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来安文化] 记录历史——滁州来安文物古迹介绍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65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10-21 12: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节 古遗迹

顿丘山遗址
顿丘山遗址位于新安镇(县城)城东村赵坝生产队,呈台形。南北长200米,东西长120米,文化层平均厚度约2.5米。因是东晋侨置的顿丘郡治所,故名顿丘山。1975年大水以后,该遗址成为居民住宅区。
1972年5月,经安徽省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发掘,该遗址出土一批石器、陶器、蚌器、骨器和铜镞、卜甲等珍贵文物,其中卜甲在本省江淮地区为首次发现。经考证,确定该遗址为殷商早期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均被省博物馆运回。该遗址已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井王遗址
井王遗址位于新安镇东22.5公里处的磁山乡井王村井王生产队,呈长方形。南北长70米,东西宽60米,遗址原有古井7口,现仅存2口。其南面为井东、井北和井王生产队的农民集居区。遗址已废为农田。
1986年,县文物工作组在对该遗址进行调查时,采集到新石器时代石器2件及汉代砖瓦、唐宋瓷片等。该遗址内涵丰富,有待进一步发掘考证。
高山县城遗址
高山县城遗址位于新安镇东北26公里处的王集乡高山村内的高山岗上,呈方形。长70米,宽60米。城址内散存大量碎砖瓦。旧城废于何时待考。
据《汉书》记载,原高山县地秦时属东海郡,汉时属临淮郡,后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更为下邳国高山县。
1985年,本县文物工作组在对该遗址进行调查时,发现大量唐宋瓷片,并在遗址附近一农民家里发现明代青花瓷瓶一件(为1983年出土)。
建阳县城遗址
建阳县城遗址位于新安镇南15公里处的水口镇东面,俗称东城埂。建阳县建于西汉,县城废于何时不详。
遗址正南方向300米处为两汉时期墓葬群。县文物工作组在此发掘时,发现木廓墓棺木完好,随葬品有铜器、陶器和漆器等。
吴王城遗址
吴王城遗址位于新安镇东南35公里处的烟陈乡姜渡村姜东生产队。遗址呈方台形,古城垣尚存,边长120米。遗址内残存大量瓦砾,平均文化层厚度约80厘米。据江苏省六合县民国版县志记载,吴王城为三国东吴所建,因吴王孙权而得名。北齐瓦梁郡治所置于吴王城故墓之上,南唐时废。
该遗址为县文物工作组于1985年普查文物时发现,其时遗址东部已被破坏,截面文化层参差外露。该遗址已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阳县城遗址
永阳县城遗址位于新安镇北1.5公里处的双塘乡瓦岗村白塔山岗南坡上。
永阳县建于唐代,县城废于何时不详。县名源于白塔山岗南面的永阳山。
1985年以后,县文物工作组多次对该遗址进行调查。该处出土文物多为生活用品,有银首饰、陶器等。此外,还有汉代的绳纹、弦纹瓦片以及唐代的白瓷片和宋代的青瓷片。在遗址的周围还多次发现西汉至唐宋的墓葬。
来安县旧城址
来安县旧城址位于今来安县城新安镇中心区。来安县建于五代南唐时,县城于南宋时迁至大雍镇(今新安镇)。城内地势东低西高,主要街道呈“十”字形,东西南北四方原有宾阳、庆成、迎薰、拱极四个城门,此外还有崇文小南门和耀武小西门。旧城城墙于民国27年(1938年)被拆,之后护城河被墙土填平。
来安县旧城面积不大,但建筑物颇多,有县衙署、儒学宫、开元观、大成殿、明伦堂、东壁楼(鼓楼)、城隍庙、龙王庙、观音庵、老君祠、奎光祠、洗心亭、漱芳亭等,这些建筑因兵火战乱、年久失修而先后倾圮拆除。如今城内尚存硫璃井、县署井、北门井、东门开元观井等4口古井。
