寻常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却有一批山东人在茫茫的湖荡里安家落户。


         境内的山东籍移民来金湖的时间大体可以分为20世纪20年代后至建国、建国后2个阶段,移民原因有战争性移民和逃荒移民两种。居住形式为小聚居向大混居方向发展。据统计现在仍金湖县域生产生活的山东移民约1000人左右。因其很长时间以湖上打渔的生产方式生活,相对封闭独立,语言和本地方言不同,仍然保留着山东方言的特色,与普通话更接近。因其湖上生活,风俗习惯、生活习惯与岸上也多有不同。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教育的普及,移民4代,五代多已走上陆地,共同的生产生活以及与本地人的通婚增多,方言特征不再鲜明了。


         移民来源一   1927年军阀孙传芳被北伐军击溃的部分逃兵   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组成的广州国民政府,领导国民革命军于1926~1927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北伐军分3路向吴佩孚和孙传芳军阀所占领区域进攻。1927年1月,东路军由何应钦、白崇禧率第一、三军等六个纵队向浙江进攻,1927年3月22日北伐攻占镇江,截断沪宁路,中路军和江右军也进逼南京,24日六军和第二军攻占南京。孙传芳退守扬州,6月所部改成安国军,8月率5万余人强度长江,进驻龙潭,进逼南京,后被国民党政府军击败,损兵4万余人。其中龙潭激战失利后的一支溃军约数百人经扬州运河边一路北逃,误入高邮凌塘镇,凌塘镇位于高邮湖南畔的一块三角地带,东有高邮湖的泄洪通道阻隔,西有白塔河,当时后又追兵,前有茫茫湖水,逃兵们有的争抢渔船,有的抢了木材行的木材扎成木筏,慌不择路地划入大湖。高邮浙江侧的金湖当时还没有建县,人烟稀少,都是浅滩芦苇荡,鱼虾肥美、野鸟成群,溃兵们就此停住,开始了湖荡里的打家劫舍生活。后来就有部分人在金湖安家落户,金湖也出现了第一批山东籍移民。


                  移民来源二    上世纪30年代后,随着国内社会矛盾的加剧,人民生活困顿,活命成为首要任务,山东境内微山湖的很多渔民为了生存,沿运河下江南找活路,运河所经之处都有他们的搬迁故事。金湖历来是洪水走廊,水域宽广,更兼紧邻运河,南下的渔民很容易在这片水网密集的地方落户生活。金湖县的白马湖里就生活着1千多口操着山东口音的渔民,他们以船为家,打鱼为生。现居白马湖里的刘培财,现年74岁。他的介绍,为我们描绘了一户微山湖渔民的移民金湖的壮烈历史画卷。“我是41年在洪泽湖里出生的,爷爷带着父亲、二叔划船从微山湖里顺着运河漂过来的”说起几十年前的往事,老人眼睛发亮,思绪清晰,仿佛那一刻又回到60年前。“我十来岁就跟着父辈划船去镇江贩运毛竹谋生,期间两次回到山东祖籍,但都无法落户。1949年的某一天在镇江码头停靠补充粮食食物,没想到一贯温和的国军突然就开始扣船抓人,2爷被抓了壮丁,费了很大的力气才逃回来。第二天船开到江北的六圩才知道解放军打过来了!从微山湖到镇江,那时候的运河没有一座像样的船闸,流很大,沿途有8闸9险关,来时一路顺流倒也很快,回一次老家就费大事了,一路要人拉纤,过闸时,船头迎着一尺多高的急浪啊,拉倒紧要关头,拉纤的停下来要加钱。。。。。。。。”老人喝口水继续,“解放初,一段时间船停在洪泽湖里,捕鱼也拉货,50斤的高粱面记得是3块一袋,白面8块一袋,白面好吃啊!牛郎香烟8分一包,恩,那时候我就开始学抽烟了。。我们到处飘啊,后来看中白马湖水面平缓,就驻下来了。那时候到处是野鸭樟鸡,一罩下去就有鱼啊,本地也有渔民,但只会用段捕鱼,那时候捕了鱼就去岸上找农户换些高粱啊红薯啊什么的过日子,湖里的藕啊菱角也多,鸡头杆子也可以吃。。。。。。我的一个姐姐结婚后举家把船划到巢湖去了,现在还在那里呢!”从解放后的斗地主打翻身棍,再到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现在眼下的湖区生态开发,老人滔滔不绝,谈到今天的老百姓生活,开心地笑了。他的大儿在城里工作安家。二儿在湖里搞渔家乐餐饮服务,今年又添置了某托快艇。渔民的生活甜如蜜啊!



