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1285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09-4-19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2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近日,中纪委办公厅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关于公车治理的建议时,要求条件成熟的地区和部门,积极推行公务用车统一标识、GPS定位等制度。而从今年9月起,泗县就为该县420辆公车陆续装上了卫星定位系统,并在后台配有相应软件,可在后台实时监控公车的速度、油耗、行驶的位置等。同时,一旦公车出现超速、驶出县境等情况,后台的软件都会自动报警。 420辆公车装上定位系统 从今年9月开始,在泗县机关单位里开车的司机都变得小心翼翼。泗县一单位司机张师傅称,作为单位的司机,有时单位工作人员或者亲戚会让他帮忙接人,“都知道和工作没关系,属于公车私用,但又不好拒绝。如今装上了‘天眼’,大家不敢乱用车了,也没人开口要帮忙了。”
张师傅口中的“天眼”,就是泗县纪委在公车上安装的卫星定位系统,被安装在每辆汽车方向盘之前,兼有北斗和GPS的功能,可以全球定位。据泗县纪委干部室负责人沈飞介绍,目前该县共有420辆公车被安装了卫星定位系统,“除了刑警等办案车辆因为保密原因,其它单位都安装了。”
后台可报警监督公车使用 据介绍,除了在公车上安装相应的设备,还有后台专门监控这些公车。“每一辆公车的运行轨迹、实时状态,甚至车里多少人,速度多少,一路油耗多少都能监控到。”一直负责此事的沈飞称,同时,纪委还对公车进行了实时监控,“一旦公车出现问题,如离开县境或超速,后台都会报警,而此时我们可直接联系司机,问清情况。”
同时,真正有公事的公车到外地去,需要向县纪委报告,获批后才能出行。沈飞称,根据计划,下一步除了县纪委有个后台监控外,还将在其它机关单位再单独设立后台,用于各个单位对自己单位公车的监管。
据了解,泗县之所以在全县公车上安装卫星定位系统,是学习了外地的经验。“我们去江苏泗洪等地学习当地效能建设经验,纪委发现他们对公车管控的比较严。”沈飞称,由于社会上对于公车关注度很高,所以纪委就把这项经验引进到泗县,在全县强制推开。
从安装至今效果如何?记者得到的答复是,到目前为止没公车敢于“公车私用”。记者了解到,从今年9月份陆续开始安装,在国庆节前夕才全部安装完成。在前几天,泗县林业局的一辆公车刚出泗县境向合肥驶去时,就被后台系统发现并报警。后经调查,该车是到合肥办公事的。
将推公车统一标识防私用
除了高科技的应用,传统手法也成为泗县公车监管的手段之一。据了解,纪委还要求各单位建立公车出车台账,办公事和办私事路线肯定不一样,可以和台账核对。而一旦被发现公车私用或其他违规行为,泗县纪委还制定相关规定,最严重者公车将被纪委“收缴”并处理单位责任人。同时,为了防止公车明明办私事,却打着外出公干的幌子,当地还计划推出在公车上统一贴上标识。“在车上贴出‘公务车’的字样和举报电话,可以方便群众监督。”沈飞称,“标识都设计好了,现在正处于研究何时推行阶段。”
数说卫星定位系统
据了解,420辆公车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后台以及之后3年的维护费用共60多万元,“我们是和软件公司签的分期付款协议,1辆车3年需要1590元。”沈飞透露,虽然每年政府要为每辆公车多花几百元,“但可有效控制公车私用,还是比较划算的。”沈飞算了一笔账,1辆公车来回1趟合肥至少需1000元,而此前对公车为何去合肥,并无有效监管手段,“最后统计结果还没出来,但平均下来每辆车每年可省1000元。”
他山之石 记者经过查询公开报道发现,给公务车装上卫星定位系统,在外地早已屡见不鲜,如江苏泗洪、宿迁等地,广州也于2011年即已开始施行。而在安徽省,记者查询发现,将公务车安装卫星定位系统的地区和单位相对较少。
和泗县相似,从今年9月份开始,六安市霍山县纪委也陆续在当地公务用车上全部安装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金寨县法院则于2012年底将该院的15辆警车全部安装上了GPS定位系统。而早在2010年,临泉县法院也将该院的20辆警车装上了卫星定位系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