1984年,县文物工作组在县城东部青龙街西原八面塘(今县防疫站南墙外)附近发现新石器时期石器2件。
万山遗址
万山遗址位于新安镇东北25公里处的大余郢村万山生产队北,海拔130米。该山顶部平坦,面积约7万平方米。
万山山势险峻,南宋时用于屯兵,山腰修有跑马道,山顶有垒石围墙。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滁州守将赵葵曾命赵必胜部驻守万山,以御金兵。
万山故垒已经倾圮,除饮马塘、古井和跑马道外,别无所存。明人张维恕曾为建于万山之上的古刹龙泉寺题诗:“万山重叠吐虹光,微雨初收天外凉。聪马一鞭风色好,草虫吟处百花香。”
石固山遗址
石固山遗址位于新安镇北15公里处的舜山乡石固村,海拔166.7米,与对面的尖山构成县境北端门户。山呈圆台形,顶部面积约8万平方米,山腰有跑马道环绕。山势陡险,易守难攻。南宋绍兴时,居民曾在山上构筑墙垒,以御金兵。清咸丰年间,安庆棚民葛必泉、葛高培和刘万元率领的数千名义军曾踞守该山。山上的建筑后来全部毁于战火。
韩王将台遗址
韩王将台遗址位于新安镇东22.5公里处的磁山乡井王村井王生产队西南300米处,呈长方台形,长80米,宽30米。东南——西北走向。遗址北30米处尚存一祭台,传说韩信(一说韩世忠)曾在此点将。
该遗址已废为农田。1986年,县文物工作组在文物调查中首次发现该遗址表层耕土中有大量红烧土块,继而在此采集到新石器时期红陶质和夹砂红陶质鬲足4只,以及商周时期残陶片10余种。经考证,该遗址为商周文化遗址。该遗址的下层文化有待进一步勘查。
大庵山遗址
大庵山遗址位于新安镇北12公里处的大庵山林场场部附近。元至正年间(1341~1367年)在此处创建尊胜禅院(后又称吉祥禅院)。禅院毁于何时不详。《红楼梦》主要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七月十六日撰写的《尊胜院碑记》,记载了该禅院的规模及兴衰过程。遗址尚存甘泉(观音泉)和桂树等自然景物。

第二节 古墓葬

水口汉墓群
水口汉墓群位于水口镇东0.5公里处的上蔡村下蔡生产队,占地约2000平方米,地面平坦,无坟冢遗迹。墓地北300米处为汉时建阳县城址。
1978年前后,因建水口草席厂掘出2座棺墓,椁长4米,宽1.5米;棺长2.4米。棺椁均以卯榫构结,表面油漆光亮可鉴,棺内无遗骸。随葬品尚存铁剑、铜镜、五铢钱、梳子及丝织品残片等。经考证,该墓群属新莽时期墓葬。
苟与龄墓
苟与龄墓位于新安镇东北17公里处的长山乡苟滩村下郢生产队,占地25平方米。该墓座北朝南,墓前立有石碑,后人称“苟孝子墓”。
苟与龄为宋代本县人,字寿隆,清道光十年版《来安县志》有传。
胡母圩古墓
胡母圩古墓位于新安镇南22公里处的相官乡小圩村西湖生产队与中心生产队之间,1972年,当地农民盖猪圈时发现。墓室顶部为小砖拱砌而成。棺系楠木制作,无盖。棺内无骸骨。墓中出土文物有金钏和玛瑙碗。金钏为古代黄金饰物,玛瑙碗口镶有金边,碗底无圈,呈钵形。玛瑙碗已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根据出土墓砖推断,该墓上限年代为南宋淳熙年间,墓主为一女性。
汤铭墓
汤铭墓位于新安镇东12公里处的西武乡陆郢村谷家山。
汤铭为明初来安人,曾参加朱元璋的农民起义军,授广东神电尉百户。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知县韩梦周曾为其墓撰刻碑记(碑石今已不存)。
都堂坟
都堂坟位于新安镇西北15公里处的复兴集乡三湾村。其中一座坟冢置于都堂生产队的一块旱地中间,坟前西南顺坡而下排列石人、石马、石狮、石羊各一对,坟冢前置有石供桌、石凳和牌坊。石雕已经残损不全。
丁世美祖墓
丁世美祖墓位于新安镇北15公里处的杨郢乡高郢村张郢生产队东岗。
丁世美为明代人,祖籍来安,出生于淮安清河,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状元。1986年,县文物工作组在大余郢乡发现御酒坛1只,上有“状元及第”四字,疑为丁世美祭祖所用,已被县文物工作组收藏。
胡松墓
