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其它] 【山东移民文化】来邑名宦韩梦周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3-11-9 10: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邑名宦韩梦周
          叶永寿
      清朝乾隆年间,来安来了一位好知县——韩梦周。
      韩梦周生于1730年,卒于1798年,字公复,号理堂,山东潍县人。进士出身,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任来安知县,在任五年。
韩梦周来自孔孟之乡,深受孔子“仁爱”、孟子“仁政”影响,尊从先贤,笃信程朱,学宗濂洛。他说:“信之笃,思之切,则精神必有感召”,要求诸生近朱子而法之。告诫诸生“志道德者绌功名,志功名者贱富贵。”要为国为民“敝精瘁形,殚虑而竭忠”、“率志而行”,即使“犯时触难,撄祸患而不悔者”方为“有道之士”。基于这种思想理念,韩梦周的为官准则正如他在《关帝庙祈雨文》中向苍天所誓:不贪污,不受贿,不谄上,不枉断是非,秉公执法,不渎职,不依权势鱼肉百姓,体恤鳏寡孤独,不施苛刑,重视教育,劝导农桑。决心以民为本,整肃吏治。
       韩梦周赴任来安,下车伊始便“访衙蠹及无赖子,籍记姓名,遇事尽法惩治,狱讼为之一清”,还一县之正气。接着便从民生抓起。他周历四乡,勘察地情,调查民情,了解到来安西北多冈峦,石枯而土瘠,业农者雨旸不愆;而东南水之所汇,旱则易竭,涝则不能泄,业农者同样雨旸不愆,由是人民生活窘困。除地理条件致贫之外,更由于土地被富人兼并。他说:“古之时,井田有常制,民各受田以力食,贫富无绝殊”,所以能“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男女有所归依,以生以育,奠其室家。”其后“井田既废,兼并遂兴,末务益竞,本业益微”,以至“富者连千畛,贫者无寸土”,往往贷而食者,负债累累。再者,“农夫不务蚕织”,无“贸迁有无之利”,“受商贾之黠者持窳物,数倍其值而债市”之害,且不知“积藏为急务”,“有余一年之食者,可指而数也。”即使岁无凶荒,以瘠土之所出,供百物无穷之费,民力固已大绌。韩令从主客观方面分析了邑民贫困的原因,除无力改变者以外,他提出两项措施。其一,因地制宜,劝民依山种簸箩树,农林并举,发展林木蚕桑,从山东沂兖等地招募工人教之蚕织,其时相官集所办缫丝厂,称之为“相丝”享誉江浙。韩令提倡崇尚节俭,集业劝功,增加邑民收入,以防颠于凶祲。这一时期,大批山东之民移居我县,植树技术、蚕桑纺织、齐鲁民俗、饮食文化、国术武艺传入来安。乃至独轮车、纺纱车、采石建房、垒石造田也应运而生。可谓一次较大的移民之举。
      第二项措施是固圩堤,疏河道,开通浦口黑水河,使邑南诸水直达大江。韩令依其地理丈尺工程,详标图记。大小圩的堤高、堤底、宽度均作统一规定。堤外挖夹河与来水河相通,堤内开沟渠,建闸门涵洞,各圩又确定专人管理。经过一番治理,大大减少圩田遭受雨潦之灾。
这位知县不仅勤政,而且亲民。在其到任的第三年(1768年)来安大旱,邑民面临饥馑,他心急如焚,一面深入民户察看灾情,带头捐廉,并劝富户捐输助赈,蠲免钱粮,发仓谷煮赈,采取应急措施;一面迅速状报,一个月中竟上书十次,终于“大吏闻于朝,发帑赈恤”,方得“穷黎略无菜色”。灾情过后,韩令仍“犹时时耿著于心。自愧为吏无状,弗克先时预防,俾万姓颠于凶祲。”他要求吸取教训“借既往之灾患,励将来之忧勤”,从而“与我百姓谋事更始,集业劝功”以防不测。
       韩令亲民还表现在遵从古训“无虐茕独”,不侮鳏寡,保息养万民。为此,他倡导好义者醵金新设恤孤院,收养孤贫四十人,“此外,颠连无告者尚随在而有”,此举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社会福利工程。
      韩令任间非常重视教育,他在《与诸生会讲约》一文中说:“以振兴文教为己任”。他每月十日亲自走上讲堂,明确责任“学之不力,学者之过,讲明之不至,教者之失”,他告诫诸生“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世之事务不可不究,国家之兴废,生民之利弊不可不悉”,要克服“志在取益”为一己私利而学的错误。应该“立志设诚以行”,心存家国,开济一方,还要具备敢于担当的精神。韩令在任期间兴建江青书院,这是一所唯一建在远离县城的相官集镇上的书院,亲自为书院撰记,还修葺建阳等几所书院,便于诸生攻读,为了培养诸生“于朱子近而法之”,特地在建阳书院内增设朱子祠堂,用于传授朱子学说。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庚寅恩科,韩梦周为同考官,卸任入闱,不再主来安之政。这时淮河南北很多地方遭受蝗灾,一位巡视大员按勘至来安北区,蝗灾严重,这位大员问来安县令是谁,有人不知情回以韩令,竟以捕蝗不力罢了韩梦周的官职。不过,这一说法为县志所记,笔者存疑。因为儿时听过一则故事,说来安古代曾有一任山东籍知县,此人体恤百姓,公正廉明,对上峰不谄不贿,结果被借故罢官,罢官后回故乡设馆收徒。这一传说很合韩梦周的经历秉性和遭遇,所以笔者认为韩梦周丢官的真正内在原因是当时腐败的官场险恶的风气。韩梦周面对罢官刚毅坦荡,表现出齐鲁儿女的固有性格,践行了触难撄祸而不悔,处之泰然。从此,形骸江湖,授徒淮扬之间。晚年居住在潍县之程符山,远近学子涌往从之,敬称理堂先生。去官之日,来邑士民依依不舍,列队送行,香烟不绝,泣泪如雨。为感韩令恩德,其后在城内建“公复祠”春秋祭祀。
