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小时以外
单位组织征文活动,命题曰:八小时以外。无意他想,凑个热闹。 八小时以外,顾名思义,就是八小时工作以外的时间,这段时间属于你,看你如何安排。然而在这段时间里,除去买菜、做饭、洗衣、家务和必不可少的睡眠,所余时间也是寥寥无几的。利用这一短暂的时光,你可以调节一下因上班造成的过于紧张的思想压力,缓解一下因工作给身体带来的疲劳,以便保证有更充足的精力投入到下一个工作日当中去。也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来弥补一下家庭的亲情关系,使家庭气氛更加和谐。 然而,现实中,有不少人把这少的可怜的时间却给安排错了位。嘴馋的,酒楼小聚,推杯换盏,直喝得回家打不开房门还直抱怨门框发抖让他找不准锁眼;手痒的,架不住“三缺一”的劝说,明知山有“虎”,也偏向虎山行,不能在朋友面前倒了“势子”,待天明登前途,已是兜空加赊帐,还要打肿脸充胖子曰:这叫玩的心动;痴迷虚拟世界的,则饭碗一推,鼠标紧握,澡可以不洗,衣也可以不换,孩子不是有老人在看着么。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但网络世界很精彩,不是有夫妻为抢着上网偷菜而闹上法庭的吗!……。如此潇洒的休闲方式,我想,于己,于家,于工作都不会有什么益处,其结果必定是伤身,伤财,伤精力,伤感情,影响工作,最终伤的是“和气”。 那么,八小时以外,这点光阴究竟应该如何安排,如何度过呢?鄙人不才,拙见如下: 留五分之一给父母吧,养育之恩大于天。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国民最崇尚道德,天、地、君、亲、师,百善孝为先。父母含辛茹苦把自己抚养大,付出的心血,投入的精力,整日的操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点点滴滴,此恩比山高比海深!如今他们老了,别让他们失望,别让他们担心,别让他们孤独。挤点空闲,常回家看看,听听唠叨,并非一定要你洗筷子刷碗! 留五分之一给子女吧,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他们蹒跚学步起的第一位引路人。时间的伟大巧妙之处就在于八小时之外,你正好和孩子能如期相聚,你能给孩子什么呢?当然应该是亲情、知识和家这个港湾的温馨。我们不能让孩子听着麻将声写作业,闻着酒臭味睡觉。古人尚有孟母择邻、岳母剌字、欧母画荻课子,先贤们早已为我们做出了垂范,人类进化到如今,难道我们还不如祖先吗! 留五分之一给书籍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人类不患贫穷,不患疾病,患的就是知识的缺乏。有一句调侃词也别有风味:二十一世纪缺的是什么?人才!说的都是知识的重要。八仙各展其技,所以他们都过了海;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一路凭本事擒妖除魔,所以最终力保唐僧取回真经;张嘎子尚有一绝,他会上树(爬树)。请问:你会什么?!你又能干什么?!我们再不能像别人所形容的那样:两眼凶凶,走路咚咚,腹内空空了。学点知识,读点历史,懂点礼数,讲点文明,和谐社会需要这些! 留五分之一给爱人吧,维系好自己的家。佛家说得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能走到一起结为夫妻是前世修来的,讲的是“缘”字,表现在“爱”上。我们提倡人间真爱,这种爱要用整个身心去呵护。我们反对那种“是夫妻不是爱人”的家庭组合,我们鄙视那种“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甚至君未死就随人去了的伪夫妻,更不主张“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薄情说教。让世界多一点爱,愿人间少一点单亲家庭! 留五分之一给清风明月吧,这是造物主最无私,也是最仁慈的馈赠。我很崇拜东坡先生,有时就想,当你送走一天的喧嚣,离开案牍,放下手头所有的牵挂,临睡前,不妨一个人悄悄地独行于清风明之下,在万籁俱寂中聆听苏子吟唱,与苏子共同分享“唯山中之明月,与江上之清风,耳闻之则成声,目遇之则成色”的感觉,去体会东坡先生那豁达的胸襟和一尘不染的无私情怀,一切都会释然的,岂不快哉?! |