胡松墓位于新安镇南十二里半乡新和村,俗称“天官墓”,占地4000平方米,系明朝嘉靖年间的古墓葬。该墓座北朝南,呈圆土堆形。墓前原有碑石两块,中间置有石供桌,上刻龙纹;左右各立1对文武大臣石雕。越前15米,有石马、石狮、石羊各1对。正门为石牌坊,高5米,耳门高4米,石柱顶端雕有石猴,柱身雕有二龙戏珠,门楣书有“明胡庄肃公松之墓”字样。墓地整体布局合理,石雕工艺精湛,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石雕被“红卫兵”砸毁,墓碑也被用作墙基石。“文化大革命”以后,该墓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胡松为明朝吏部尚书,字汝茂,湓号庄肃公。《明史》有传。
周球墓
周球墓位于新安镇东南9公里处的水口乡清水村周大郢生产队。墓地北高南低,地势差为12米。该墓座北朝南,前有石狮4对,恩坊1座,占地2000平方米。1967年,该墓地面建筑全部被毁,墓地废为农田。
周球为清代太子少保,本县水口乡周大郢人。清道光十年版《来安县志》有传。
武功将军显祖墓
武功将军显祖墓位于新安镇东南10公里处的武集乡金刚村椿村生产队南坡地上,坟冢已平,尚存碑石一块,碑文曰:“嘉庆丁已吉旦皇清诰赠武功将军显祖考秀卿王四公之墓太湖营副将孙士杰盐城营干总曾孙寅敬立。”

第三节 革命纪念地

少奇楼
“少奇楼”座落于半塔镇西街,原为朱姓房主的读书楼,2层,砖瓦木结构,面积40多平方米。民国29年(1940年)4月至7月间,刘少奇(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化名胡服)两次到半塔领导华中地区抗日斗争,居住在此楼,故当地群众称此楼为“少奇楼”。“文化大革命”期间,该楼被“造反派”拆除。
半塔保卫战旧址
半塔保卫战旧址位于半塔镇西北光山山坡上,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半塔地区地形险要,山势如环,抗日战争时期为新四军在津浦路东的活动中心。民国29年(1940年)3月,“半塔保卫战”在此打响。为纪念这一战役和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1960年,在此建成半塔烈士陵园。
半塔烈士陵园中心有一座烈士纪念塔,塔高10米,为四棱台体。塔顶屹立一尊身背斗笠和大刀、荷枪远视、威武雄壮的新四军战士雕像(雕像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生设计雕塑)。塔的正面刻有陈毅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背面为张恺帆题词。塔的正前方有张云逸于1964年5月1日撰写的《半塔烈士纪念碑记》,塔两侧前方有一对造型别致的琉璃瓦凉亭,西侧为革命文物陈列馆和半塔革命纪念馆。纪念馆内陈列有历史照片142幅、烈士碑刻2块(其中徐士奎碑为刘少奇所立),还陈列有新四军使用过的武器、用具,证件和货币等。
第四节    馆藏文物
建国以来,来安县屡有文物出土,“文化大革命”中,大部分出土文物或被毁坏或不知去向。近年来,县有关部门通过调查、采集、重新收藏40件。
    石  斧
1972年5月,安徽省考古队在顿丘山遗址掘出一批石器,其中一件石斧长12.5厘米,宽5.5厘米,厚4厘米,双面刃,刃部磨光,石质坚硬,为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
1984年9月,在县城青龙街附近出土石斧1件,残长11厘米,宽7厘米,厚4.3厘米,石质坚硬,呈墨绿色。由于含玉量较大,体滑晶莹。该石斧体积大,工艺水平高,为本县出土文物石器之珍品。
折沿红陶罐
1972年,在来安县顿丘山遗址出土,系文物工作组从群众手中收集所得。红陶质,折沿口,通体光滑,无纹饰、鼓腰,平底。高14厘米,口径11厘米。为新石器时代生活用具。此陶罐为滁县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陶  壶
1972年5月,在顿丘山遗址殷商文化层中出土长颈侈口陶壶和长颈釉陶壶各1只。
