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其它] 【山东移民文化】一次沂蒙行,一生沂蒙情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7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22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8-25 15: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山东移民文化研究会”的正德兄和毕老师一道回到了他们的祖籍地,陪同他们一道搜寻印象中的故土记忆。咱们绕过了城市的繁华,专去寻觅那些“下南湖”的历史。于是,那些偏僻的小山村、安静的院落、沧桑的老人、陈旧而悲怆的故事,一幅幅令人动容的场景便刀刻般地印在了脑海里。虽然,我的骨子里没有山东血缘,但也和他们一样长时间地沉湎于对那段移民历史的沉思中而不能自拔。
    和我们这里一样, 这些年,沂蒙山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走出山野乡村,留下了那些看守着土地和孩子的妇女和老人们厮守着家园,最触动心灵的便是那些已是风烛残年的父老们,山里的风吹白了他们头发,折弯了他们原本挺拔的腰杆,岁月侵蚀着他们的手和脸。
    当地乡亲带着我们围着乡村院落转上几圈,猜测着每一个院落里曾经发生的一切,想一想这家的人和事,感受岁月的沧桑和时空的转换,除了追忆还有感恩,感恩他们曾经用移民的方式生存、繁衍并哺育了一代一代的子孙。

以下用图片记述,为免视觉疲劳,尽量地做了压缩,或者做成组图。部分文字摘录了同行朋友的日志文章,而且尚未征得同意,不晓得这个朋友会不会找我麻烦{:soso_e126:}

                                                                  卢善美—孝感天地 蒙山动容
   看到我的这个小标题可能有人说我夸张了,有谁能有此称道?但是我却是活生生的遇到了。卢善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是我们一个访问对象当年山东“下南湖”后回乡的104岁的王义龙的儿媳妇,她的事情是我们这次“寻根”之旅意外了解到的一个感人故事,因为感动我所以先说。   
    家庭独女的卢善美以她善良的德行四十年如一日侍奉了六位老人---她的奶奶、父亲、继母、婆婆、叔公还有目前104岁仍然健在的公公,在侍奉老人的同时她还养育了4个子女,她的儿女们个个争气,同时也传承了母亲忠孝和吃苦耐劳的美德。卢善美的故事太多太多,每一条都令我感动,在此详叙会使整个文章能占去大半,我们仅从她40年时间的坚持已能看出她平凡中而显出的伟大。遗憾的是:卢善美本该快要颐养天年的时候却不幸得了癌症,至此她甚至在病床上化疗时还想着高龄的公公。说到生病母亲,她的女儿啼不成声:常言道“好人一生平安”母亲做了那么忠孝善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听闻此言我心酸难忍,有同行会员甚至一同掩面而泣。    都说山东市孔孟之乡,孝行天下,受此洗礼的普通妇女卢善美,以她平凡的生活诠释了中华民族最美的文化传承!她是当之无愧的齐鲁孝星,她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毕老师的妗子(舅母)“卢善美”——中华孝亲之星、齐鲁孝星!照片上的卢善美老人紧紧攥着外甥毕老师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这是一位善良的慈母,一位坚强的慈母,一位尤重亲情的慈母!

DSC_2304_副本.jpg

DSC_2174_副本.jpg

我们在这里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DSC_2154_副本.jpg

各色水果,还有那久违的大碗茶!
DSC_2193_副本.jpg

我们和当时在家的家庭成员们在一起合影留念


DSC_2297_副本.jpg

                                                                               百年沧桑----王义龙

    历史上的山东人多地少,生活异常艰辛,碰上自然灾害更是难上加难,一百多年前由于生活所迫,为了向往能生存的地方,王义龙父亲带领全家一路要饭南下,一路肩上挑孩子、行李,餐风露宿历尽,自述碰到好的人家能管顿好饭 不好的连讨口水都不给。他们沿古浦泗驿道到达安徽来安县长山一个叫“南山”附近,看到此处荒地遍野,于是就地取材磊石披茅成窝,向当地地主协议开荒停留了下来,这逃荒的日子一留就是数十年,后来解放后,在1949年出于归根的向往,王义龙带领全家坐政府提供的“难民遣返车”从滁县一直做到济南,然后拖家带口步行回到现在故里---蒙阴县蒙阴镇里仁庄。回到故里,乡邻援手出工、出料帮助盖了一间小屋,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片。老人共养育了四个子女其中两个女儿出嫁留在了安徽长山。目前王义龙老人及他们的家人已经把长山当作了自己的另一个故乡,常回家看看 他们把长山故地的桂花挖回去栽在庭前,把翠竹栽在屋后,以此纪念也曾经养育了他们的故土。如今,老人已经104岁了,往事已不再清晰,但他有幸在我前面所说的卢善美的侍奉下正安享着晚年,他的后代们传承了他们家族的勤劳善良,大多事业有成,大家族谦和礼让,已然成为当地民众心中榜样
DSC_2240_副本_副本.jpg


