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5184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2-6-7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
牵 挂
周元桂
不久前,在纽约的小儿子惯例打来问候电话。通话过程中,他时有咳嗽声,而且他说夜间咳得还重些,已维时多日了。我不无怜怨地责促他尽快去就医。几天后,儿子来电说他刚做过胸透,医生没说什么只是帮他预约去做CT,约时在19天之后的9月23日。闻此,我的心立即紧绷起来,由然而生逻辑推理之不祥感。在忐忑中盼来9月24日(纽约与北京时差为12小时),心欲静而忧不止地侯听儿子的来电铃声。不料直到25日上午一直杳无声息,我十万火急地去电询问,连打三次电话都无人接听。他那里已是深夜12点,竟无人在家,便想当然地认定儿子病属不祥(不便对我讲)而住院去了,从而悸惧然难能平静。幸而片刻后儿子回电铃声清脆响起,他说回家迟是因与朋友聚会的……我无心听此而打断他的话直奔CT结果掘问。得到儿子“检查结果一切正常”的回答之后,才幸幸然重负顿消。如此被儿子淡淡然以待的事,对我却沉沉然如临大敌,而且虽受惊也不愿“悔改”。何故?此乃上帝精心安排的“牵挂”也!
牵挂最容易发生在亲情之间,尤其是母亲对子女的牵挂。由于妻已故世21年,我因之而越来越婆婆妈妈,这大概就是人体应变而生的代偿功能吧!牵挂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珍贵而又神秘的情感,它没有虚伪的杂质,更不具功利色彩,因为它是慷慨的给予与无私的付出。牵挂总蕴含着深深的祝福和虔默的祈祷,如同一缕思念投送的百般呵护。
牵挂不因距离远近而相应强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远距离之牵挂,“莫道日日相偎守,更愿岁岁君平安”是咫尺之牵挂。最值得我忆述的是数十年前母亲那面对面的牵挂。记得我在读高一时的暑假期间,一次晨练时崴了脚。由于采取先热敷后冷浴的错误理疗方法,脚踝肿痛剧剧然寸步难行。此情状如同一根绳索,一端系在我的伤脚上,另一端牢牢地挂在母亲心上。母亲寻寻觅觅之后,买了一条团结牌香烟,急匆匆去请闻二叔挖“草头方”,她得到药草立即捶碎为我敷治伤脚。然而四、五天之后几无显效,母亲决定送我到(15里外的)县医院就诊。由于当时乡间小路迤曲崎岖,且有隔(来)河之障,无法使用交通工具。众皆为难时,母亲却胸有成竹地找来一条牛,让我骑着牛,她则时牵时赶地送我进城。达河边时,我让母亲先从简易棍棒桥上过河,我骑牛从桥的上游涉水过去。牛过河达对岸汀埠时,我扭头看见母亲没有过河而还站在对岸凝望着我。忽然牛往岸上猛爬,一瞬间牛身呈垂直状,我连毛带皮地牢牢抓住牛,幸没落水。岂料母亲却落入水中,被河水冲翻正在拼命地挣扎。我惊呼并下意识忍痛聚力欲往下跳救母亲,突然牛迅然回转驮着我扎入水中。母亲幸而得救并幸无大碍。我因母亲平安而庆幸,母亲却因我伤躯落水而怜急(又添一层牵挂)。事后我问母亲怎么忽然下了水?她说:“当时怕你从牛身上掉下水,我想冲过去接住你,只挂看着你,没有看到河水”。闻此我深深地意识到,母亲因“只看到”与“没看到”而落水,乃是一种面对面的惊心动魄的牵挂。当时,与其说我挂在牛身上,不如说我是挂在母亲的心上。由此我恍悟,原来牵挂是无声胜有声的母爱,是亲人之间的心灵对话,是牵挂者对被牵挂者的生命投入。
原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曾在文章中提到,他很小时就父殁家贫,母亲常进山削柏树皮卖以助生计。每次进山总把他背去放在身边以免牵挂。一次5岁的周其凤因贪玩而走失,周母狂呼寻儿,许久才找到。此乃面对面之撕心裂肺的牵挂。2012年初,60岁的周其凤尚在校长任上,告假专程回湖南老家祝贺母亲90大寿,曾跪在母亲面前偎母落泪。我看到报纸上这一照片时,觉得那是母牵挂儿与儿牵挂母之两个牵挂的甜蜜契合,之温馨衔扣,恍若有辉光灿目。我睹而由生羡慕和嫉妒,因为自己母亲已故世20多年了。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曾有一些人认为周其凤跪母举动是在“作秀”。对此,我曾愤愤然撰写《跪母心声无杂音》一文发到网上。但愿人间的牵挂都能唤醒良心!
走进人生,便走进了牵挂。牵挂别人,是一种情深意重的付出式享受;被人牵挂是一种难以言语的感动与幸福。有人说,牵挂是做父母的专利。此说不尽然,人世间也还存在着爱情、友情以及其他亲情间的牵挂。何况子女对父母同样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牵挂,只是他(她)们牵挂的力度、幅度和热度相对要小。而且子女被父母牵挂的感受也因年龄不同而有差别。大体而言,20岁之前的青少年,对父母的牵挂无所意识,30岁时视为无足轻重,40岁时则感到似曾相识,50岁时因有同感而珍视之。但愿人人都能读懂并善于运用“牵挂”。因为牵挂就是温暖,就是平安,就是生命力。人生如果没有了牵挂,世界将漠寞得令人窒息。
|
-
本帖评分记录 | 元宝 |
活跃度 |
收起
理由
|
天空夕阳
| + 10 |
+ 15 |
亲情的牵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