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遇上这样一件小事,虽然小到微乎其微,却又给我带来极为强烈的震撼。
或许,这件小事,别人也曾遇到过,只因为太小,不值一提,所以,有些人,或许连说的兴致都没有。但是,被我有幸遇到了,我却很想写下来,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众人面前。这样,或许能引起您的共鸣,好像身临其境般,不再忽略身边那些点点滴滴,微不足道的温暖。
前天中午,我带小儿去县防疫站皮肤科看病。因为小儿肌肤比较白,比较细腻,从小养这么大,那个皮肤过敏之类的,是常有发生。最长的一次,居然为时数月,将我吓得心惊胆战,愁得彻夜难眠。
次数多了,我自然也就成了惊弓之鸟,只要看见小儿皮肤上冒出个点点豆豆的,我就立马吓得心慌意乱,六神无主。
这一次,起因是小儿夜里忽然发高烧,我喂了点退烧药和消炎药之后没多久,小儿喊手痒,是左手挠右手,右手挠左手,挠起来是没完没了。
我抓住他的两只手腕一看,是心惊肉跳,心有余悸啊!
那两只手的手腕和手背处,都是红彤彤的小点,已经连成苔藓样一片,看起来触目惊心,痒起来估计也是奇痒难耐,因为小儿一直在挠个不休。
好不容易安抚住小儿,给他抹上抗过敏的药膏,然后再哄着他入睡。我呢,是甭谈睡觉了,一会儿摸摸小儿的额头,看看烧退下去没有。一会儿又要抓住小儿的手,给他轻轻抚摸患处。因为他挠起痒来没轻没重,没完没了,我总不能任由他将肌肤抓破。
好不容易折腾到天亮,赶紧带小儿去村卫生室看诊。医生也说是过敏,给了支药膏,叫回来给他抹。退烧药,消炎药继续吃,是能不打针吊水,就尽量不打针吊水。
好在小儿皮肤好过敏,对药物倒是很敏感,一天的药喂下来,居然也退了烧。双手的患处因为抹了药膏,看着也稍有好转,我忐忑不安的心,也安定下了大半。
但是,没想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小儿喊脚痒,我一看,脚上居然也起了一层小疙瘩,症状和双手上的极为相似。没办法,只有一遍遍地给他抹药膏止痒,好让他安然入睡。
第二天,又带去看医生,医生说没事,继续喂药,抹药膏,观察。
是啊,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吗,纵然我是心急如焚,也还是无可奈何啊,这痊愈总需要一个过程的,我没办法抹杀啊!
结果在第三天晚上九点多钟之后,小儿脱衣服睡觉时,那腿上,手臂上,前胸后背肚皮上,都冒出了许多小点点。小儿是挠完这处挠那处,就没有罢手的时候。我几乎是吓得魂不附体,这该怎么办?这孩子究竟是怎么了?
老公不在家,这夜黑风高的,我一个人带着小儿也不敢出门啊,只好打电话向门旁的邻居求助。
好在邻居好,赛如宝呢!邻居家有私家车,接到我的电话,是二话不说,立马穿衣起床,将车子开到我家门口,载我和小儿去看医生。
我的大惊小怪,在医生眼里却是习以为常,见多不怪。他说小儿是出疹子,叫我别紧张,回家继续观察,过几天就会自动消下去了。
医生的话,虽然给我吃了定心丸,但是漫漫长夜,小儿似睡非睡,挠起来没完没了,这份煎熬,对于一个母亲而已,也是痛彻心扉的。
谁养的谁疼吗,大不了我不睡,看着小儿的手伸向哪一处,我是立马将他的小手抓住,用我另外一只手,替他抚摸痒痒处。
偏偏老公没空回来,还在那里遥控指挥呢。
“看好了——看好了,千万别叫他把皮肤抓破了……”
好——我看好——我看好,我已经连续看了几天几夜了,那种食不知味,夜不安寝,心力交瘁的辛苦,唯我自知,我也累啊!