长颈侈口陶壶呈红褐色,通体高34厘米,口径15.7厘米,侈口长颈,鼓腹,平底。颈下部有鱼鳞纹,肩贴两耳,下腹部为弦纹。
长颈釉陶壶为灰陶质,通高33.5厘米,口径12.7厘米,长颈,鼓腹,平底。颈口、颈下部和上腹部分别有四线曲线纹,肩贴两耳,“人”字纹饰,下腹部为弦纹,陶壶上腹质地坚硬,并涂有薄釉。
尊胜院碑刻
1978年7月,在舜山公社境内的大庵山林场场部门前发现尊胜院碑刻。石碑高约2米、宽76厘米、厚17厘米。碑头刻有“普门示观”(佛家语)四字,碑身嵌在敦厚的底座上。碑的正面刻有曹寅撰文的《尊胜院碑记》,背面刻有《事要附刊》。参加碑文文字整理工作的有南京大学中文系、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安徽师范大学滁州分校中文系的部分教师。碑刻已被县文物工作组收藏。
附:尊胜院碑记及其译文
尊  胜  院  碑  记
尊胜禅院去来邑之北二十五里(去:距离。来邑:来安县。),居舜歌山之麓(居:座落。麓:山脚。),剙自元至正间(元至正间:元惠宗至正年间(1341~1367年)。);后因吉祥寺僧驻锡(驻锡:僧人停留谓之“驻锡”。),故又以吉祥名院(名院:给禅院命名。),犹天竺永宁之有上下内外也(天竺:即天竺寺,在浙江杭州灵隐山,有上,中、下天竺寺三座。永宁:即永宁寺,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灵太后胡氏所立,建于洛阳,后遭火焚;另江宁府雨花台梅冈亦有永宁寺,其地高敞,为古名刹。故有“内外”之说。)。
数百年来所历兴废自难概述,迨明天启初(迨(daì):等到。明天启:明熹宗年号,即1621~1627年。),灵谷超然师来主焚修□(灵谷:疑指江宁府灵谷寺。师:对僧人的尊称。□原字模糊难辨,故缺。),魏国徐公手为缘引(缘引:即引荐。手:亲自。),得一理葺(葺(qì):修理。)。继闻古吴善士处造观音大士梅檀圣像初成(古吴:地名,指苏州一带。善士:泛指做善事的人。),四众争奉师,亦怀香奔往,预众参请纷议未决,至鸣公得阄(鸣公:究竟指谁,不确知,由上文看来,似乎仍指“魏国徐公”。),方果所愿。于尊安后,岁即大丰,士民愈增焚顶,地涌甘泉饮可愈疾,殿后石壁微裂文,现紫竹数茎,灵异感通无虚日(:未查出何字,或许即“永”字,长久的意思;或许为“略”字之误。)。
自是人远事异,日就倾圯(圯(pǐ):毁坏。),一切建置多委荒烟茂草矣。丁未年阖邑士庶寝室忧之(阖:合,全。),访闻次哲法师者(法师:精通佛教的和尚。),戒品森严,法眼明彻(戒:指佛教戒律。法眼:佛教语,指菩萨之眼,能度众生。这儿指智慧。),远承贤首正衇(贤首:泛指有德行的佛教首领。衇:古“脉”字,正脉,正统的意思。),近蹑普德芳踪(蹑:履,履行。普德:与上文贤首相对,疑指有一般好德行的僧人。踪:踪迹,品性。),勇于舍己擅荷重任,率众往请(率:虚词,近于“乃”,当“于是”讲。)得蒙。飞锡法筵(飞锡:僧人游方旅行。锡,指僧人所执之锡杖。法筵:法座,僧人讲经之地。),龙象雾涌云集,堂阁香灯永辉不夜;拓摭前基(拓摭:开拓,扩大。),大竖法幢(法幢:名刹、大寺所树的法旗。),台殿两庑(庑:殿堂前两旁的厢房。)凿石成搆(搆:不详,疑指祭坛或藏经之处。),一切规模几如大刹。况彼甘泉涸而再溢,阶前两桂枯后重花,若非志惬天人善根浓厚,讵意臻此(讵(jǔ):岂,难道,哪里。臻:达到。)。师于癸酉西归,复得上足(上足:佛教优秀门徒称上足。),以公伟孙适南(公:究竟指何人,不详,联系上文,似指徐公。适:去,往。)一整未了,再振前猷(振:振兴,恢复。猷(yíu):规划。),两簼藏文昭示圣谛(圣谛:佛教所信仰的道理,菩萨旨意。),更拓膏腴(膏腴:一说指香烟、灯火,一说指肥沃土地;似乎是指后者。),庶光禅悦(庶:众多。庶光:意义不确,似指寺院中香火缭绕,灯光明亮,一片兴盛景象。),丹衷翼翼(丹衷:丹心。翼翼:恭敬的样子。),白业竞竞(白业:色界之善业,即人世间的好事。),洵亦僧中所仅见者。
兹文退虑盛举迩久就烟(迩久:长久。就:渐近。烟:同湮,灭,消失。),爰托贞珉(爰:于是。贞珉:刻碑用的好石头。),乞言垂戒用示来兹云尔。
钦命内兵部督理江宁等处工部事织造府曹寅撰(钦:指皇帝。以下为曹寅的官职。)
菱湖叶约书丹
和阳梅芄镌(分别为书写、立碑和刻字的人名。)