     韩梦周处在清初被摧残了的资本主义萌芽又开始萌动起来,清朝经济发展到顶点的乾隆时代,但政治已趋腐败,贪污成风,出现了象和珅那样的大禄蠹,封建地主阶级再次疯狂地兼并土地,皇室、官僚、大商巨賈成了“素封之家”,土地愈来愈集中,农民愈来愈贫困。到明清时期虽然封建势力进入衰老期资本主义萌芽了,但还是没有力量摆脱封建势力而正常地成长起来。同样,韩梦周眼见兼并之痼疾,只能借古讽今,痛心而疾首,却无法革除和改变。不过,他提出的一些治标改良如农林并举、发展蚕桑的主张是有积极意义的。韩梦周不是一味泥古的人,从施政中便可看出资本主义萌芽影响着他,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他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
       韩梦周深受儒学熏陶,就其名号都有信之笃、思之切的儒教理学的意味。他是一位饱学之士,有《易》、《春秋》、《大学》、《中庸》注解、《诗古文制义》等著述传世。在来安知县任上写有《治水》、《养蚕成法》、《种簸箩树法》等科普书籍,他把山东的植树、养蚕、纺织等技术传入来安,为来安留下一笔丰厚的山东移民文化。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56 天

连续签到: 15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11-9 11: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韩梦周也是山东人?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5: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云轩主人 发表于 2013-11-9 11:48
韩梦周也是山东人?

ranye然也.............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11-10 08: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沙快雪 于 2013-11-10 10:18 编辑

       韩梦周确是一位饱学之士,一心为民谋福祉的好干部。可遗憾的是封建政体决定了社会管理的“人治”性,人存政兴,人亡政息。更不幸的是,这种体制竟然在华夏沿续数千年,至今影响仍在,都还在好官坏官清官脏官上纠结做文章,而未被一个真正的“民主法治”所代替。一句话:人民还没有真正的行使当家做主权。我们有理由期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能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有个深远“立意”和“破题”新规,把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引向深层次,跃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34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3-11-10 08: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巴着来年好,来年......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10: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沙快雪 发表于 2013-11-10 08:41
韩梦周确是一位饱学之士,一心为民谋福祉的好干部。可遗憾的是封建政体决定了社会管理的“人治”性 ...

期盼。。。。。。。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10: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狂 发表于 2013-11-10 08:56
今年巴着来年好,来年......

期盼、、、、、、、、、、、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