并非是病急乱投医,而是每当看到小儿挠痒痒的时候,真的是心痛难忍。所以,第二天,我带着小儿去了县防疫站。
县防疫站有皮肤科,且这位皮肤科的医生,曾经在合肥进修过,以前我带小儿来过。而且,他们这儿的药品,都是小孩专用的,用起来,自然是很放心。
结果那天是星期天,皮肤科的人没上班,没办法,我只好再带着小儿,转道去家宁医院。
公交车上很拥挤,我带着小儿挤到后门口,让小儿抓住门口处的柱子站好。我则拉着车顶上的拉手,将小儿护在怀中,以防车子在刹车时,小儿站立不稳,会磕着碰着。
与我们紧挨着的,就是一排双人座位,座位上坐着一个与我年纪相仿佛的中年女人,和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看那稚气未脱的模样,倒还像是个高中生。
在我揽紧小儿刚站定之后,坐在座位上的那个小伙子,忽然站了起来,离开座位,向后退了一步。
我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以为是适逢奇巧,他正好要在下一站下车。没想到,他却是气定神闲地站在那里,并且做出一个示意我坐上座位的动作。
我有些愕然。毕竟,小儿身高已经到我胸口,严格说来,我并不算是一个带着幼儿,需要别人给我让座位的人了。
我在茫然之余,仍是轻声说了声“谢谢”,然后坐到座位上,再将小儿揽坐在我的腿上,搂紧在怀中。
车子到了一个站牌,小伙子并没有下车,倒是我身后的座位上,有一个人下了车。因为旁边也没再站着别人,小伙子理所当然地坐了下来。
其实,对于来安县城,我并不陌生,如果是步行的话,去任何一个地方,与我而言,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一旦坐上公交车,我却不知道,我要下车的地方,站牌名叫什么。
看着从防疫站坐上车子,车子向前驶过一站又一站,我有些纳闷了,这一共得有几站路,才能到家宁医院啊?
这来安县的公交车,怎么不像大城市的公交车那样,每到一站,就先预报出站牌的名称,好让下车的人心中有数呢?
看着车子过了二里桥,我有些不确定,下一站是不是家宁医院。如果坐过了站再往回走,那多不划算啊。
于是,我问和我同排而坐的中年妇女:“请问,下一站,是不是家宁医院啊?”
中年妇女不知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居然笑容满面地回了我一句:“我也不知道哎。”
听她口音,倒挺像是县城附近的人,没想到,居然也是一个如我般迷迷糊糊的人。
“啊?你也不知道啊?”失望之余,我只得目不转睛地盯着窗外,以免错过了站点,要多走冤枉路。
“家宁医院下。”忽然,我身后响起一声清脆明朗的男音,他在大声告诉司机,家宁医院站牌有人下车。
我诧异地回头,只见那个给我让座的小伙子,看了我一眼之后,若无其事地转过头,看向窗外,嘴里,似乎还咀嚼着口香糖,好像刚刚那声音,根本就不是出自他之口。
但是,我可以百分百确定,那一声“家宁医院下”,的的确确,是出自他之口。
看过那一眼之后,我还在想,好巧,他居然也在家宁医院下。但是,他那一副悠然闲适的样子,真的是要在这一站下车吗?
没过几分钟,家宁医院到了,那几个大字,赫然呈现在眼前,不用说,这自然该是我下车的地点了。
等我拉着小儿的手,下了车之后,或许是想为心中的那一丝疑惑,验证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我回过头,看向车门处。
车门已经缓缓合拢,关闭,车门前和我的前后左右,根本不见那个小伙子的踪影。那一瞬间,我验证了心中的猜测,那个小伙子,并不是要在这一站下车,他的那一声“家宁医院下”,真的是有心为之。
那一天,天气很冷,最低气温,好像是零下5摄氏度。或许是心情的原因吧,那一刻,我拉紧小儿的手,心中却弥漫着暖暖的温情……
我对小儿说:“等你长大了,你也要做一个像大哥哥那样有爱心的人,不管别人的困难,是不是张口求到你面前,你都要力所能及的,去做一个有心为之的热心人。”
小儿点头,答应:“妈,我知道。”
孩子的教育,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如果只是用夸夸其谈来说教,不如用身边的点滴小事来言传身教。
我不知道,那个优秀的小伙子,从小到大,他的父母,是如何教育他的,我只知道,他今天的所作所为,恰好是我拿来教育我孩子的,最好的事例。
小伙子,谢谢你,你的有心为之,不但帮助了我,也给了我一个,教育我小儿的,最好的机会。希望若干年后,我的小儿走上社会,也会如你一般,做一个有心为之的热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