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沿 归 途 狂 周元桂
握住匆匆的流年之手,刚告别冬的简淡美,未来得及抬头观望星辰日月,未来得及低眉思索时光轮回,竟不知不觉被春色淹没。宅前小院内的几排水杉裹着春的风衣,偷着抽枝蹿芽,鸟儿啾啾喳喳地越来越神气。我忽然意识到,小鸟们是借水杉的嫩绿色枝叶做道具,演唱“春光明媚”之歌。此乃时令暗示,春已在野外风头十足,正紧锣密鼓地上演春情活报剧。主要演员应仍为“野派”名角——野花、野草、野鸟、野氤氲。鄙人乃它们的粉丝,岂能放过去乡野寻春、逐春之良机。当然,这一意识的苏醒,要感谢鸟的邀请和春枝招展的水杉作翻译。于是踏青之欲念怦怦然难以平静。 次日晨,我迫不及待地向家村方向寻寻觅觅地走去。刚挣脱钢筋水泥的顽固封锁,春风、春色、春味、鸟鸣声、春原萌动声,便劈头盖脸地扑过来。风梭野草弥绿,春染麦苗墨绿,迷蒙柳烟韵绿,园蔬参差竞绿,阡陌纵横抢绿……植物的王国里,空气几乎都变成绿色。但这与学生统一着装之清一色,不能等同。因为春天只是以绿为底色,其烂漫却是多彩多姿、缤纷热烈、动人心魄的:红的是朝霞,绿的是生命,紫的是梦幻,黄的是奔放,粉红是娇媚。春天更是多情的:一层层春风、一款款虫鸣、一篇篇茂草、一盏盏桃红,都统一浇上了春色和阳光。天空显得浅淡、明净、豁达;阳光像金箔一样吻贴着大地;丘壑在柳烟里守望成绿色起伏。来河水,在春的画轴里缓流着漪皱;大广杨被检阅成一块块方阵……不待尽赏,人已半醉。然而,近郊之春色只是差强人意。飘飘然之心神驱使我,贪婪地向离城较远的家村逼近。 “村村通”之水泥路,把来河的“优胜大桥”挤得兀然突起。立于桥上观河水从容不迫地南去,油然而生穿越时空的思绪:母亲河不知高寿几何?但她却知道今夕是何年,因为她从未忘记沧桑之历历。如今,她越过越年轻,越过越雍容,也深知是享子孙的福。吾邑“来安”是于千年前跟母亲(河)“姓”而得名。母亲对子孙后代呵护有加,百折千阻不懈——沃、灌是实实在在的母爱,旱、涝则因母亲爱莫能助。来河显年轻与今日邑境之春天相谐,使两岸幸福得春潮澎湃。频频东望已近家村,心情蓦然雀跃起来。最为熟悉的坝渠亮出我童年时的记忆,鸟儿逐来躲去,显然是向我打招呼。枝头的鸟叽叽啾啾的议论声越听越亲切,人鸟双方本有灵犀相通。莫名的兴奋与感慨在心中升腾。麦苗像家乡的青春汉子,个个精神抖擞,厚实坚昂。田头坝边的荠菜,一团团,一簇簇,显得大方热情,仔细端详,仍为小家碧玉之态。微风轻拂塘水,刮出浅浅涟漪,一颦一笑都妩媚动人。路两边的大广杨扶着我,又由气势逼人的麦浪把我荡入家村。有着近七百年历史的族人聚居村落,兀浮在绿原上,镶嵌在春色里,被氤氲得恍若海市蜃景。她以古韵为底色,以子孙为依托,头北脚南地仰面蓝天。上空弥漫着百年未散的祠莲香。一夜酣梦入童年稚境,时令、心扉 两相春。醒来方觉不再少,但祈心灵永远“春”。 次日返程,虽云晦日藏,但我仍春兴不减,重新打量着原野的麦麦草草、丘丘壑壑、河渠村落。悠忽间,一切景物逐渐黯然失色,接着,雨毛毛然起来。春雨绵甜纤细,倒觉得面润心惬。天迷迷蒙蒙,却毫不生厌。但愿毛雨能淋掉世间浮躁红尘。雨,进而丝丝缕缕起来,如同我不了的赏春情愫。倒使沉醉慵懒的大脑清醒了许多,思接千载地浮想联翩: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何等佳境。江南春日的小雨纷纷柔柔,濡衣抚面,缠绵而多情。且家家一帘烟雨,户户满楼幽梦。难怪梁武帝晚年对做皇帝不感兴趣,几次舍身入寺不愿出来,都是臣民们一次次入寺把他接回来的。原来梁武帝是要充分享受“楼台烟雨”这一春的特色美。可见,欲当个出色的皇帝也是很累的。不过,聪明的梁武帝深知,动人春色无须多,万千春华只取一朵赏。江南的春天美不胜收,他独出心裁地只取“楼台烟雨”这一“朵”——弃金銮而入山林,以春光山色来陶醉自己。这与明朝的正德,清朝的康熙、乾隆屡屡下江南游山玩水,欲把江南春色占尽之贪婪做法相比,肖老头(梁武帝)要高明的多。 春天的美不只是桃红柳绿、山之眉黛水之皱漪,不只是蜂与花的取舍同盟所给予人类的甜蜜人生,还存在着被春色净化了的人之心灵。吟春、诵春、装点春,乃人文春天;融春、谐春、涵纳春,则属于“心灵的春天”,即人与自然相谐契之高境界春天。其境界之高,在于人的内心世界有绿、有花园、有春色,有鸟翅扇出的野草香,且永驻禅芳。心灵的春天能海纳世间的种种不完美,如庸碌、缺憾、困惑和无奈等,都被锁在心灵的广厦里。坦坦然、淡淡然的心灵之春是最美的春天: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能和谐相济,从而赢得天时、地利、人和之兼有,使美好的心情永驻。如果你感到心灵颓然灰暗,不妨去享受并融入春天,以激扬你心中的阳光,你将活力四射。长此以往,你的心灵和形躯,必将灿灿然而驻乐、驻福、驻颜! 作者住址:安徽来安三中 电话:13093321368 邮编:239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