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城司机好心救人却被告 判决书证清白
来源:滁州在线 • 皖东晨刊 原作者:王太新 张 然 发布人:范亭亭发布时间:2014-09-18 10:12:01 “判决书下来了,我是清白的。”昨日,滁城十佳的哥葛永义手持一份判决书来到编辑部,在记者面前喜极而泣。今年1月14日上午,他出车途中遇到一个突发疾病的男子摔倒路边,便不假思索地上前扶了一把。孰料该男子不久后死亡,其家人随即虚构情节将葛永义告上法庭。几个月来,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和他人的非议,葛永义的内心承受了太多的痛苦。如今,案件真相大白,葛永义的郁闷心情这才得以舒展。而对原告,善良的葛永义也选择了宽容,“尽管他们给我和家人带来很多痛苦,但我不想追究他们的责任。只希望他们能深刻反省,以后不要再做错事。” 见人摔倒, 他迅即援手相助 今年42岁的葛永义是滁城扬子街道办事处沿河社区人,开出租车已有10多年。回想起今年1月14日上午的情形,他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当天上午9点10分左右,他驾驶出租车沿扬子路由东向西行驶至西方寺十字路口时恰遇红灯,于是便停下等候红灯,“正在这时,对面一个骑摩托车的男子忽然变道左行,径直向我撞来。我猛转方向,才避免两车相碰。”“你是怎么骑车的?”葛永义下车上前问到,随后就见男子骑着摩托车摇摇晃晃的,说话间连车带人摔倒在路边。 出于好心,葛永义便要伸手拉男子起来,这时旁边一位路人还提醒他:扶不得。但见人有危难,他还是不假思索地将男子扶坐在地上。随后,葛永义飞奔到正在附近路面执勤的交警前寻求帮助。交警随即赶到,拨打了120,救护车火速赶到将男子接走。经过现场调查和了解,交警认为这不是一起交通事故,便让葛永义及现场的一些人都回家了。 回家后,葛永义还和家人及朋友说了当时遇到的情况。家人随后便劝他以后要注意点,以免惹祸上身。对此,耿直的葛永义一点也没放在心上,认为好心帮人家,人家怎么可能会倒打一耙呢。事后走访中,目击者常开清、张家祥(两人均为环卫工)也告诉记者,事发时他们正在附近扫垃圾,目睹了当时发生的一切,“骑摩托车的人是自己跌倒的,那位出租车司机扶了他一把。” 不明就里, 好心救人却被告 然而,事情正如葛永义家人担心的那样。 4月17日上午,正在出车的葛永义突然接到社区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告知他有一张从琅琊区法院发来的传票。当时还不明就里的葛永义赶紧来到社区,拿起传票一看,顿时呆住了。原来,1月14日那名骑摩托车的男子已于3月4日在医院不治身亡,其家人认为他的死与葛永义有关。 “我明明是好心扶人!怎么反成了被告?”突如其来的这件事让葛永义一时无法接受。让他更为难过的是,听说这件事后,起初他的家人还埋怨他“无事生非”,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则认为他真的做了不负责任的事情。这一切让葛永义的内心备受煎熬。一段时间内,他成天借酒消愁。但葛永义很快冷静了下来,“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我相信这个社会是充满正义的,相信法院会作出一个公正的判决,还我一个公道。” 5月8日,这起案件在琅琊区法院开庭审理。庭审中,葛永义向法官描述了当时的场景,请求法院作出公正判决。此后,他便一直在慢慢地等待着法院的消息。
真相大白, 法院判决还清白 漫长的等待终于盼来了好消息。 9月16日下午,葛永义接到代理律师的电话,让他来拿判决书。等了几个月,判决书终于下来了,葛永义赶忙飞奔到律师那里。拿起一看,判决书上赫然写着:在这件事上,葛永义没有责任。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你看,你看,我终于恢复清白了。”手握判决书,葛永义显得无比激动。记者在这份判决书上看到,当初原告起诉称,因为行车纠纷,葛永义将骑摩托车的男子推到在地,引发其死亡,葛永义应该承担经济赔偿32万多元。而交警部门提供的当天的监控录像则显示葛永义并没有推人的动作,此外几名目击者的证言也证实了葛永义是被冤枉的。最终,法院审理认为,葛永义与摩托车男子当时无争吵、无肢体接触,摩托车男子是自行倒地,根据医院的诊断其死亡也是因患有高血压等疾病所致,与葛永义无关。 案件了结,真相终于大白,郁闷了几个月的葛永义如释重负。“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这个社会还是充满正义的。”葛永义拭去委屈的泪水,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双眼看着记者,坚定地说。 不告对方, 以后还会伸援手 据了解,因为扶人被告这件事,几个月来,葛永义及他的家人背负压力,葛永义90多岁高龄的奶奶在听到这件事后一口气未喘上来离开人世。案件真相大白后,家人和一些朋友都要葛永义告对方诬告自己,追究其责任。 对此,葛永义却平静地说,“法院已经为我证明了清白,这事也就这样算了吧。”葛永义告诉记者,对方冤枉自己,说不生气是不可能的,但冤冤相报何时了?做人还是应该善良点,多宽容他人一点。“况且,通过前段时间的接触,我了解到对方是农村的,上有一位70岁的老人,下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家中顶梁柱的突然离去,已经让这个家庭陷入困境。想想那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七旬老人,想想那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我真的不忍心告他们,给他们的家庭带来麻烦,让老人不得安心,让孩子无法上学。”葛永义最后表示,“就让这一切的恩怨就此了结吧,我只希望这家人能吸取教训,以后不要再做错事。” 经历了这件事之后,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葛永义还会伸出援手吗?面对记者的提问,葛永义说,“生活已经告诉我,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做。所以,即使曾经因救人惹上官司,我也不会退缩。以后见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依然会伸出援手,只是会小心一点,在救人的同时做好自我保护。” 记者手记: 面对诬陷,葛永义始终相信社会是公正的。而当法院为其正名后,在对待给自己和家庭制造痛苦和麻烦的原告时,葛永义没有以牙还牙,而是选择放下怨恨,不予追究。 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前全社会正在倡导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葛永义身上的这种大爱情怀正是崇德向善的生动体现。这种情怀足以让原告汗颜,希望他们真的能吸取教训,迷途知返。这种力量也将洒遍滁城大地,引领道德向善风尚。我们为这位“宽容哥”带给我们的这种力量和感动鼓掌,并自觉弘扬助人为乐崇德向善精神,为建设美好家园和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