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过来看看 于 2013-10-10 10:32 编辑
摄影的三个阶段 概述: 喜欢摄影有10年左右的时间,甜酸苦辣难以细说...要在摄影这条路上走好,还真不容易,拍着玩可以,真要出有味道的作品就难了...看着自己拍的一大堆糖水片子...掂量一下, 要进步还真是难 我认为,摄影要跨越三个阶段:也就是摄影的三个境界! 第一阶段:只能表现拍摄对象的60-70%---初级阶段 大部分入门的人都在这个阶段,一般是刚买相机不久,对相机和各种拍摄参数的设置都不熟悉,用P档拍摄居多。这个阶段,好东西也不能全部拍好,看着漂亮的东西拿起相机就拍,对想拍的东西仅仅是视觉上的愉悦,不考虑深层次的东西,什么主题,前景,背景统统放到一边,回来一看,怎么拍的和看到的有这么大的差距?再看别人的片子,人家怎么就是拍的比自己漂亮?唉!确实在技术上有差距,不管是曝光,和对焦,以及构图,都不足.但这个阶段比较短暂,一段时间后就可跨越.这个阶段的人,对后期基本不会,也就是对照片整体做一些调整。第二阶段:对拍摄对象有90%以上表达----中级, 这个阶段的人,对摄影的技术性问题已经掌握熟练,也就是对用光,构图,后期都有了比较多的认识,对拍摄对象有比较完美的表现.基本能把美的东西原样拍出来,但对主题的提炼和意境的表达不能够做到深入,这个阶段的人,往往片子看起来都不错,但细诅嚼起来,有味道的作品不多。这个阶段也能出几张好作品,但偶然因素比较多.好多搞摄影多年的摄影人一般都处于这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人对后期也有了比较深的认识,对照片的局部调整已经非常纯熟,但对后期要达到的意境没有把握!只是大通套的调整,对作品做深入的剖析不够,后期很难做出有个性的再创作,基本就是对原图的美化! 第三阶段:把很一般的事物,拍成美的有内涵的作品---高级 这个阶段的人,一般被称为真正的大师,他们能发现常人不能发现的视角和事物细节!拍出令人启迪心灵的作品。这个是一个很难达到的阶段,因为,能达到这个阶段的摄影人不是摄影的技术问题,也不是后期的技术障碍,而是与摄影人的艺术鉴赏力,美学素养,文学,音乐各种素质有关,比如"十月的螃蟹"这幅作品,我听黄其昆老师讲过,他父亲在拍之前,已经对作品构思了然于胸,拍好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个阶段的人一般都是很执着的,有的摄影人,为拍他喜欢的题材,可能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在某个地方蹲守!而且,这个阶段的人多少有点天才,和悟性的,俗话说,功夫在诗外!在后期上,这个阶段的人会对作品的原图做大幅度的调整,也会请专门的平面设计师按照自己的想法调整作品!这也是为什么真正称得上摄影大师的人少之又少的原因!
~~~~~~~~~~~~~~~~~~~~~~~~~~~~~~~~
第一阶段:可称为游戏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研究拍摄的基本技术,初步学会使用照相机,主要拍摄风景照片,看见美丽的风景就按快门,时时渴望去雪乡、坝上、禾木、白哈巴、西藏、烟墩角等摄影人聚集的地方,拍摄一些别人拍摄了无数遍的美丽风光,用激动的手指捏出一张张的“糖水片”。在这个阶段会偶有所获,得到一张或几张让大家惊奇、欣赏的美丽照片;在这个阶段,既锻炼了身体,也愉悦了心灵,发现自己还有点审美的能力,小有成就感,同时拍摄的片子也让家人分享了快乐。其实,把摄影作为一种快乐、健身和游戏的手段,停留在这个阶段也相当不错,毕竟,咱们不是靠摄影来吃饭、来思考。
二、第二阶段:也称为中毒阶段,看到别人拍的好片子,感受到差距,开始琢磨镜头、相机的升级等问题,开始琢磨是拍胶片还是拍数码、是玩单反还是玩旁轴等问题,开始琢磨学习PS等后期处理技术,开始向相机的深度开发进军,研究比如多次曝光、超焦距、分区曝光等等,等等问题,甚至想玩针孔、大画幅。这个阶段,也是开始掂量自己腰包的阶段,“毒”瘾发作时会食不甘味,夜不成寐,义无返顾地把腰包一次次掏空,甚至有亮骚的冲动。在这个阶段,相信不少荷包不富裕的兄弟姐妹,对家人发脾气少了,笑脸相迎多了,而其它方面的消费渐渐贫乏了。这个阶段,比第一个阶段能出更多的“好片子”,再加上一堆“毒机、毒头”时常在眼前晃来晃去,心理上有了一种满足感,也开始有了与部分影友交流的资本,形成了一个中毒的小圈子;这个阶段,开始潜心研究光影、构图等问题;这个阶段,因人而异,中毒深浅程度大不一样,可以是缓慢中毒,可以是突然中毒,度过这个阶段的时间有长有短。在这个阶段,其实也是人生很美好的阶段,比打麻将、打扑克,逛夜总会等无聊事情要强了不知道多少倍,家人大都支持,停留在这个阶段也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
第三阶段:随着看到的好片子增多和眼界的开阔,审美修养开始成几何级数增长,开始又出现了不满足于现状的内在冲动。在这个阶段,开始破除“唯武器论”、“唯光影论”等观念,明白了器材是重要的,但器材后面那颗脑袋更重要的硬道理;有的人开始注意尽可能利用手中的器材,去传达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看法,拍摄的影象往往剑走偏锋,时而画面怪异,时而角度出奇,手中的器材开始真正发挥潜力。带有观念特质和前卫思想的作品往往显得卓而不群。有的人则把以拍风景为中心开始转向以人文题材为重点,更加关注社会生活。有的人虽然还拍摄风景,但已经不去那些众人皆知的好地方、大地方,更注意在身边发现、挖掘风景的美丽和内涵。有的人会注意摄影的系统性,为自己制定一个计划,进行对某一主题的专题摄影。在这个阶段,他开始被人注意甚至追捧,经常参加摄影比赛,偶尔会有照片被人找上门来购买,其在网上的发言也很受人重视。在这个阶段,摄影已经没有了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单纯的快乐,而是成为“痛并快乐着”的事情;在这个阶段,拍摄时已经不轻易按下快门,而往往要经过大脑的慎重思考,显得心事重重。到达了这个阶段,虽然摄影玩出了水平,但也许比过去更累心、更苦恼。
第四阶段:可以称之为随心所欲不逾矩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相机已经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不论是用什么样的器材,不论是在什么情况下,总是能拍摄出令人高看一眼的片子;在这个阶段,其拍摄的作品开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深深打上了个性的烙印。在这个阶段,有的人可能已经不再靠原来的工作吃饭,而是靠摄影为生,成为真正的大家。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都是被东坡勾引的,真是烧香引出鬼来了,呵呵。不过,在”家“里畅谈摄影也是一种快乐,虽然唠叨了一点。但俺自己很清楚自己还在第一阶段,而且有向第二阶段发展的危险,对于第三阶段是”望梅止渴“,而对于第四阶段,只有”临渊羡鱼“之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