住持了睿始立
康熙岁次壬寅仲吕月既望(康熙岁次壬寅仲吕月既望: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七月十六日。)
《尊  胜  院  碑  记》译 文
尊胜禅院在来安县北门外二十五里的舜歌山下,创建于元顺帝至正年间。后来因为吉祥寺的和尚曾经到此传经送宝,所以又称吉祥禅院,正好比杭州天竺寺和永宁寺有上下内外的分院一样。
自元代以来,本院数百年间的兴废历史是很难说清楚的。等到明熹宗天启初年,南京灵谷寺的超然法师前来主持本院,魏国公徐大人带头施舍,并亲自替他写了发起化缘的引言,于是募得一笔资金,才将庙宇彻底修理一番。继而听说苏州有位香客用檀木雕成一座观音大士像,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都去朝拜。超然法师也赶紧去焚香顶礼,并跟人们商量,想把观音像请归本院,但大家都抢着要,意见纷纷,各不相让。后来索性公开抽签,法师摸得了头彩,终于如愿以偿,将佛像奉迎安置于本院。菩萨的灵验真是显著,一年后本地区果然大获丰收,老百姓更加信奉崇拜了。而且一连串的吉利事情接踵而来:地上涌出甜蜜的泉水,吃了可以治好百病;大殿后的石壁忽然微微裂开,从中间长出了几株紫竹。这种因观音菩萨灵感而生的异事,几乎天天都有。
然而年深月久,时过境迁,从明朝末年到现在大清立国,这期间四十多年过去了,由于改朝换代,乏人主持,僧房逐渐倒塌,一切建筑和设备都受到破坏,甚至于院落荒凉,长满了野草。直到当今皇上康熙六年,全县的香客为此感到忧虑,寝食不安,于是到处寻访高僧。获悉有一位次哲法师,恪守佛家戒律,要求自己严格,而且道行高尚,法眼明彻,可以上继历代佛教的正统,下承兄弟寺院的优良作风,能够舍己为人,担当重任。大家便决定去请他来主持本院,幸蒙得到许可。自从次哲法师驾临以后,果然教导有方,名不虚传。院内佛事兴隆,香烟缭绕,堂阁里的灯火日夜不熄;殿前法幢林立,重振旗鼓,两壁厢又雕筑了新的石像。一切规模可以跟国内的名山大寺相比。而且已经干涸的甘泉如今又开始喷水了,石阶前已经枯萎的桂树也复活开花了。这种种瑞祥说明次哲法师的根蒂很好,连老天爷也感到满意而支持他的事业,否则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繁荣的局面的。次哲法师于康熙三十二年归天,幸得高足弟子和徒子徒孙们继承衣钵,发扬优良传统,更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规模,使参禅悟道、衷心膜拜的佛事蒸蒸日上。这样兢兢业业的精神,真是佛教界难能可贵的呵!
因为想到如此盛举久后将湮没无闻,所以我怀着虔诚的心意,把这些事迹记载下来,以便今后的僧众得到借鉴而永垂不朽!
孝子朝父顺天铜镜
1984年3月,在来安大英乡朱庄村余庄生产队出土。铜镜为圆形,直径19.5厘米,正面中部有裂纹,边缘局部有锈斑。镜面光亮照人,背面镜钮居中,半圆形,大而肥实,穿孔。经鉴定,该铜镜为东汉时用具。
银  
1985年,在来安县王集乡出土。银束腰,长9厘米,腰宽3.8厘米,厚1.4厘米,重0.5公斤。正面四角阴刻有“出门税”字样,腰部阴刻有“滕郭宅”字样,其它五面有铸造气孔。经鉴定,此银为宋代货币。
石  
1986年10月,来安县文物工作组在磁山乡井王村井王遗址调查时采集。石磷长10厘米,宽5.3厘米,厚1.8厘米,通体磨光,为新石器时代松土工具。
石  权
  1986年11月,在一户人家发现。石权呈馒头形,直径14厘米,厚7厘米,通体磨光。此为楚国计量器具,用途类似今天的砝码。据收藏者介绍,该石权于清代道光年间在县城八面塘西出土。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6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10-21 12: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4-10-22 19: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