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5184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2-6-7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
饮酒的态、度、态度
周元桂
中国酒文化举世闻名。其所以如此,不仅在于酒本身,更多的是因酒而生发种种日常生活中的“礼”、“情”与趣,所显示出的东方传统文化的一道异彩风景线。例如,聚饮者饮酒过程中的三态(心态、神态、状态)之渐次变化——恭然“礼”趣,盎然情趣,木然憨趣,无不令人忍俊不禁。文学大师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对饮酒者的“三态”表现,有着细腻妙肖地描写。其第一段写甄士隐与贾雨村中夕对酌的文字,读之似一杯淡水,细思之却耐人寻味:“二人归坐,先是款斟漫饮,次渐谈至兴浓,不觉飞觥限斝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这里且不说作者的匠心和深意,仅就其对喝酒“三部曲”的铺叙而言,就足以令人拍案叫绝!
第一部吟的是“款斟漫饮”曲,第二部哼的是“飞觥限斝”曲,第三部吼的是“酒到杯干”曲。这十二个字,可以说道出了世人喝酒的全部“态”、“度”和“态度”。为了便于叙述,先作点文字疏释:(1)款,舒缓;漫:随意。(2)飞觥(读“公”,圈足酒器),频频举杯;斝(读“甲”,三足酒器),“限”指行酒令时限定必须饮酒的数量。再从养生角度谈谈三态、三度和应有的三种态度。“三态”是指上述的“三部曲”——三种喝酒形态。“三度”乃速度、频度和强度:“款斟漫饮”,是低速度、低频度、低强度;“飞觥限斝”,是高速度、高频度、高强度;“酒到杯干”,是超速度、超频度、超强度。
我国是有四五千年造酒史和饮酒史的古国,对饮酒的态与度早有明训,明代的龚廷贤曾告诫说:“酒至三分莫过频”(“三分”指适量之三分,而非超量之三分)。应该说此乃古今以为然的至理名言。据此,人们对饮酒应取如下三种态度:赞成雅吟“第一曲”,适当饮酒添趣舒心;反对胡哼“第二曲”,过量饮酒易失态;严禁狂吼“第三曲”,饮酒超量如饮鸩。亦即,第一曲具有怡神养身之益;第二曲则隐藏伤身敗兴之患忧;第三曲更是危情四伏,易乐极生悲。
酒自诞生始,就酒遍人间,燃人脏腑,横行无阻。既能轰轰烈烈,也能错错殇殇。李太白斗酒诗百篇,乔冠华(前外长)酒助成巨篇。二人才华横溢酒助兴,但杯浅方见“文曲星”。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尤显酒之无穷威力。其中可悟:得得失失,成败祸福皆因酒。欧阳修一个“醉”字大造饮酒声势,而却“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他既与民同乐且自己乐其乐也,又打造出千古名篇《醉翁亭记》。若问三者当取谁?吾言后者乃最高明的饮酒者!饮酒至此再归题谈“态度”:态须理智,度须明智,应持的态度在于有清醒的神智。若求高雅,不妨借鉴欧阳公的才智。
作者地址:安徽来安县三中
电 话:13093321368
邮 编:2392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