                   移民来源三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因战争原因而移民   家住前锋镇渔业小农场的刘坤和,现年83岁,1941年一家人在微山湖里搞运输,有5吨的木船和小船,被日军抓了差沿运河向南运物资,在宝应县的蔡花乡附近得了机会脱身,逃跑时只带出小船一只,后来听说白马湖湖水浅鱼多,就举家迁移白马湖,开始撒网捕鱼的生活。老人回忆起初到白马湖的景象,那时候苇荡茫茫无边,野鸭咕咕叫,每天早晨都可以捡一篮子鸭蛋,只是粮食很奇缺啊。年已70的刘培梅家却是解放战争中随着大军南下,帮助运输军需品的,当百万雄师过大江后,他们划着自己的船在回程中,经过金湖的境内时萌生落户的念头,特别是这里湿润的气候不同于山东,水面宽,人烟稀,非常适合打渔人的生活。当然也有解放后因生活问题而移民的。建国初期,山东人多地少,兼有天灾不断,为了活命,很多人出来寻早更好的生存机会。白马湖渔业小农场的张海福家就是1956年顺着运河飘来的。他们先是在宝应居住了数年,后有辗转来到白马湖。而88岁的沈氏原籍山东井山,先移居扬州多年,再迁白马湖。,不同时期不同原因移民的山东渔民们在白马湖里过着相对封闭的水上生活,因和岸上本地人沟通较少,很长一段时期仍保留着家乡的方言和习俗,成为当地人口中的‘侉子’。


                        因水上交通不便,渔民住的又很分散,多年来渔民孩子的教育一直比较落后。近年来随着政府扶持力度的增加,岸上渔民定居点的建立,湖区养殖业的开发,村道的修建,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水上渔民运动会的召开,让这片闭塞的湖区终于向人们敞开了胸怀,更多的人走进去,去旅游、去观光、去投资、去兴业,带来湖区勃勃的生机,渔民的生活也变得红红火火,相信渔民的生活明天更美好!







184836lbaxb5avk66ivd5x_jpg_thumb.jpg (136.72 KB, 下载次数: 0)
2013-7-27 15:3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84852gc75cyuc36i98u6j_jpg_thumb.jpg (93.83 KB, 下载次数: 0)
2013-7-27 15:3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57 天

连续签到: 1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8-16 08: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力极强的山东移民。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0: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移民,是每个时代的特有产物。。。。。。。。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3-8-16 17: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移民,想起三峡移民了,记忆中来安也有不少点,当时统一盖的新房,现在不知道过的怎么样啊。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22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3-8-16 19: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个个是好汉,移民文化更灿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2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8-16 22: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发展的过程就是移民的过程,中国,外国,古代现代都概莫能外。山东的齐鲁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杰出部分。远古难追寻,唐末,宋代,甚至明清,民国,移民的脚步从未曾止步。移民带来文化的播撒带来民族的统一带来经济的繁荣。。。。。。。。。。。山东移民文化研究有太多太多未解的迷。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8-17 06: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云轩主人 发表于 2013-8-16 08:59
生命力极强的山东移民。

皆为生活所迫。。。。。。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8-17 06: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鹤 发表于 2013-8-16 17:58
说起移民,想起三峡移民了,记忆中来安也有不少点,当时统一盖的新房,现在不知道过的怎么样啊。

多数又他乡谋生去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8-17 06: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棠无香 发表于 2013-8-16 19:28
山东个个是好汉,移民文化更灿烂!

欢迎海棠老师的加入,其实,研究并不是专家的特权,专家也是从无到有的。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8-17 06: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发表于 2013-8-16 22:21
人类发展的过程就是移民的过程,中国,外国,古代现代都概莫能外。山东的齐鲁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杰出部分。 ...

要有恒心和毅力。。。。。。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