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帖爆料了一个学校午休房的分配法。网上一片愕然。继而由房子分配合理与否的讨论,引发到发帖者是否居心叵测的争论。现在已经发展到了跟帖者之间相互指责的混战状态。甚至于都牵扯到个人隐私以及人格人品乃至有没有人味的相互指责、相互论证的阶段了!我看都你们跑题了!是不是有人故意的想把舆论方向引开,把一盆水搅浑,我还真的有点怀疑?但是跑题是肯定的了!此事去年分房的时候,已经闹的纷纷扬扬。教师大喊分配不公,群众意见很大。无奈,校长的根基很深,动不了。教师们只好忍着。有气没地方撒,只好拿不好好工作出气!谁敢说今年的高考失利没有这个原因? 作为一个学校,教书育人都必须围绕着这个中心点来进行的!在现在师德滑坡的情况下,能否育人暂且不论,但是学校组织老师给学生上课,在目前的中国来说还是实实在在都在做的。至于教学质量如何占且不论。教书靠谁?靠校长,靠学校行政、后勤的职工,可能都不是吧。学校的教学只能靠教师!既然,学校的中心工作靠上课的教师,那么,学校为上课的老师们搞好服务也就理所当然的了! 学校搬迁到了新校址,远离城区。老师们如果往返城区的家很可能会影响教学。设计建设者考虑到这个问题。在新校区的建设上就为学校建设了午休房。政府考虑的很好,很周到。可是这么好的政策让下面的歪嘴和尚给念歪了。午休房变成了公租房(我不知道这租金都交到哪儿去了),而且人均一套。没有先后次序只有先来后到。这个校长真好当!这样的分配根本就是没有分配!这不分明的是抢嘛。谁抢到了谁住,不论你是教书的还是当会计的也不论你用不用晚上来上班,不论你年纪大小,教龄多少,只要你下手早二楼你也能住到。你要是讲点斯文那你就乖乖的爬五楼去,好端端的一个学校为一个午休房闹得你争我斗,鸡犬不宁,得到(应该是满足的)的沾沾自喜,得不到(应该是未满足的)的满腹牢骚。更可笑的是两口子也是一人一套。难道这个学校的老师们为了教学连夫妻都不同房休息吗? 其实,分配午休房真不是个难事,更何况在这样的一个高中学校,高智商者比比皆是。成立个委员会由校领导和教师代表组成,按照教导处提供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名单,先班主任后主课老师再副课老师最后是需要值班的临时用房,当然适当的掌握一些机动房间也很有必要。按照这样条件把老师排名次。加之老师的年龄因素和身体有无残疾状况,毕竟有五层楼房的差距。综合这些因素打分,按照分数多少来分配。既科学又合理,公开公正。任何人有疑问都给以经得起推敲的解释。按照这样办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吗? 从该校的分房我们可以看出,该校的领导是把行政管理的一套移植到了学校的管理上。可以说这样的领导去做个行政干部或许还行。学校是教书育人的特殊单位,不同于行政单位。有着自身的特点。一个校长一味的跟着行政领导们的指挥棒而不是按照自己学校的教学规律去领导和组织开展工作,是很难把学校管理好的。道理很简单,现在的领导们大多喜欢做形象工程,比方说修路,从修路到绿化成功,几个月就可以。而学校教育那是一点一滴,拔苗助长是不可能的成功的!该校的近几年在同类学校的几近垫底就是最好的证明! 2013年的新校搬迁上,高三家长再三呼吁不能全部搬迁。而应该分批搬迁。很多地方也是采取这样的办法操作的。从论坛的争论中可以看出家长们不愿意搬迁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新校区太远,交通和其他设施不完善,高三还有一年,没有必要让学生们去适应这样的环境。该是校长挺身而出据理力争的时候,他没有。(当然或许我们不晓得他可能力争过,但是毕竟我们看到的是学校搬迁了,他还是校长)。全校几百名走读生,白白的每天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来回奔波的公交车上,电瓶车上,私家车上。一个最远的学生每天做公交车单趟正好是一个小时。他就是早出晚归一天也要浪费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对一个即将高考的学生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懂得!再说你那个食堂,你们就是一包了事了吗,同学的孩子距离高考还有三个多月的时候,宁可吃快餐面,要么就是挤公交回到城区的家里也不愿意在食堂吃饭了。现在的孩子缺钱吗,不缺,守着一群有钱的孩子,学校食堂做不出可口的饭菜,你做校长的组织管理能力呢?结果呢?你的校长是当稳了,学生们倒霉了!你敢说2014不是最差的一届么?哦,那是未必,只要你还在干校长,真的未见得哪届是最差的呢! 教育是个特殊行业,非一朝一夕能成就,一个学生的成功往往凝聚着几代老师辛勤劳动的成果!今年出现的失误导致的就是几年后的恶果。今年某校的高考失利就导致很多中考拔尖的学生到滁州一中去读书。可以想见这些本来属于我县的荣誉几年以后将花落滁州,而这样的一幕将会不断的延续下去。来安教育翻身的机会也将愈来愈难!2014年高考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我很奇怪,在我们来安教育界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除了表彰几个校长和一批优秀教师,有没有必要对今年的高考和近几年来的我县教育问责呢?搞的好的我们要表扬,要奖励,要晋升!晋升的目的是让他挑更重的担子!搞的不好的呢?我们为什么连批评都不敢呢更不要说扣钱,降级降职之类的处罚了!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而我们现在的来安教育已经不是破了一个大洞而是少了一截围栏了!可是令人深思的是尽管如此,却没人为此买单,没人为此丢官、去职!看着原本能进入本科的学生一个个进了大专,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自责过!以某校长的水平和能力,当个行政官员。跟着领导后面指手划脚估计还能凑合。把这么重要的学校交给他管理真的不行!当然有的人会说那前两年该校不是考的有两个清华么?那的确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说实话那样的孩子你要是把他放到天长或全椒,考的分可能比在来安高的多的多的。道理很简单,个人的基因素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当然,一个学校要是能出几个清华,北大和百十个一流名牌大学的,那我真的承认你们的教学质量高。可惜该校没有出现过。每年抱着个清华生沾沾自喜,其实衰败的苗头早已经出现。无奈当局非但不及时更换校长反而给其加官进职。导致2014兵败也就不奇怪了!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慨想要振兴该校的教学质量,那是不可能的!这个,我想你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