DSC_2244_副本.jpg


DSC_2206_副本.jpg


                                                                                少儿出门老大归 亲人相见泪满襟     

    本次活动有一位山东籍的长山学校的毕德明老师,他有一位家门堂叔在沂南县青驼镇磨石沟村,今年已经83岁了。早年他同样也是为生活所迫投奔他长山亲戚,据他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的老伴诉说:当年他们带着30元钱,抱着只有10月大的大儿子从济南坐上到滁县的火车,到滁县后孩子突然发高烧,烫的吓人,这时他们所带的钱已所剩无几,堂叔看着生病的孩子  但也只能满怀心痛一咬牙的说 “走!” 在坚持走到张山后孩子已经抽搐的情况下才被迫到医院治疗,通过电话找到在长山官塘的亲戚,大家共同努力才救回孩子的一条命,现在这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目前在外地打工。  这位堂叔有一手石匠的手艺,靠着手艺给人家做石磨砌石墙在长山逐步安身下来,当年还带了当地不少的徒弟。  到本地土地包产到户前的一年大约1977年,他带着一种对家乡的眷恋领着孩子回到了故土。回乡后由于很多不顺也想着再回到安徽,但终究没有成行。直到今天由于种种原因这位堂叔直到今天还没有脱贫,堂婶还要为了区区500元钱到田边地角挖一春天的野蒜。堂叔不知道是不是由于生活的不顺而常常借酒消愁。
    生活的磨难没有使这位堂叔骨子里的亲情磨灭,堂叔堂婶见到家侄的一刹那禁不住潸然泪下,他们紧握双手叙说旧情的场景令我们感动不已。


DSC_2624_副本.jpg


DSC_2627_副本.jpg


DSC_2634_副本.jpg


DSC_2611_副本.jpg

                                                                                           “槐抱榆”----喜鹊窝的传说

     都听说“要问我家在哪里,山西洪洞喜鹊窝”,但是你听说过“要问我家在哪里,山东费县喜鹊窝”么?就是为了这个喜鹊窝地名,我们决定去费县探访一番。经过探访得知“喜鹊窝”源于当地一个传说,据说当地曾有一个房子大的喜鹊窝出现,而实际是当地曾经有又大有多的喜鹊窝而得名。当地有一株几百年的槐树仿佛就是历史的例证,我们到现场观看这株老槐树时发现母树已经败落,但庆幸的是老树又生出了新干,在老槐树的原树干位置已经巍然长成了一株盆口粗的的榆树,形成了极具吉祥的“槐抱榆”。这组树木已经被当地政府挂牌定为保护古木。村民都叫“槐中抱榆”,谐音“怀中抱鱼”,吉祥之意。老槐树无疑是当年喜鹊窝村的标志性大树,而如今的发展已经使它不再“标志”,我们刚入村口一块大幅的瓷砖贴面的“喜鹊窝村欢迎您”的牌子已经取代了原来的地标,新农村式的村庄已然在公路边两侧集中。我们进村的时候看到很多老人正坐在大标牌下观望我们,串乡收花椒的小贩把三轮车停在标牌下吆喝着等待农户销售,一个农民干完地里活挎着山东标志性的藤筐在和别人闲聊。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现实版的沂南农村。

DSC_2637_副本.jpg


DSC_2642_副本_副本.jpg


DSC_2676_副本.jpg


DSC_2679_副本.jpg


短短的两天行程,之所以留给我们如此丰富的感动,我想是这里的山水滋养了如此憨厚、朴实的沂蒙人!
DSC_2151_副本.jpg

沂蒙山水.jpg



本帖评分记录元宝 活跃度 收起 理由
有来有往 + 4 + 9 此帖不加分,情何以堪!
周传江 + 4 + 9 此帖不加分,情何以堪!
龙沙快雪 + 4 + 9 赞一个!
孤云出岫 + 4 + 9 赞一个!
梧月清影 + 4 + 9 赞一个!
正德 + 8 + 10 很好很强大!
闲居滁州 + 4 + 9 赞一个!
稻香斋 + 4 + 9 赞一个!
来山来水 + 4 + 9 此帖不加分,情何以堪!
海棠无香 + 10 精华之作 感人至深
总评分: 元宝 + 44  活跃度 + 92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22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4-8-25 16: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华之作,感人至深!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8-25 17: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现场还没多大感觉,看此美文美图,让我泪流不止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8-25 17: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预兆 发表于 2014-8-25 17:33
我在现场还没多大感觉,看此美文美图,让我泪流不止


种地老师的文字很有穿透力,读起来令人震撼.......

感恩!感动!感激!感谢!...................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8-25 18: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瞬间很短,你从此把它留住
      你把亲人的相逢定格为永恒

成就了一个美丽的故事

世界便多了一抹动人的色彩

在我记忆的画屏上

更添了许多,美好的怀念..........


“城里种地”  ,友谊地久天长.......

本帖评分记录元宝 活跃度 收起 理由
正德 + 8 + 10 很好很强大!
总评分: 元宝 + 8  活跃度 + 10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4-8-25 18: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歌可泣,感人至深。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80 天

连续签到: 1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8-25 19: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感人至深。谢谢种地老师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5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4-8-25 20: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感人至深,沂蒙情谊之真。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4-8-25 22: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棠无香 发表于 2014-8-25 16:40
精华之作,感人至深!

期待海棠老师同行山东。。。。。。。。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4-8-25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山来水 发表于 2014-8-25 17:45
种地老师的文字很有穿透力,读起来令人震撼.......

感恩!感动!感激!感谢!...................

感谢来山来水一路盛情。。。。。。。。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