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来山来水
收起左侧

新捷达和新桑塔纳哪个好?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6-8 15: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山来水 发表于 2014-6-7 17:08
就因为是品牌车,所以拿架子

昂克拉还好我朋友对车要求高,三辆车都是别克。来安那辆橘色的就是他老婆开的!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6-8 15: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昂克拉不错,朋友家车都是别克,安全系数高。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4-6-9 10: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最新一期的25%偏置碰撞成绩

IIHS是一个由汽车保险公司资助的具有非盈利性质的第三方组织机构,应该不会像C-NCAP以造假为生。目前,该机构针对车辆的安全测试分别有40%正面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测试以及模拟车辆被追尾的鞭打测试。

依据多年的测试结果,在40%偏置碰撞这一项中,目前绝大多数车辆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美国每年因发生车辆前部碰撞事故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却并没有大幅下降。根据调查,这些造成死亡的事故中,更小重叠面积的碰撞是致命的主要原因,为此IIHS在今年开创性地加入了更为严苛的25%重叠偏置碰撞测试。


    在这项测试中,车辆会以64km/h的速度和25%的重叠率撞击一个1.5米高的刚性壁障,通过该试验可以很好地模拟车头一侧与其它车辆、树木或者电线杆发生碰撞后的结果。而这项测试的严苛性就体现在车辆原本的吸能溃缩机构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对于采用承载式车身结构的轿车而言,车辆的发动机舱会设计有贯穿于整个白车身的两条纵梁。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两根纵梁将成为主要的吸能溃缩部件。通常这两根纵梁会覆盖车头中间大约50%的面积区域,而在防撞梁外各留出25%的区域用来安置悬架系统和轮胎。


IIHS的25%偏置碰撞试验主要从三方面来考察车辆的安全性能,包括车身结构/乘员舱的形变程度、假人受伤害程度以及假人的位移范围/约束程度。
A 、G 、M 、P 分别代表什么?
“Good(优秀)”、“Acceptable(良好)”、“Marginal(及格)”以及“Poor(差)”。
在第二张截图中简述为优、良、中、差。
这是中级车的!
通过IIHS的25%偏置碰撞试验,成绩好的车型,消费者自然看在眼里,成绩不好的车型,相信厂商的颜面也不会好看,但无论怎样,IIHS开创性地加入了这种更为严苛的测试项目,就像它的成立初衷一样,一是帮助消费者提供一些购车参考,另外可以督促汽车厂商不断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
    个人觉得,不论碰撞试验有多严苛,对于汽车厂商来说都有与之相应的“应试”办法,不过即使是为了应对碰撞试验而有针对性的对车辆进行改进,只要碰撞成绩好,还是可以说明这款车的安全性,毕竟这些碰撞测试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为了寻求车辆撞毁那一刻的感官刺激,这些测试项目都是根据实际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数据而设计的。
    此次碰撞试验的车辆均为北美市场上的车型,其中一些车型已经国产,与国内市场车型相比较,虽然车辆的安全设计理念车身结构不会有什么差异,但是车体具体所使用的材料是否完全一样,我们并不能确定(也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差、也可能一样)。在面对这些碰撞成绩时,消费者大可不必以此结果作为选择车辆的依据,把它作为一个参考,同时有效结合自身的购车需求即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4-6-9 10: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看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联系电话:18955024343|来安论坛 ( 皖ICP备11006110号 )

GMT+8, 2025-7-23 00: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