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空朝阳 于 2016-6-10 08:36 编辑
跪母心声无杂音 周元桂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7月13日在湖南家乡为母亲祝90大寿,在众人面前向老母亲跪下,并激泣约10分钟。情景十分感人!然而7月15日该消息报道出来之后,争议声随之而起。 首先必须指出,周其凤为母亲祝寿并下跪示敬表孝心,不仅无任何不妥之处,而且值得赞肯。“百善孝为先”是我国传统的道德根基之一,孝敬父母同样是公众人物的道德底线。因此,大多数网评对周校长的“跪祝”之举持肯定态度。然而,也有少数偏颇之词,甚至认为周其凤是借机“作秀”。对此,笔者愤而说谬。 首先周其凤“跪祝”之举并非前无孝实的突兀行为,而是年年春节他都携妻率子回家与老母团聚,平时则问候频频;尤其是当老母亲说她在城里生活不习惯而不愿跟他在北京生活时,周其凤置重金为老母亲建新房孝而顺之。并且房两边又为两个弟弟各建新房,以便他们照料老母亲。周其凤脑际始终储存着母亲从前供他上学而肩挑杉木皮卖的身影。为报“三春晖”一直孝意绵绵不已;其母80寿辰他因事未能回家祝寿,深感遗憾,故而在母亲90寿辰时,尚在校长任内的周其凤,特告假回湖南老家为母亲祝寿。难免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毕诚孝于一激,一跪释怀!了解这一过程,就容易感知到周其凤的“跪祝”行为是至孝老母的真情流露。60岁的儿子跪在90岁老母面前,动情地以喜泪祝寿,乃母与子相互牵挂的契合、相互思念的融融,以及孝心与慈爱的碰撞之一幕人间最纯美的亲情“短剧”。可以想象,彼时彼境的氛围感人至深,无以复加。吾见到报端此照片时,恍若“三春晖”在闪闪发光。深感,不仅不应微词非议,而是很容易震撼不已,油然以“孝心至诚”而仰视周其凤。这是周校长在人伦孝道方向向学生们的示范和传承,以及对湖湘文化的生动展示。据说古代有规矩人家,子女清晨都要在父母、长辈没有起床时,于床前跪问早安,《红楼梦》中的贾政怒打宝玉之后,众人规劝而未能止,最后贾母赶到怒责儿子不该毒打宝玉时,贾政立即跪向贾母认错。不仅息怒止打,而且之后从未再打过宝玉。“鸦有反哺之孝,羊以跪乳感恩”,动物尚且如此,难道人类秉孝德就属于“另类”吗? 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我国在没有出现科举制度的两汉魏晋时期,是采用“举孝廉”的办法选拔人才的,要当官的人必须首先在“孝”字上大做文章,以博取孝道上的好名声,从而求得被举荐当官的机会。周其凤乃堂堂北大校长、留美博士、中科院院士,并在国务院、教育部曾任过要职,显然没有必要“作秀”示孝以求青云仕途。其实,跪乃“寸草心”而已!笔者倒认为,周其凤的“跪祝”之举很有必要。试想,如今的青年人已不知孝为何事,不为父母着想者多多,有报恩意识者却不多见。殊不知,对父母都没有报恩意识的人,何以铸根基成大事、行天下?作为我国最高学府的一校之长,深谙身教重于言教的育人之道,他的跪母行为对广大的高校学生乃至所有青年人,难道不是一次感染有力的身教吗?在这里,一“跪”,顶一万句的孝道之说教。这正是周其凤校长教育方式和良苦用心的高明所在。以上可用仿孟郊诗概括之“慈母肩上担,学子腹中知。求索蒸蒸上,孝母年年归。谁言只一跪,能灿杉树皮?”明呼此,就不会误读周其凤跪母祝寿之举了。儿女尽孝方式可以不拘一格,为何要在“跪”字上“弹”出杂音呢? 作者地址:安徽省来安县第三中学 电 话:13093321368 周元桂 作于2012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