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5184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2-6-7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
寻趣何不听鸟鸣
周元桂
鸟鸣声悦耳又怡神。野外闻鸟,会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时空的高远。我爱听鸟鸣始于童年时,那时,我家有个大园子,内有桃、李、杏、枣、榆、桑、柿等果树各两棵,内有水池垂柳盈岸婆娑。树木济济一园,成了鸟儿的乐园。清晨鸟儿尚未远飞觅食时,尤显得鸟多鸣众:树丛、草地、篱笆、墙垣、屋顶,都有鸟在晨鸣。独特的生活环境,潜移默化了我对鸟鸣声情有独钟。参加工作后,曾在地处青山绿水佳境的区镇生活多年。期间,有缘多次在老林山村寄宿过,对那里鸟鸣天籁的情景半欣赏半考察地见识过。而且一再升华鸟趣由感,鸟鸣声之夺天独美,足以回味终身。
晨光熹微时,正是似醒非醒,似梦非梦之间。临窗一棵树上的鸟儿,啾喳几声,似在试调定音,未成曲调先有情。随即应和出山林内的一串串众鸟比鸣声,心弦被重叩,难以平静。起床入丛林,尽情地听鸣兼观鸟。通过村民介绍,我认识了许多未曾见过的鸟。它们中除常见的麻雀、喜鹊之外,另有翠鸟、阳雀、白头翁、布谷鸟、银雀、黄八郎、画眉等长来长往的鸟。它们的鸣声虽“南腔北调”,但却参差相谐,天成和韵,如同一首首诗一般的幽林仙曲,风格不同频换韵:时而高山流水,时而舒缓行云;时而“间关莺语花底滑”,时而高亢激越喉音旋。有的轻吟低唱,切切嘁嘁,道不尽的温情缠绵,有的长调花腔,啾啾嘎嘎,一味显示春风得意。最本分的鸣声是婉转深情的白头翁之山林腔;最不靠谱的是一种不知名的鸟,其鸣声似不是从喉中发出,像是敲击出的清脆颤音。最能一鸣惊人的鸟,总爱躲在枝叶深处,犹抱琵琶半遮面。趁人不注意,冒冒失失地亮几喉。但只闻其声,难见其踪,待你好不容易见到它时,它却箭飞而去。众鸟比鸣,各露其妙音,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美哉山林,奇哉鸟鸣!“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闻此声稀”。之后,每每暗自庆幸自己有缘享山林鸟鸣之多次经历。
进县城工作后,时过境迁。发现城里的鸟如同鸟类的“三等公民”。它们很懒散,叫声微弱、喑哑,不灵敏多姿,落在一处便哼哼唧唧老半天;缺乏进取心,毫无竟相悦人的使命感和寻食谋生的紧迫感,对过往行人熟视无睹。料想,它们一定是对满目的钢筋水泥、车喧人噪的景象愤懑、困惑!对比昔日山林鸟趣,失落感油然而生。
所幸,城郊及近城乡间之鸟儿们的表现,尚能差强人意。于是将晨炼场所移至西郊,以兼听鸟鸣。发现,远郊的鸟比城里的鸟叫得早,叫得清爽而温情。它们总是行色匆匆,急急飞来又仓促飞去。除了发现虫子,它们很少留念枝头,显然是在为生计而奔忙。但它们丝毫不忧愁,终日没心没肺的快活着。这比人类要超脱的多,亦大度的多。鸟是树的花,是冬天的绿意,有了鸟的树才显得生动,天空才生机灵动。人类为了满足对自然资源的占有欲,随意“毁容”损绿而占地。有意无意地剥夺了鸟类的生存空间,迫使鸟儿们终日匆匆然艰难谋生,无闲暇竟鸣比乐而给人予美妙的鸣声。
愚昧和过失从反面证明了,我们需要有一颗平等的心,对待最飘逸、最有“灵犀”的飞翔天使,与它们共享生存环境之天宜地利。否则,最终失去的却是人类自己的良好生活空间和快乐时光。须知,鸟和人类一样热爱自然,追求生存的本真,亦一样的怀念乡愁。但愿既往的遗憾只能一而再,万不可再而三也!
地址:安徽省来安县三中
电话:13093321368
邮编:23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