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诗词歌赋] 历史人物咏颂来安的诗歌(2) 永阳大雪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80 天

连续签到: 1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1-2 07: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水云轩主人 于 2014-1-9 13:05 编辑

                        永  阳  大  雪
                             欧阳修
        清流关前一尺雪,鸟不飞渡人行绝。
        冰连溪谷麋鹿死,风动四野桑柘折。
        江淮卑湿殊北地,岁不苦寒多疫疬。
        老农自言身七十,曾见此雪才三四。
        新阳渐动爱日辉,微和习习东风吹。
        一尺雪儿几尺泥,泥深麦苗春始肥。
        老农尔岂知帝力,听我歌此丰年诗。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7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22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1-2 08: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抢坐沙发,认真学习··············{:soso_e113:}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4-1-2 09: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育、长见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80 天

连续签到: 1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2 10: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城里种地 发表于 2014-1-2 08:16
抢坐沙发,认真学习··············

谢谢种地老师支持。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80 天

连续签到: 1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2 10: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关注和支持。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4-1-3 11: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处《来安报》】
读欧阳修《永阳大雪》  
  http://www.cnepaper.com/LAB/html/2012-10/08/content_3_5.htm
  
  欧阳修自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至庆历八年(1048年),任滁州太守,留给人们一篇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除此之外,他还有不少其他文学作品,《永阳大雪》便是其中之一。
  清流关前一尺雪,鸟飞不渡人行绝。

  冰冱溪谷麋鹿死,风劲野田桑柘折。

  江淮卑湿殊北地,岁不苦寒常疫疠。

  老农自言身七十,曾见此雪才三四。

  新阳渐动爱日晖,微风习习东风吹。

  一尺雪儿几尺泥,泥深麦苗春始肥。

  老农尔岂知帝力,听我歌此丰年诗。

  清流关:位于滁州西北12.5公里处的关山中段。古滁州志称清流关是“九省通衢”,也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现为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冱:寒冷凝结。溪谷:山中的河沟。

  麋鹿:野兽名,又称“四不像”,头似马,身似驴,蹄似牛,角似鹿,全身灰褐色,是一种珍奇动物。

  疫疠:指传染病。

  桑柘:落叶灌木,叶子卵形或椭圆形,可以喂蚕。

  习习:动摇的样子。《庄子·齐物论》:“厉风济,则众穹为虚而独见之,调调之习习乎?”郭象注:“调调、习习,动摇貌也”。

  帝力:最高的天神。古人想像以为宇宙万物的主宰。

  “清流关前一尺雪”中的“一尺雪”,其中的“尺”为量词。“一尺雪”,即指一场雪。“鸟飞不渡人行绝”:因为雪大,鸟不能自由飞翔;因为雪大,路上的行人断绝。“鸟飞不渡人行绝”,是借鉴唐代诗人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欧阳修巧妙地将两句压缩为一句。由此可知,古人写文章也是相互学习的,即是有名的唐宋八大家也不例外。

  “冰冱溪谷麋鹿死,风劲野田桑柘折”:山中河沟的水凝结成冰,麋鹿被冻死;野田的风大,桑柘被折断。一、二两联,是大雪造成的破坏,写大雪不利于人的一面。“江淮卑湿殊北地,岁不苦寒常疫疠”:江淮地势卑湿,与北方不同,如果冬天不下大雪,来年就会发生传染病。这第三联是写大雪有利于人的一面。欧阳修是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这场大雪。

  “老农自言身七十,曾见此雪才三四”:是转述老农话,说明这样的大雪,并不多见。自五联开始,语气一转,展望未来,描绘春回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的美景:“新阳渐动爱日晖,微风习习东风吹”。

  这第五联与第二联相对照,形成鲜明反差:第二联是写结冰,麋鹿死;风大,桑柘折。第五联是写新阳渐动,微风习习。“一尺雪儿几尺泥,泥深麦苗春始肥”:下了一尺深的雪,便能浸透几尺深的泥土;因为泥土中饱含水分,春天的麦苗才能肥壮。末联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感情:老农哪里知道人间万物皆为天神主宰,还是听我唱这丰年的诗歌吧!同时,末联也归纳出诗的主题:歌颂的是一场瑞雪。

  全诗不曾引用典故,通俗易懂。欧阳修虽然仕途上坎坷,几上几下,然而他的忧国爱民之心,始终未改。

  全诗是写滁州清流关的一场大雪,为什么题目不写《滁州大雪》,或者是《清流关大雪》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查一查清代道光十年版的《来安县志》,这部志书的《舆地志·建制沿革》称:来安县“宋初属滁州永阳郡军,直隶京师。”这句话的意思是:宋代初期,来安县属于滁州永阳郡军管辖。那么,《永阳大雪》中的“永阳”二字,是指永阳郡军。“军”,是宋代地方行政区划名。当时“军”有两种:一种是与府、州同级,隶属于路(“路”,也是地方行政区划名);一种是与县同级,隶属于府、州。《永阳大雪》中的“永阳”,不要误会为永阳县。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80 天

连续签到: 1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3: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雅斋先生 发表于 2014-1-3 11:09
【转处《来安报》】
读欧阳修《永阳大雪》  
  http://www.cnepaper.com/LAB/html/2012-10/08/content_3_ ...

我没有看见过你发的这篇文章。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4-1-3 14: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云轩主人 发表于 2014-1-3 13:56
我没有看见过你发的这篇文章。

不是我写的,是别人写的!我转来的!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80 天

连续签到: 1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4: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雅斋先生 发表于 2014-1-3 14:52
不是我写的,是别人写的!我转来的!

老师今天没有课?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4-1-3 14: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没课…………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