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而上述这些“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更是样样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更现实点来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种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核心价值观,那么这个国家就难以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力量,就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而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多元化趋势也日渐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动力,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的正确方向。 当然,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绕不开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如今我们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能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需要加强鉴别、合理扬弃,从中汲取思想道德营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离不开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自觉参与。若是调动不起群众参与积极性,核心价值观建设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这个角度来说,核心价值观培育就一定要注意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千方百计做到让人们便于参与、乐于参与,能够享受到核心价值观建设带来的红利,从而激励其更加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建设中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抓好党员干部这个重点,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引领带动作用。正所谓,“子率以正,孰敢不正”,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带动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来说也是如此。这就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做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典范,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 毋庸置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力。把这项工程建设好,我们应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全过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