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焦点话题] 《骆驼祥子》再叩时代之痛,你想到了什么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2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7-4 14: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祥子:曾经上进好强,最后醉生梦死
车夫“祥子”的故事,要从1934年说起。
1934年9月,老舍举家迁往青岛,任国立山东大学国文系教授。其间,他边授课边写作,写出了《月牙儿》、《断魂枪》等作品。自1930年回国开始,老舍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作品格调就已沉重起来。1936年春,山大一位朋友与老舍聊天时谈及北平一个车夫的故事,这是《骆驼祥子》的源头。
1936年夏,老舍辞去山大教职。舒乙称,“父亲在创作《骆驼祥子》这部书的时候,将教务工作辞掉,一心一意进行写作。他认为这样才叫职业作家。”《骆驼祥子》成为老舍职业写作生涯中的第一部小说。
老舍在谈论文学创作时也曾提及自己创作《骆驼祥子》的“精心”。这部作品最初是在上海《宇宙风》杂志上连载,始自1936年的9月,至1937年9月载完,整整一年;每期登两章,共有24章。
这到底是个什么故事?
祥子原是贫苦农民,失掉了土地,跑到北京靠卖力气谋生,当上了人力车夫。为了不受别人盘剥,他克勤克俭干了三年,积得一百块钱,买了一辆车。不久,他被军阀抓去当兵,车被抢。但他并不灰心,继续拉车攒钱,准备再买车子,结果,辛勤挣得的一点积蓄又被政府的侦探敲诈了去。后来,妻子虎妞因难产死了,他所喜爱的小福子因不堪非人生活自杀了。他失掉希望,不再上进好强,开始自甘堕落,抽大烟、喝酒、赌博,不想干活,到处骗钱,醉生梦死地活着。
“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来,可是到现在还是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老舍曾如此概括祥子的命运。
“祥子本来是一个身强力壮、老实正直的人,三次买车、三次丢车,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变成了穷人。这样的社会,不管你有多努力,终究要把你吞噬,终究要把你灭掉,这种制度是不行的。
这不就成吃人的制度了吗?它暗示着,社会需要改变了。”半个多世纪后,老舍之子舒乙这样说起祥子。
舒乙称“老舍之死”与《骆驼祥子》有关
《骆驼祥子》第一次被搬上舞台,是1957年。
之前的1951年,小说作者老舍,已经出现在文学史家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史稿》里,其中有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排序——“鲁郭茅,巴老曹”。
把《骆驼祥子》搬上北京人艺话剧舞台的,是导演梅阡。舒绣文、李婉芬、英若诚、于是之等北京人艺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出演。
这次演绎,正值“反右斗争”。这让祥子的命运走向,与原著有了差异。
小说中,祥子在经历了“买车丢车”的三起三落后,随着虎妞和小福子的去世,一步步走向堕落,逐渐从一个淳朴的靠力气吃饭的本分“良民”沦落为一个不知廉耻的偷奸耍滑的无赖,一个堕落的猥琐的自私的“社会病胎”。
而1957年版话剧,则将祥子塑造成了一个喝足了心灵鸡汤的坚毅人物——“无数次打击让祥子看到了生活的严酷,也让他真的像骆驼一样,‘肩膀上多沉,路多远,也不能叫人压趴下。’他将在人生的路上,顽强地继续走下去。”
在话剧结尾,祥子对小福子说等自己混好了来接她,一幅不畏艰险的样子,这与小说中祥子的形象有了巨大反差。第一版话剧《骆驼祥子》,成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1959年,“反右斗争”还在继续。曲剧版《骆驼祥子》,自然也没能完全地体现老舍原著的思想立意。
七年后,老舍自沉于北京太平湖。舒乙在接受搜狐文化专访时称,这与《骆驼祥子》都“有点儿关系”。
“父亲自‘文革’开始后就遭受批斗。那时曾经有人问他一个问题:你在美国是不是拿美金?意思是《骆驼祥子》被翻译成英文后是不是拿了美金报酬。当时问这些话的都是一些孩子,老舍就叫苦,表示如果当时不拿这个钱该怎么生活。就是因为这个回答,受到了侮辱。他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而且性格刚烈,宁折不弯,因此回家之后,选择了投湖自尽。”
祥子“归来”:所有人都在原始积累的愿望里抗争
1982年,电影《骆驼祥子》,踩着时代的痛点而来。上世纪80年代初,国人还得直面“文革”冲击带来的内心伤痕。电影导演凌子风也不例外。这位执导过电影《红旗谱》的导演,对自己曾经塑造过的“高大全”人物形象并不满意。“文革”之后,他想琢磨琢磨“人性”,因此选择了《骆驼祥子》。这一北京电影制片厂推出的片子,在尊重老舍原作的基础上,传递了对社会的批判与反思,但不再突出底层人民的艰辛与绝望,而是呼吁人性之美的回归。
1999年,老舍诞辰100周年。早在1998年,京剧版和电视剧版的《骆驼祥子》同年推出。
2014年,老舍诞辰115周年,歌剧《骆驼祥子》在夏天的国家大剧院首演。在歌剧导演易立明的阐释里,这一次,“《骆驼祥子》的主题,是‘活下去’。剧中所有人物,都在完成原始积累的愿望里斗争。”
歌剧《骆驼祥子》作曲人郭文景,这被《纽约时报》称为“唯一未曾在海外长期居住而建立了国际声望的中国作曲家”,是位定居北京30年的“老北京”。58岁的郭文景说,《骆驼祥子》是他这20年来“用时最长、最耗精力、编制最大”的一部歌剧。“历时三年,说明了我们的态度。过去30年,我还真没想出哪部戏是花三年时间来创作的。”入他的眼,“城市日新月异地变,但人的变化不大”:“在北京,每一个出租车司机都是祥子,每一个大嗓门、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娘们儿都是虎妞;夏天光着膀子喝啤酒到半夜,混不吝的大嗓门吵吵整条胡同的,不是刘四爷就是二强子。” 他坦言正是这些人,助他用音乐刻画了歌剧人物。
“他们真实地活在曾经,也活在当下。这种近乎残酷的‘真实’,倾注着老舍先生的悲悯情怀。这种真实,是打动一代代观众的原因所在,也是我创作这部歌剧的基础。” 易立明说。
“我们讲述的,就是这座城市中发生过的故事。”易立明透露,三位主创会特意去北京城那些“祥子”呆过的地方讨论剧本。
他们仨,都曾从“文革”废墟中走出,经历过改革开放,见证过时代与个人思想巨大的变迁
今天,他们共同想起了祥子。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7-4 16: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楼主想表达什么?请指教!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7-4 16: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砭时弊的小说很多呀!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7-4 16: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进好强,达不到目的,也不至于醉死梦生啊!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